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9-11-13 09:04
摘 要: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有待逐步完善,主要有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不健全、资金投入不 足、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配套服务有待完善等。提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对 策,主要有完善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开辟融资渠道、引导高校科技成果与 市场对接,完善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中介服务。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2272.201906079
0 引言
高校是中国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集中地,创造了 数量众多科技成果,是科技成果重要产出地,仅2017 年中国高校创造的专利数量为13.6 万件,占全国总 量的20%以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18 年中国 专利调查报告》中显示“近3年来,中国高校专利的实 施率稳定在12%,产业化率仅为3%”。2018年,中国 高校专利实施率为12.3%,低于全国52.6%的平均 水平,产业化率为2.7%,远远低于全国36.3%的平 均水平。
数据表明,中国高校科技成果在产业化过程 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 策,对促进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中国创新 驱动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科技成果产业化包括研发、试验、形成产品到市 场化,任何一个阶段或某一个环节的失败会导致科技 成果产业化的失败,所以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是一 个充满较大风险的过程,但是一旦成功,无论是对高 科技成果的所有者、投资者还是对社会都会带来较大 的收益。中国高校创造了大量的科技成果,提高科技 成果产业化率,有利于促进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有 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能力。中国高校科技成果 产业化程度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不健全
一般来说,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律法规主要有 科技成果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权属界 定、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政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制定包括金融、财政、政府购买、风险承担等政策措 施。中国高校科技成果大多是由政府或高校出资所 形成的职务成果,从科技成果的产权方面来说,产权 的主体是包括政府或高校及科研工作者个人等在内 的混合体,产权的权属关系是不太清晰,增加了交易 成本,导致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必然下降。根据世界 各国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的经验,高校科技成果产业 化过程中,政府必须制定有利于促进高校成果产业化 的优惠金融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担保政策等,从目前 政策体系看,有些虽然制定出来了,但在执行过程中 缺少相应的具体措施。
1.2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资金投入不足
科技成果从研发、形成产品、投放市场形成产业 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所以投 资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资金又称之为风险投资,研发、 产品和产业化3个阶段投入资金之比通常用为1:10: 100,且投资失败率很高。一般来说,银行等传统的金 融机构对科技成果产业化投投资积极性不高,因为传 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目的是保值增值。科技成果 产业化过程中的资金通常来源于两个主体,一是自有 资金,二是风险投资公司的资金,高校作为从事教学 和科研的主体,投资高校科技成果的自有资金少。因 此,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资金大多来自于风险投资 公司的风险资金,风险投资公司对投资项目的选择是 从数以万计的项目选择一些前景较好项目进行投资,高校科技成果被风险投资公司选中的概率比较小,这 是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率很低的重要原因。企 业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投资主体除了风险投资 公司外,还有企业自有资金支持,所以在中国企业科 技成果产业化高于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率。
1.3 高校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不适应
科技成果在产业化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 求,被用户接受,才能给相关的主体括科技成果所有 者、从事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企业和投资者带来相应的 利益,科技成果产业化才有相应的价值。中国高校成 果产业化率较低的重要因素是高校科技成果与市场 需求不相适应。
(1)中国高校科技人员主要的工作是从事教学和 科技工作,对科技成果市场需求了解比较少,所创造 的科技成果受科技工作者个人因素影响比较大,对创 造的科技成果价值的市场前景调查研究不够。
(2)在科技成果的创造过程中,注重理论创新,对 实践中特别的企业的关键技术等需求不太了解,导致 高校科技成果的实用性不强,缺乏市场前景,无法时 行产业化运作。
(3)现有高校科技工作激励机制不健全,中国现 有高校科技激励机制主要是以发表论文、课题研究的 数量等作为科研工作的激励指标,导致高校科技工作 者把完成论文课题作为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忽视了 科技成果的社会需求度和实用性。
(4)高校科技工作者缺乏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知识 能力和意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需要创造者、投资者、 管理者等不同专业人才共同协作参与培育才能完成, 高校科技工作者往往注重科技成果的创新,缺少投 资、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及市场开发意识,导致科技成 果产业化率低。
1.4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配套服务不完善
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涉及到资产评估、产权构 成、企业运作、权益分配、风险分担甚至上市安排等各 种事项,这就需要有专门的服务机构为科技成果产业 化提供如管理、金融、法律、评估等服务,通过这些服 务把具有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好的高校科技成果推向 产业化。当前为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提 供的服务不完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高校科研成 果的管理机构不完善,许多高校的科研成果管理部门 主要由高校的科研部门兼任,高校科技成果管理行政 化,不具有专业化性质;②为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提 供服务的机构,如金融服务、担保服务、法律服务、资 产评估、会计事物、管理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少;③中 介服务机构存在专业人才少、数量少、信用度不高等 因素,导致为高校科技成果服务水平低,高校科技成 果产业化水平不高。 2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对策 针对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人过程存在的障碍, 为了促进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应采取以下措 施。
2.1 完善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
