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特首10年,管治困境與反思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进展,困境,澳门
  • 发布时间:2019-12-15 20:39

  今年是澳門特區第四屆政府施政的最後一年,再過一個月,從12月20日開始將正式進入第五屆行政長官賀一誠的施政時代。崔世安特首自2009年辭任社會文化司司長並當選為第三任行政長官,至2014年競逐連任成功,澳門經過了整整10年的“崔世安時代”。

  回顧第三、四屆政府,崔世安特首帶領下,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大力推動穩經濟、惠民生工作,推動各項建設事業取得新進展,整體工作受到中央政府和澳門市民的肯定。值特區政府換屆的契機,亦讓我們抱實事求是的態度,全面審視、總結和思考過去十年政府的施政,客觀、理性地分析得失,探究因由,進而從過往的實踐中總結經驗,在之後的施政中努力推行好的政策措施,修補、改善不足之處,提高未來政府的施政水準。

  社會民調顯示,近年來雖然澳門經濟帶動社會民生水漲船高,但是特區政府的管治危機在不斷加深,輕軌建設、都市更新、公屋建設、公務員貪腐、公共行政低效率等問題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本期焦點直擊以“崔特首10年,管治困境與反思”,邀請澳門權威學者、社團領袖、商界精英、立法會議員等嘉賓,共同檢視澳門特區過去十年在崔世安特首帶領下,有哪些施政過失,從客觀的角度出發,代表社會最大持份者的聲音,開誠佈公地對政府工作進行批評、批判,達到準確傳達社情民意、及時剖析問題、監督改進的目標。

  第一板塊“公共行政”,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余永逸指出,回顧這十年,澳門社會整體呈現出顯著的特徵是“平穩”,與崔特首穩施政的理念一致。亦指出政府在公共政策諮詢、行政體系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包括政府管治下出現的貪污、官員任人唯親、施政力度不夠、政策措施落地慢,或者政策出來產生的效益達不到預期等情況。余永逸認為,社會的訴求越來越多元化,形成了物質和精神兩種價值觀的衝突,以及“後現代公共行政價值觀”對於服務型政府的建設亦帶來新的啟示。

  進入第二板塊“公共財政”,立法會李靜儀議員肯定政府過去十年在豐厚的財力保障下,逐年強化改善民生的措施,持續優化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充實惠民措施,實施現金分享、援助低收入人群、稅項減免、15年免費教育、醫療等民生事業發展政策,透過分配財政開支還富於民,使民眾能夠充分享受經濟發展的紅利。李靜儀議員亦提出政府在公帑使用上存在的問題,導致大白象工程頻出,浪費大量公帑;以及政府對公共物業未加善用,反而每年耗費近10億公帑租用私人物業等情況,她表示,這些問題都說明有待政府加強監管和優化公帑使用制度,檢視潛在漏洞,嚴密把關,建立有效的復查和監管機制,確保每一分每一毫的公帑用之有道。

  在第三板塊“公僕團隊”,澳門公專會主席、發展策略研究中心常務理事、北京市政協委員官世海回顧澳門特區從2009年至今,經歷了崔世安特首施政的十年。這十年時間裏,崔世安特首帶領澳門社會各界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嚴格按照憲法和澳門基本法辦事,延續了第一、二屆政府開創的良好勢頭,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民生持續改善、社會和諧穩定,展現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這些成績是和公務員團隊積極配合政府的施政密不可分的。亦提出,現時仍然存在公務員崗位活力不足、機構職能重疊、責權不明等,乃至任人唯親、貪腐等問題,與市民對政府的管治要求落差尚大,這些都需要政府不斷完善和加強。

  進入第四板塊“城市規劃”,澳門建築置業商會會長、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副主席、澳門都市更新委員會委員謝思訓指出,過去十餘年,政府施政觀念和城市規劃從過去怎麼樣吸引外資、吸引遊客,轉移到怎麼樣改善民生、發展民生上。政府通過豐富的公共財政,著力於改善居民居住環境、城市交通、城市景觀、康體設施等民生工程上,包括對公共房屋建設產生了顯著變化。總體而言,澳門城市規劃“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完善,當中走彎路、兜圈子都在所難免,同時也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相信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將利用區域合作拓展空間,並切實做好都市更新和公共房屋建設,採取強有力的城市規劃和發展策略,不斷改善居民居住環境,不斷提升澳門城市品質和綜合實力。

  最後第五板塊“交通建設”,澳門特區環境諮詢委員會副主席、澳門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系主任高冠鵬面面俱到,深刻檢視澳門城市交通體系中各要素存在的問題,從公交巴士、的士運營、輕軌建設等公共交通設施到路權問題,提出澳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一,要不斷完善自身道路、港口、軌道等綜合交通體系,切實解決交通痛點、滿足市民和旅客需求,提升澳門城市發展和競爭力,推動澳門與其他城市間的交通運輸達成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經濟、更環保、更舒適的互聯,發揮澳門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

  社會是複雜的,民意是多樣的,特別是在澳門這樣一個多元自由的社會,每個時期都會出現不同的問題,這對於政府施政必然帶來不同的挑戰,但對於問題的探索總是大有裨益的,我們相信新屆政府一如既往聆聽社會訴求,貼近民意,並在總結中反思,在反思中前進。

  潘英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