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德育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德育教育,初中数学,渗透方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3-14 14:23
【摘要】数学教育不仅仅是数学理论知识的传输,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慢慢渗透德育教育,通过探索有助于强化数学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力争让数学德育教育发挥其真正的价值。本文就对德育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方法进行谈论。
所谓德育,是通过对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教育,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及行为的人。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将教学与德育有效结合,就是广大一线教师应积极探索与研究的问题。
一、更新教育观念、改变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规律和性质都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而归纳总结出来的。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及创新探究等能力。就教学方法而言,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学会与人交流,尝受成功的乐趣。探究性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有利于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增强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主动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体验到求知的欢愉和成功的快乐,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社会责任感,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以高度抽象极其简洁的形式和思想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内在美,在数量关系和图形之间,在数学符号、数学公式、数学逻辑和解题技巧上都表现出简洁的美。它的美对于人们进行数学创造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思考,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由探索而生趣,让学生被动变主动,“苦学”变“乐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追求,使学生始终感到“学犹不足,唯恐失之”,从而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寻求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同时,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培养学生数学创造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渗透对学生审美观的教育,使学生追求数学美的情感升至追求人生美、世界美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拓宽其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理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在课外延伸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堂教学有其任务和时间的局限性。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对德育教育的渗透是十分必要的。
(一)在课后作业的布置时,多鼓励同学们相互合作讨论,坚决反对直接抄袭;在进行收集数据和计算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践程序,切实按要求进行每步操作,使学生懂得每一道数学题都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并要求学生耐心、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归类和总结,充分尊重事实求是,及时记录观察的现象和收集到的数据,如实填写活动报表。
(二)在课外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机会,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达到知行统一。这样也体现了德育教育的全方位性。例如:教学《有理数》后,教师可让学生开展“我是小小会计”的活动,要求同学们回去问一下家长自己家这个月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制做一张收入和支出的统计表,然后算出自己家这个月一共花了多少钱?并算出各项目占总支出的百分比,了解爸爸妈妈一个月有多少收入,通过计算、比较、谈谈你的想法。这样既从课余时间巩固课内学习的正负数知识又能让学生理解父母当家理财的艰辛,从而引导学生不吃零食乱花钱,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五、充分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思维严密会得以充分体现。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在学生心目当中可以说是真理的化身,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时刻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言行举止,努力做学生的表率,给学生美的感染,备课时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准备充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在教学中,对知识的讲解要有理有据,言语表达言简意赅,板书设计规范清楚,一目了然,对作业的批改不要用简单地对结果的的错与对来了断,仔细地批改出错误所在,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严谨认真、改正错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清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理论,使学生清楚点滴错误都有可能造成巨大无可挽回的损失。从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结语
总之,德育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当中,这不仅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教育溶于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陆向前.让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闪闪发光[J].名师在线,2020 (36):2-3.
[2]郝喜儒.一道初中数学教材原题的衍生与延伸[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20(24):3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