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出口受阻 下半年企业压力堪忧

  • 来源:中国纺织
  • 关键字:推动,市场,数据
  • 发布时间:2020-07-29 19:15

  近年来,由于针织服装兼具柔软、舒适、贴体、富有弹力等特性,倍受消费者特别是欧美市场的青睐,在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动下,针织产品的门类越来越宽,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产业比重不断加大,发展势头强劲,出口比例也不断攀升。

  受疫情影响,以针织面料为主的国际Zara、H&M、优衣库等与中国代工厂紧密合作的各大品牌相继关店、退单或延迟交货,就连国内一些休闲运行品牌也纷纷销量下滑严重,甚至出现亏损。尽管针织集群、企业线上突围成效显著,但面对未知的国际形势,和复苏缓慢的市场,企业依然倍感“压力山大”。

  业绩下滑 一季度针织行业下行压力大

  因疫情影响,今年以来Zara、H&M、优衣库、耐克、阿迪达斯等这样与中国代工厂紧密合作的各大国际品牌相继关店、退单或延迟交货,甚至在国内以前保持的高位数销售也出现了大幅下滑。如Zara已关闭全球3785家门店,其西班牙门店全部关闭;H&M已关闭了意大利、波兰、捷克近十个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门店;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也已暂时关闭其在美国的全部50家门店……由于针织企业外需依存度较高,因此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3月,纺织规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461816.69万件,同比减少20.29%,其中针织服装225518.59万件,同比减少23.73%。1~3月,针织织物类2110家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85.46亿元,同比减少23.64%,利润总额19.27亿元,同比减少6.10亿元;针织服装类3679家企业规上主营业务收入834.06亿元,同比减少21.47%;利润总额29.70亿元,同比减少13.26亿元。

  事实上,不光是国际品牌,国内休闲运动品牌森马、美特斯邦威、佐丹奴、安踏、李宁、361度等也均不同程度出现了销售下滑。其中,一季度森马实现营收27.38亿元,同比减少33.51%;美特斯邦威实现营收27.38亿元,同比减少33.51%,一季度预亏1500-2500亿元;佐丹奴一季度销售额下跌34.6%,若按固定汇率换算,则下跌33%;安踏销售额同比上年下降20%至25%;李宁线下渠道(包括零售及批发)录得20%~30%低段下降;361度零售额较去年同期有25%~30%的跌幅……由此可见,一季度休闲运动品牌受到了很大冲击。

  一季度,我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减少32.2%,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减少15.1%,分别低于上年同期35.5和34.2个百分点。对此,有专家表示,虽然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消费也正在重启,但随着欧洲疫情形势的严峻,以外贸或代加工为主的针织企业全短期内的日子都不会太好过,企业必须做好心理准备。

  订单减少 企业承压远超预期

  “每年三四月是外贸工厂的高峰月,可现在我们的订单才排到了6月底,如果再接不到单,厂里好几千的工人可能就要放假了。我现在急的晚上都睡不着,一旦停工,企业一天损失就好几十万。”一大型针织面料生产企业老总叫苦连连,他介绍,公司主要出口欧美市场,客户大都是休闲运动服、睡衣和内衣等国际知名品牌,受疫情影响,很多品牌都开始取消了订单和延迟交货。“现在我们不得不开始接单国内市场,不管大单小单,能维持开工就行。”

  尽管日本快时尚巨头优衣库的母公司迅销集团近日表示,公司承诺为已完成的订单和已开始生产的订单安排付款,在疫情结束前,该政策不会改变。甚至承诺:“供应商为履行我们的订单而采购相关的面料或材料,如果我们取消订单也会提供赔偿。”但事实上,疫情之下,优衣库一度关闭了国内270多家门店、美国50家门店等上百家门店。此外,订单也在不同程度的延迟或取消,这些势必会影响国内为其代工或者提供面料合作的161家企业。

  根据海关数据,1~2月,针织织物出口20.18亿美元,同比减少16.69%;针织服装出口62.96亿美元,同比减少19.14%。“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已无单可接,大企业目前生产的也大多是去年的订单。“即便是申洲这样的大企业也面临着订单危机,更何况是我们这样的小企业。”同样是代加工为主的一家针织服装企业老板透露,短期内企业一定要做好和疫情打持久战的准备,趁着疫情抓紧转型升级,并试着转移风险,多渠道布局。

  “现在还不是企业最难的时候,随着国外疫情的蔓延,因疫情所造成的消费停摆,订单减少所带来的的冲击6月以后恐将会集中显现。”不过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虽然疫情还在蔓延,但他们对击退疫情充满信心,对行业未来发展也充满希望。

  加快转型 线上赋能全渠道突围

  一轮明月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就在很多企业哀怨四起的时候,东莞星超纺织技术有限公司厂里却一派忙碌景象,各部门全员在岗,各司其职,或通过电脑演算数据,或操作电子织物强力机等机器进行研发与检测产品,企业业绩居然比原计划还增长了20%。

  “这有赖于我们团体及早部署,为提升企业效率,我们不惜成本,下大力气进行了设备更新升级,如今每一道工序都因为机器化操作,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1个工人可以操作12台设备。”星超纺织总经理刘汉星介绍,公司除了实施精细化管理外,所有的数据收集以及研发、实验,再到推广、交付商家使用、售后服务等均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

  无独有偶,济南元首更是顶着疫情的压力,引进的大批针织染整設备正加紧安装,倍受行业关注的济阳元首工业园预计7月底前将形成投产条件。“本次安装涉及22台高温高压染色机及11台自主研发的小浴比染色机,适用于纯棉、涤棉、化纤织物以及不同厚度的针织面料。与之前相比,产品领域将大幅拓展,市场适用性更强。”济南元首负责人表示:“现在正是企业苦练内功,加速转型升级的最好契机。”

  虽然疫情打乱了企业原有的生产节奏和工作计划,让销售一度跌进“冰点”,但这并没有影响企业自救和突围的决心和信心,反而因疫情激发了云发布、线上交易、网红直播……等全渠道销售新模式。线上赋能,让行业、企业又有了新的生机。

  为降低疫情影响,毛衫集群地大朗推出了3月“大朗毛织直播月”活动,吸引了200多家企业参与。借力电商+直播或社交新模式,大朗毛织产业实现了快速复苏。此外,随着电商直播的火热,如今带货的不仅是网红,很多集群地方政府负责人也纷纷走进直播间,客串“带货达人”。近日,桐乡市市长于会游现身直播间,与粉丝零距离对话,让很多人直观地了解了濮院毛衫产业,生动有趣的直播形式也让线上买家看清了濮院针织产业带的强大实力;在嘉兴的云购物节的直播间里,桐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潘敏芳带着五件桐乡特色产品,其中就有浙江浅秋针织服饰有限公司的全羊毛无袖绣花连衣裙,大家对这件产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疫情就像一场大考,考验企业的快速应变能力,要想转危为机,企业一定要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创新能力,当前线下销售遭重创,要加快利用社交、社群、直播等新零售工具,开启全销售营销,同时也要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和建设,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产。相信经历这次狂风暴雨的洗礼,练好内功,迎难而上的针织企业,一定会拥抱崭新的世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杨纪朝表示, 疫情之下,针织企业普遍要遭受一些经济损失,对部分中小企业甚至是致命打击,但优秀的企业定能从中得到启发,更好地布局未来。

  梁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