成都市藏族流动群体生产生活状况与经商文化研究——基于对以成都市藏族商人群体的调查

  • 来源:科技中国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8-29 09:42

随着改革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推进,更多的外来人口涌入经济社会水平高的成都市这一西南中心城市谋求发展,其中,以藏族同胞为代表少数民族同胞即是这些外来人口的一部分。在蓉藏族同胞主要从事经营贸易,其商业文化为成都市商业文化增添了新的特色。武侯区是成都市少数民族成分最多、人口最多、流动量最大的一个区,此次调研地点中的武侯祠横街、成都罗马假日广场就是突出代表,另外青羊区的成都送仙桥古玩艺术城也因为其市场优势,聚集了大量的藏族商人从事经营贸易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多边陲地区少数民族同胞转变了传统观念,更加愿意走出家乡,来到大都市寻求发展,从小本生意做起,到扩大生意规模辐射周边带动某一个小地区的经营事业例如形成“民族用品一条街”经营格局。

来蓉藏族商人从事经营业前多数还是在经济收益较低的家乡从事农业生产,其来到成都的目的大致可分为为改变家庭生活面貌(占比48%)、为自己增加收入(31%)、为了开阔视野(6%)、为了传承传统文化(6%)(注:以上数据有相互重叠部分)。从藏族商人的经营对象来看,也不单单是传统的本民族内部交易、宗教内部交易,现在更是民族文化差异在从事的商业贸易中产生的隔阂逐渐消除,其客户有僧侣和藏族居民和越来越多的内地人。藏族商人经营店铺过程中固定客户相对散客数量较多,二者大致分别占比40%和60%,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了藏族文化和内地文化的交融合作。

通过对部分藏族商人经商的年限的调研,可以大致推断出在这几处贸易区经营的商品种类随着时间推移呈增多趋势,起初从藏族服饰、装饰用品、日常用品(如藏餐、藏香、藏药等)演化出了更多的具有本民族特色宗教特色的较高档耐用品(如天珠、玛瑙、松石、蜜蜡、高档佛像、唐卡等)。由于经营品种不同,其货物来源也有明显的差异,例如说与宗教即藏传佛教有关的商品(如各种材质佛珠),除了从一些专业的小商品产地(如广州、温州等)进货之外,商人们还会从家乡佛寺、村中长者、尼泊尔等邻国收购,此外有部分商品仍然是传统手工艺制作,彰显了“匠人精神”,会对本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例如说唐卡制作和贸易这类商贸活动一般会有一套完整的传统手工艺工匠班子,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做工,在幕后进行原材料加工成品制作以供应店铺内的营销。来蓉经商的藏族同胞经营管理模式也是多样的,超过一半的会选择个体经营,但也有接近一半(50%)的商人选择和同乡或亲属合作经营,或长辈带晚辈,或先富带后富。经营经验较丰富的商户有相对更先进的经营理念,互联网在现在的经营贸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藏族商人主动学习并应用淘宝、微信、百度等网络平台宣传和交易商品,交易方式包括现金交易、电子商务、物物交换和亲自送达等,现金交易(43%)和电子商务交易(34%)比重已基本接近,如遇到重要客户购买价值昂贵的珍贵商品,店主也会选择亲自送达、当面交易。藏族商人仍然还保留着传统的物物交换方式,即实物与商品等价交换,这多存在于珠宝古董店铺,原因在于,第一,这类商品具有独特性、唯一性或进货渠道比较窄(如天珠)较为珍贵;第二,出于商客共同的意愿和喜好;第三,在于对于传统交易方式的保留和传承。

教育是其事业立足和发展之根基,然而来成都经营的藏族商人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教育理念偏落后且对待教育的态度偏消极。据统计,在此次调查的藏族商人群体中有超过58%的人仅接受过小学及以下教育,有30%左右的人接受过初中教育,仅有12%左右的人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这些商人大多数是十六七岁就离开家乡打工或做学徒谋求生计,为补贴家或为了个人发展,一些会选择跟随当时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商人或亲属长辈外出经商,少数会选择寻找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据初步统计,仅有35%的藏商表示选择孩子在成都接受高成本、高质量的教育,其余的多数选择孩子在家乡接受教育,值得庆幸的是更多人普遍认识到了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在风俗习惯方面,许多来蓉的藏族商人多数已经渐渐熟悉了成都这一内地城市的社会生活习俗,在衣着打扮方面,一方面仍然保留着民族特色,会佩戴有天珠、手串、头饰等;在另一方面,为了方便生活和工作,也接受了现代风格穿着的常服作为日常服装。在风俗习惯上,绝大多数藏族商人仍然会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和原本的风俗,在“耍坝子”节、藏历新年会短时间关闭店铺回到家乡,同时习惯渐渐适应起内地的生活节奏和节日传统如日常闲暇念经、燃香供佛。在饮食习惯上,他们融合了本民族的饮食习惯,并接受了当地的饮食特色。在婚俗习惯上,有相对较多的藏族商人表示愿意与非藏族的人交朋友甚至结婚(约占比59%,相比较在川藏族较多),其次表示不愿意(35%),但也有表示可以交朋友但不能够结婚(6%)。这体现了多民族文化多样性所造就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

藏族人的家庭、宗族和家乡观念非常浓重,这具体体现在孝敬长辈、家庭教育、家人间在生活中的分工、和对故土的留恋等方面。多数的藏族家庭中会有多名兄弟姐妹,兄弟姐妹之间会随着同在一个屋檐下对生活的适应情况有了潜移默化的分工,例如,父母老去,小辈中一位或几位负责赡养长辈,小辈们开始了各自的事业,但是在没有分家的情况下仍然会把各自的收入汇总一处一起供家庭使用,即使是一些出远门谋更好生计的子女也会坚持一段时间回到家里尽子女的义务、回到家乡寻求安定。

小结:在蓉藏族商人以其独特的商业文化体系,一定程度上活跃了成都市的经济环境和文化氛围,为城市的社会民生、文化艺术添上了一抹独特的炫彩。其日常民俗、生产经营情况等各方面皆有可以更加深入发掘的研究价值。藏族同胞的融入,一定程度上活跃了成都市这一国际化大都市的经济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于促进多地区多民族的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推进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认同具有深远意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