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青蟹产业论坛探究现状问题与未来

  • 来源:水产前沿
  • 关键字:浙江,青蟹,海水
  • 发布时间:2019-12-03 21:51

  9 月 22 日 -25 日, 由 国 家 现 代农业(虾蟹)产业技术体系主办,宁波大学和浙江省三门县农业农村局承办的首届中国青蟹产业绿色发展论坛在浙江省三门县举行。

  据了解,我国青蟹属有四个物种,养殖分布最广的是拟穴青蟹,2018 年全国拟穴青蟹养殖和捕捞总产量超过20 万吨,但生产环节面临无良种,人工苗不足、不敢用,养殖缺乏高产模式,配合饲料使用率低,养殖质量不一,病害频发、绿色生态养殖意识淡薄等问题;销售环节也存在产地、品牌鉴别技术缺乏,活体储运技术不完善,产品蟹过度捆绑等现象。

  为进一步促进海洋蟹类研究和产业专家的交流,研讨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青蟹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研究进行研讨,促进我国青蟹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厦门大学教授叶海辉 :菲律宾养殖的拟穴青蟹主要出口到中国。青蟹养殖的投资效益 :投入比产出 1:5,养殖优势有水质优良、成本低廉,资源丰富。劣势是模式粗放、产量低下、苗种供应奇缺。整个菲律宾苗种需求 3 个亿左右,然而本土苗种 3000 万只不到,缺口很大。但是菲律宾法律政策对招商引资有限制,必须要菲律宾籍人占 90% 股份。宁波大学教授王春琳 :促进青蟹产业发展,紧迫工作是大力开展青蟹良种选育工作,打破青蟹无良种局面,人工苗总量不足季节性不足的现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马凌波 :目前青蟹养殖模式还是以池塘养殖为主,混养占主导地位。单养亩产达到 100-200kg 空间被对虾养殖挤压,混养蟹螺贝是最佳模式,比单养亩产提高 20%,增加收益12.8%。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所长许文军:拟穴青蟹人工繁育技术有较大突破,可实现早苗(4 月底 -5 月)和秋苗(8月底 -9 月)两季。另外,在禁渔期完全使用配合饲料,及全程配合饲料 +鲜杂鱼搭配使用,已经被养殖户普遍接受,但全程使用仍存在一定问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苏琼 :广西有青蟹省级良种场,从 1986 年开始进行青蟹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工作,1989 年中试成功,从 2005 年青蟹苗种实现规模化培育,2015 年达到年产苗量过千万的规模。打包运输 24 小时到越南都不成问题。

  汕头大学海燕科学研究院石西博士 :研究院开展了青蟹性逆转研究,获得了伪雄蟹,建立了快速鉴别性别遗传的技术,克隆到了鱼性别决定和分化相关的候选基因并初步分析了它们的表达模式。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郭志勋 :南海所课题对抗病毒中草药进行筛选,发现虎杖、天花粉、连翘组、射干、甘草组、番石榴叶等 7种中草药能使感染病毒的青蟹成活率提高 50% 以上。而番石榴叶粗提物浓度对青蟹抗病毒的影响,20-40mg/L 的浓度是较好的选择。联合药敏试验显示,所有联合药物对 5 种病原菌没有产生无关或拮抗作用,互相间抑菌作用不受影响。

  汕头大学教授李升康 :海水鱼中饲料添加剂(丁酸菌)可以恢复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构和蛋白质组,提高其抗病能力。青蟹中,低聚半乳糖(GOS)和抗性淀粉(RS)是最好的益生元。

  宁波大学教授钱冬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也会感染青蟹,蟹中还报道过杆状病毒,课题组共鉴定115 种细菌,发现没有一种优势菌,单一弧菌致病性,不明病因疾病有黑鳃病、脱壳不遂症。

  宁海海山丰水产专业合作社陈仲 :养殖基地规模上升级 + 软壳蟹技术突破,渠道方面进军盒马,超级物种。倡导区域产业带由竞争走向联合,解决恶性竞争带来的品质价格黑洞,提升整个行业的规范标准。

  宁波大学王欢 :不同盐度对风味影响也很大,“黄油蟹”是由高温和低盐引起 ;科研团队开发针对三门青蟹的试剂盒,筛选出低盐养殖地区优势肠道菌群。

  (李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