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向

  • 来源:电子竞技
  • 关键字:启发,发展,发布
  • 发布时间:2020-03-08 16:10

  12月7日,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八届奥林匹克峰会上,电子竞技再一次成为了与会者讨论的话题。David Lappartient作为电子竞技与游戏联络小组的主席,向奥组委提交的一份关于如何结合电竞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报告引发了此次讨论。讨论结果以声明的形式发布,或将成为接下来对于电竞入奥的启发。

  “要么就是国家认可,大力发展;要么就是国际上认可,国内配合着来。”在电竞入奥频频被提及的那段时间里,一位在体制内体育口的领导曾这么和我讲。

  然而,这段关于路的论述终究没能主导那段时间的讨论。事实上,过去几年围绕着电竞入奥的大多数讨论都是在“假设入奥成功”的基础上展开,谈及的重点也都放在合作前景的展望上。

  当一遍又一遍地描绘了道路尽头的风景之后,抛出这样的疑问是合理的:路的源头在哪?又该怎么走? 换句话说,是时候讨论电竞和奥运会的合作如何展开了。

  12月7日,在瑞士洛桑举办的第八届奥林匹克峰会上,电子竞技再次作为一个重点话题被拿出来讨论。和之前寥寥几句相关的言论不同,这一次,峰会结束后,在官方网站公布的第八届奥林匹克峰会的会议声明里,关于电子竞技的讨论被单独列了出来。

  和之前一样,奥委会仍然将电子竞技区分为:模拟体育类项目和非模拟体育类项目。这是个陈旧但又新颖的分法。

  陈旧自不必说,奥委会仍然沿用了“体育”这个分界线。但正是“体育”这个分界线在,奥委会才能在市场调研之后,给出目前为止最清晰的电竞入奥路径。

  對于模拟体育类的电子竞技项目,奥委会给出了两个建议。

  一是国际体育组织和游戏厂商合作,这可以理解成这是两个产业实质管理者之间的合作。 更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第二点,声明里提到:“国际体育组织被鼓励考虑如何管理这些电子游戏中的体育项目,探索更多与游戏厂商合作的可能。”这意味着合作的基础很可能是电竞项目对应被模拟的体育项目被国际足联、篮联这样的体育组织“收编”。

  在这类项目的管理运作上,奥委会推广了体育项目原有的模式。和电竞产业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监管之外,游戏厂商将不再是合作对话的唯一主体。 这就是奥委会给出的模拟体育类项目入奥的标准路径。

  从现状看,为了适应这个路径,电竞和游戏厂商可能要支付很大的成本。因为虽然项目的管理权在国际体育组织,但游戏的生产仍然只能由游戏厂商完成。 奥委会之前坚持的平等、广泛参与等原则意味着游戏厂商只能生产“Free to play”的模拟体育类游戏。这对市面上仍然坚持“Pay to play”的游戏厂商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甚至短期内这可能成为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而中长期内能否化解这个矛盾,一方面要看游戏厂商能否发现新的盈利方式,另一方面则是在和国际体育组织合作过程里,能不能找到新的利益产生和分配的办法。

  但有一点也许是确定的。那就是未来赛事主办方可能不需要再为使用《FIFA》还是《实况足球》头疼。在国际足联管辖下,未来也许只有真实足球和模拟足球两个项目。至于谁能成为奥运赛场上的模拟足球项目,这又取决于谁能妥善解决前一个问题。

  对非模拟体育类电子竞技项目而言,奥委会同样给出了一条清晰的入奥路径。 会议声明强调:“峰会建议国际体育组织加强与电子竞技和游戏社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探索建立持续性对话的平台和指导方针,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虽然同样提到了国际体育组织,但非模拟体育类的项目并没有对应的国际体育组织。 国际足联可以收编模拟足球类项目,那FPS游戏呢?MOBA游戏呢?RTS游戏呢? 这段措辞模糊的声明很可能指向了一个新的局面:那就是奥委会需要一个国际组织站在它和游戏厂商之间充当联系人。

  这个组织是既有的还是新成立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下一次坐在一起商量电竞入奥时,出面的可能不是厂商,也不是赛事公司,而是一个受国际体育组织和奥委会承认的、统筹管理非模拟体育类项目的国际组织。

  说到这儿,可能很多人会从国际足球联合会(国际足联)联想到国际电子竞技联合会。但电竞市场诸侯分立的现状可能意味着“国际电联”的成立并不容易。在此之外,游戏厂商联合?国际体育组织牵头?这些都是未来可能被尝试的解法。

  这也是奥委会给出的非模拟体育类项目入奥的标准路径。

  当然,路径之外,这份声明里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点。

  比如,young、urban、female和participation几个高频出现的词汇从不同的维度明确了奥委会当下的需求。这是电子竞技入奥的大前提。同时,结合声明的其他部分,我们现在可以推断出奥委会希望接纳一个什么样的电子竞技。

  声明里提到,国际体育组织应该和电竞社区、游戏社区保持紧密联系。这意味着奥委会更愿意接纳的实际上是一个定义更宽泛的电子竞技:不止包含了那些耳熟能详的项目,奥委会想要拥抱整个游戏市场里的年轻人。

  这可能意味着:“在未来,只要能够衍生出竞技性的内容,同时参与者在精神和身体上是健康的,游戏和电竞就都可以是体育的一部分。”而之前一再提起的内容上的血腥、暴力到最后很可能沦落为内容制作上的技术性问题。

  最后,考虑到奥委会和国际足联等体育组织体育产业利益者的身份,这份声明也许是沟通之后的结果,也确保了未来具备可操作性。 因此,明确了国际足联、篮联,甚至“电联”等国际体育组织在电竞入奥中的作用无疑是这份声明最有价值的地方——我要和谁谈,你们该去找谁合作——奥委会已经给出了它能接受的、清晰的、电竞入奥的路径。 剩下的事情交给电竞和其他人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巧合。

  1964年,第18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东京举行。

  受奥委会之邀的石津谦介冒天下之大不韪为日本代表队设计了带有金色纽扣的鲜红色休闲西装制服。《原宿牛仔》的作者W·大卫·马克斯提到:“这一设计立刻点燃了保守派人士的怒火,记者抱怨这颜色太女性化,首席裁缝甚至被气到住院。”

  恰恰是石津谦介大胆的尝试,让战后保守的日本随着经济复苏最终成为了前卫的时尚大国。时至今日,时尚仍然是日本文化输出里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第18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也顺理成章地成为这种巨大变革的重要起始点。

  57年后,当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再一次在东京举行时,当新生事物再一次经受着保守人士的激烈批评时,同样的变革会不会再一次上演呢?

  但起码,当这个世界的推手再一次动起来的时候,变革的道路正在逐渐清晰。

  杨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