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过上更体面尊严的生活

  • 来源:民生周刊
  • 关键字:农村,整治,简朴
  • 发布时间:2019-07-14 18:08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很不平衡,“脏乱差”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期盼存在差距。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一年多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也都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当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进行部署。

  承载着无限乡愁的农村,如何才能变得更美更宜居?《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原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傅勇林。

  傅勇林表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绝非小事,背后有很大深意。作为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框架的重要一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具体行动,也是第一场硬仗。

  “乡村振兴战略中央有整体部署,去年,《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年)》出台,总體目标就是农民要富、农村要美、农业要强。中央明确要求农村要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跟农村要美直接相关。”

  他认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人。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是人居环境,因为人与环境之间相融相谐相调,这会促进人更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傅勇林说:“学会如何在一种简朴、平淡的生活方式中,寻求最大的精神满足,这就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背后的深意,也是终极目标。”

  在他看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离不开新技术和新设备。新技术新设备一旦进入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就会从物理、生态层面升至精神层面,当农民运用了这些新技术,随之而来的将是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生活观的改变,这实际上是对现代品格的锻造。

  为了让农民生活方式绿起来、农村生态环境美起来,傅勇林建议,可以将设计理念融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但一定要注意理念、路径、方式的创新。假如整个乡村是一座生态花园,花园里应该有盆景,可以通过设计把杂草和荆棘变成盆景。当然,新技术和新设备一定要跟上。

  “好的生活环境可以淳风化俗、移风易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很重要的一环是广泛运用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变农民生活习惯,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简单来说,就是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人全面发展,体面而有尊严地生活。”他说。

崔靖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