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探究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教育市场,竞争,品牌
  • 发布时间:2020-01-07 08:19

  1 引言

  近年来,学前教育市场竞争日趋积累,各幼儿园为了使自身占据市场上的有利于地位,争取主动权,纷纷开始打造、凸显自身特色,致力于在提升办学质量、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建设,以此来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加强自身竞争优势。幼儿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发展体,也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主要指幼儿园在长期的办园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的价值观念,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念的行为模式,它处在意识的最深层;是幼儿园发展和建设的关键。由此可见,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精神文化的培育和建设,幼儿园领导和全体教职工应当依据自身工作内容和秉持的教育工作理念,持有并认同先进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并且将这些共同认定的价值观落实到与幼儿日常接触的言行举止中去,塑造良好的幼儿园品牌形象。

  民办幼儿园在我国的学前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的不足。相比起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受到管理模式上的限制较少,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思路相对灵活,自主性较强;此外,相比于公办幼儿园的教师由当地教育局招考后统一进行分配,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招聘途径更为多样化,有机会招收更多具有艺术特长或特殊才能的教师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通常情况下,民办幼儿园贯彻了教育即服务的理念,选取幼儿园办学的指导思想和理念作为文化建设的标签,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为其设置真实且具有童趣的优秀文化课程,从而在园所内营造生动和谐的浓郁文化氛围,以文化感染人、熏陶人、凝聚人。

  2 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2.1 班级特色文化环境有待创设

  环境是无形的教师,幼儿园文化环境的创设对幼儿自身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幼儿由年龄相对较小,在无法在学习过程中自主进行思考和文化吸收,需要在教师为其发展而准备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启蒙和学习探索。因此,创设民办幼儿园的特色文化环境是加强自身文化建设的首要之举。然而,根据笔者及课题组成员的调查走访,发现部分民办幼儿园的班级内部未能创建具有浓郁特色文化氛围的教育环境,装饰形式和手法较为单一,一般情况下只是以时间节点进行班级环境的改善和布置。例如,若到秋季,教师会收集幼儿园中的落叶,以艺术化的形式和具有创造力的手法将其粘贴在围墙之上,或是利用墙面进行有关秋季景色、人物情态的涂鸦;每逢国家的传统节日,幼儿园领导和教师也会依据节日习俗进行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幼儿园之中的班级往往只是跟随着学校的脚步,亦步亦趋地进行着相关环境的布置和创设。但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却并没有注重挖掘本班的学习氛围特点和文化理念,自然也无法依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班级特色环境的创建。众所周知,班级装饰和布置是创设特色文化环境、强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是特色文化展示的重要方式,是在幼儿范围内加强文化传播与熏陶的重要途径,但根据民办幼儿园所采取的环境建设方式来看,班级的主要环境装饰均是以幼儿园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为主,缺乏自我特色;教师也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和积极性,缺乏对特色文化环境营造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有效重视,导致特色文化环境无法得到有效凸显,严重制约着民办幼儿园的校园文化建设。

  2.2 特色园本文化课程有待开发

  园本文化课程是办园特色和文化理念的重要载体,开发和设置具有特色的文化课程资源也是民办幼儿园加强自身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笔者和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向各个幼儿园园长、教师、家庭发放《幼儿园文化建设调查问卷》,结合个别幼儿园教师的访谈、实地观察等,对民办幼儿园文化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了一定了解。据调查研究显示,部分民办幼儿园的园本课程种类很多,如国学经典诵读、少儿英语和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等,上级领导部门也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引导民办幼儿园教师积极创设园本课程。然而,截至目前为止,仍然有许多与幼儿园缺乏创设自身特色园本课程的意识,没有通过深入的研究总结自身办学特色、挖掘相关课程资源,只是将大部分公办与民办幼儿园通行的课程体系进行直接借鉴,以“国学经典”为核心,英语学习和手工技能锻炼为辅助设置相关课程内容,对幼儿开展教育,并未凸显自身地域文化特色,也未曾深入调查幼儿的兴趣爱好、进行课程内容的开拓。这充分说明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功底有待提升,且大部分教师不注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日积月累,缺乏对特色课程教育教学方法和成果的总结与提炼;教师长期处于教学管理的琐事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己作为课程研究者和文化建设者的角色,教育行动力不足。

  3 加强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3.1 丰富课程内容,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资源

  首先,民办幼儿园教师可丰富园本文化课程类型,不再将主要教师视野仅仅局限于经典诵读和英语教育之上,还应当完善园本文化课程体系,将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引入到幼儿园教学之中,并将园所办学理念有机巧妙地融入到课程内容之中。例如,教师可基于自身“用爱哺育和滋养学生,培育幼儿爱心”的办学宗旨,在幼儿园内开设“孝道感恩”教育活动,为幼儿播放有关亲情的视频,为幼儿讲述自其降生之时,父母长辈对其的关照和辛勤的付出,为促使幼儿思考在生活中,父母为自己做过的令人感动的事情。通过以上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从小塑造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在活动中组织幼儿为父母写一封感恩信,将自身最质朴却又是最真切的情感倾注于笔端,将生活中不好意思开口说出的感谢以文字的形式传递的给父母,深化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和情感。此外,幼儿园教师还可开设经典音乐熏陶、经典书画欣赏、传统养生活动等课程,以或优美动听、或生动且富有童趣的歌曲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其学会认真聆听不同歌曲中节奏不同的旋律和不同歌曲中讲述的小小故事,从小培养其音乐素养;以名家书画激发幼儿的感性思维和生动想象,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其能够初步理解画作中的内容,并对画卷中为呈现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补充。并通过与传统养生活动让幼儿对古人的生活方式具有初步了解,并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生活课堂教育教学内容加以创新。

  其次,幼儿教师要树立本地特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要注重把本地民族文化元素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例如,音乐教育活动可以组织幼儿、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到民族舞曲中,跟随着欢乐的旋律尽情舞动、释放天性、感受乐趣。此外,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还可充分利用本民族、本土化的各种资源做墙饰,将本地的特色手工作品、农产品等渗透到环境创设中;利用本地特产和自然风光图片来装饰楼道和走廊。保证这些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装饰和活动既符合幼兒的年龄发展特点,又顺应其兴趣和生活经验。

  3.2 构建幼儿园精神文化,提炼优秀教育理念

  民办幼儿园的精神文化内涵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结合多年的办学和教育经历提炼出优秀教育理念是加强文化建设的必要环节。因此,民办幼儿园领导和教师应当构建联系紧密的园所文化,将教育方式、教育创新点和教育目的等进行整合和总结,形成先进的园所精神文化,从而影响教师、幼儿的信念、行为和价值观念。例如,幼儿园领导和教学管理者可将“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提炼成为自身办园特色,并以此作为精神指导,创办具有浓郁文化特色和欢快教育氛围的示范性幼儿园,使幼儿在实践、游戏和趣味性学习中动手、动脑、创新、探究,获得能力和全方位提升。此外,幼儿园领导和教师还可共同将“团结、奉献、勤奋、创新”作为自身必须贯彻的教育理念,使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在相互包容、团结协作、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给予幼儿良好先进的教育,始终秉持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使广大幼儿能够在教师悉心的教育和照顾下爱学习、爱思考,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创新。通过精神文化的构建,有助于在民办幼儿园内打造文化共同体,加强文化建设,实现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的良性互动。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第一幼儿园)

宋海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