科技成果要形成产业化一般要经历4个阶段,分 别是理论阶段、试验阶段、产品形成阶段及产业化阶 段。每一个阶段都面临失败的风险,为了促进科技成 果产业化,各国通常会制定一些法律法规政策等支持 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为了促进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产 业化,应当制定和完善高校成果产业化的法律法规政 策,主要包括:明晰高校科技成果的产权,加大对高校 科技成果保护的力度,提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效 率;制定和完善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的金融政策,如 低息、贴息贷款等;优惠的税收政策,特别是在高校科 技成果产业化的初期,由于盈利能力差,可实行免税 政策;政府担保政策,由于高校科技成果在产业化过 程中风险较大,为了鼓励投资,由政府成立特殊的担 保公司,在一定的范围内和程度上对参与到高校科技 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投资失败的资金实行担保等,通过 这些措施,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
2.2 开拓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融资渠道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为 了加快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要开辟各种融资渠道:① 对于市场前景明确、风险较小、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高 校科技成果,国家制定相应的金融政策,积极鼓励银 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提供融资;②对关系到国计民生、 社会效益高、所需资金庞大、投资周期长的重大高校 科研成果可由国家政府直接投资,加快科技成果产业 化的进程;③对市场前景不太明确、风险较大的项目, 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风险投资公司介入,为高校科技 成果产业化提供资金,因为这类项目虽然风险较大, 但如果成功,会给投资者带来高收益,适合风险投资 的偏好;利用证券市场积极融资,通过上市,发挥证券 市场的融资功能,把分散各种民间资本包括各类投资 基金集中起来,为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资金。
2.3 加强产学研协作,引导高校科技成果与市场对接
高校科技成果要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才能体 现高校科技成果的价值。首先,在高校科研成果产业 化过程,从科研成果的研发、形成样品再到产业化的 各个环节,高校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开成技术联盟,主 动参与企业生产运营过程,真正了解生产经营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活 动,同时,企业也可为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提供技术、 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 展;其次,在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要主动参与 市场调研,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科技成果的开发,了 解市场对科技产品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市场需求 的产品,才能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第三,高 校和企业联合成立科研开发公司,形成风险共担、利 益共沾的紧密合作经济体,一方面发挥高校科研人才 的优势;另一方面发挥企业资金、信息方面的优势,推 动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
2.4 完善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中介服务 发达国家在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中介服 务起桥梁与纽带作用,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 中必须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 实的生产力。大力培养为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中 介服务人才,提高中介服务人才的素质,包括管理人 才、金融人才、法律人才、会计人才等,通过中介人才 把高校科技成果向社会进行推广,加快高校科技成果 产业化的进程;规范中介机构服务,提高中介服务的 信用度,国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中介服务的法律法 规,减少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 提升为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中介服务质量,中介服 务不是简单地为高校科技成果供需双方传递信息,而 是贯穿于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各个环节,包括寻找适 合的项目、寻找融资的途径、提供管理运营人才、项目 评估、经营管理模式的设计、利益分配机制设计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2017 年高等学校 科技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 聂有福,宋伟.长三角地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现状分析 [J].中国高校科技.2017(6):10-13.
[3] 韩小腾,严会超,郑 鹏,韩雨辰.中英高校科技成果转移 转化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19(7): 124-125.
[4] 唐恒,赫英淇,罗成.犹他大学科技成果运营模式对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的启示[J].科技中国.2019(5):16-17.
[5] 刘 艳.高校科技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转化 途径分析[J].高教学刊.2019(6):62-64. (责任编辑:要 毅)
ObstaclesandCountermeasuresintheIndustrializationofScientific
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DENGXiaoming
(GuangxiScienceandTechnologyNormalUniversityLaibinCity,Laibin546199,China)
Abstract:Therearestillmanyobstaclesintheprocessofindustrialization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inChineseuniversities,suchasimperfectlaws,regulationsandpolicies,insufficientinvestment offunds,incompatibilitybetween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andmarketdemand,andimper- fectservice,etc.Thecountermeasurestopromotetheindustrialization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 ment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aremainlytoperfectthelaws,regulationsandpoliciessystemoftheindus- trialization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toopenupfinancingchan- nels,toguidethedocking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withthe market,andtocontinuouslyimprovetheintermediaryservicesfortheindustrializationofscientificandtech- nologicalachievement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Keywords:universities;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industrialization
邓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