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方法,让你在家工作不孤独

  • 来源:信息化文摘
  • 关键字:工作,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19-02-25 14:52

  安排时间与他人建立连结。

  在家工作可能是一项令人羡慕的福利,让你能选择避免交通巅峰时段的塞车,排除繁琐平庸的办公室生活。但它也会让你无法参与可能会激发新见解的自然随兴互动;这是梅莉萨.梅尔(MarissaMayer)取消雅虎(Yahoo)远距工作政策那个知名决定的部分原因。而且,独自工作有时可能会导致孤立感,或是觉得自己在工作上被众人排除在外。

  你若是在家全职工作,要如何对抗孤独感,并与同事建立正向的关系?我从2006年创办自己的顾问和演讲事业之后,便一直在家工作。我发现下列这三项原则,能有效避免孤立感、维持生产力,而且让自己周遭围绕一小群能激励人心的同事。

  首先,你和同事没有实体上的互动,因此很重要的是,要在网络上寻找有类似兴趣与想法的在家工作者社群。科技长期持续变化。我刚开始创业时,定期参加一个独立顾问的网络论坛;现在,我为自己的「认可专家」(RecognizedExpert)在线课程的学员,经营活跃的脸书(Facebook)社群。这些讨论小组让你能分享成功和挑战,并且提出敏感的问题,尤其学员散居各地,因此他们可以坦诚回答,而不会有彼此竞争的感觉。

  其次,善用视讯科技,对在家工作者特别有用。我很少打电话,几乎总是使用Skype或Zoom来开会,以便看到对方。这有助于我观察他们的肢体语言,确保他们更有可能记住我和认得我(如果我们彼此还不太熟悉的话),同时,提供我有如面对面的互动机会。我承认自己是个内向的人,但在结束了一整天的视讯通话之后,我经常会觉得无法再跟任何人交际,需要停止工作好好休息,就跟我当面参加了一连串会议之后的情况一样;所以,我认为这样的做法相当有效。根据你个人的偏好,一个有用的做法是记录自己较喜欢哪一种做法:一种是安排每天跟客户、同事进行较少次的视讯互动(也就是「最小有效剂量」),或是把所有的视频会议都安排在同一天。后者可让你在不开会的日子里,有更长时段的创意时间(就像我在〈自由工作者安排会议的秘诀〉这篇部落文中说明的)。最后,你应下定决心,努力多了解同事的个人生活。当你在家工作,自然会倾向避免闲聊,以免「浪费时间」;完全专注在跟工作有关的谈话,看来似乎是更好的做法。不过,这么做可能会是个错误。

  就像杰出的心理学家罗伯.席尔迪尼(RobertCialdini)告诉我的,闲聊看起来似乎不太重要,其实却是创造融洽关系的黏着剂。他表示:「美国人的弱点,就是通常不做许多其他文化会做的事情,像是花时间社交、与别人互动,好让双方都了解彼此面对的共同情境,因而让后续的互动更顺畅。」他引用的研究指出,如果要求两组互不相识的企管硕士学生透过电子邮件进行协商,被告知「直接谈重点」的人当中,有55%达成协议。同时,被鼓励要分享个人信息、在协商之前找到双方共同点的人当中,90%的人都能达成协议,而且,他们的交易让双方都受益的程度高出18%。就像席尔迪尼的研究所显示的,如果你喜欢某个人,他对你会更有说服力,而你愈了解他、愈了解你们彼此类似之处,常会加快这个过程。所以,在会议开始之前,不妨询问同事最近休假过得如何、他们女儿的运动比赛,或是他们即将举办的婚礼。这些小细节都可以创造连结,让你能培养更深的关系,不仅让个人满意,对专业也有好处。

  当你在家工作,远离办公室的忙碌纷扰时,些微的孤独感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代价。(但重要的是,请注意并非所有的社交互动,都必须跟人类进行:由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罗伯伍德强森基金会〔RobertWoodJohnsonFoundation〕、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表示过去一个月经历「大量压力」的受访者当中,87%的人藉由花时间跟宠物相处,就有效降低了压力,而当你在家里工作,可能更容易做到这一点。)但你只要实行这些策略,就一定能和志趣相投的同事建立有意义的连结,即使你并不是每天都跟他们面对面交流。

  摘自:《哈佛商业评论》

  Dorie Clark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