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2021:向内求生,向外求长

  2020年的养猪业存在很多的变化,可以说是颠覆性的一年。

  回顾整个2020年,养猪业可以归纳为有六好:

  第一是猪价好,2020年行业最低猪价,基本上也在14元/斤左右,平均每头猪能够挣1000多元以上。第二是业绩好,养猪企业很多满血复活,上游动保业绩都在大幅度增长。第三是政策好,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在支持养猪业,同时大企业大集团都在借此机会狂飙突进。第四是薪酬好,养猪业的各大企业的员工收入都在增长,比如说场长从原来的二十多万到现在七八十万一年,翻了三倍以上,同时各大公司都在疯狂招人。第五是心态好,所有行业会议参加的人都很多,非瘟带来彻底的恐惧感已经消失了。第六是技术好,通过这一两年的摸索,中国养猪业摸索出了各种成功的防非模式,殊途同归。新的养猪精英,掌握新的技术,在2020年纷纷涌现。

  关于2020年养殖企业可以归纳为:大型企业基本在扩张;中型的猪场基本在卖,卖猪苗以及直接卖猪场,大集团直接收购一批中型猪场是非常多见的现象;小养户基本上在试,尝试复产。

  行业巨头在2020年发生了较大变化,最直观的就是行业龙头企业排名变化,牧原、新希望弯道超车。动保企业2020年销量普遍高于预期。从上市公司数据看,大部分都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饲料企业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饲料企业真实反映出整个行业中小养殖户的生存状态。巨头饲料企业基本上都转型养猪,小厂则依然比较艰难。

  2021年,可以判断养猪业进入了一个新的赛道,这个赛道有6大特点:

  1、新的主力,大中型企业占据的各个省的50%以上的市场份额。2、新的模式,如楼房养猪模式,在非瘟之后迅速火了起来。3、新的水平,养猪业经过非瘟洗礼,母猪繁殖能力、养猪出栏水平等都大幅提高了。有人说中国的养猪业距离国外水平已经不差了。4、新的团队,一批行业新秀登场,成为我们养猪业的新的主角。5、新的理念,生物安全成为各大企业高度重视的重中之重,过去可能只是说说而已。6、新的行情,猪价不可能一直高居不下。关于行情,可以把它分为供给端和需求端来看,但至少在三年之内,还是供给侧决定猪价。

  巨头扩张的速度和非瘟疫情这两个关键因素会决定我们未来的猪价。如果说大集团一如既往的狂奔,那么猪价一定是向下的。目前部分大集团在紧急刹车,有一些新的未开工项目暂缓。未来的猪价大趋势一定是往下走的,但是拐点在什么时候?可能不在2021年,是在2022年。但如果说非瘟疫情依然很严峻,那么未来猪价可能也不会太悲观。

  一个基本判断是,如果说2020年猪价是天价,那么2021年会是一个高价,2022年就有可能变成低价。

  纵观整个养猪业,当前存在四大风险:疫病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舆论风险。2021年仍然是会挣钱的,所以2021年最大的风险应该是政策和疫病——稳产保供的任务完成了,政策风险就来了,新一轮的环保拆迁卷土重来是大概率事件,而疫病风险依然是非洲猪瘟。

  瞭望2021中国猪业,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向内求生,向外求长。

  向内求生,指的是靠自己防住非瘟,降本增效。2020年是拼速度,出栏越快,收益越高;2021年可能就是拼成本,成本越低,才能挣得更多;2022年就要拼资金,在未来可能出现的低价期,资金越多就越能熬得过去。据计算,当猪苗价格在1300元时,出栏保本价在9块钱左右。根据各大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成本来看,可以发现有的公司成本只有7元/斤,而有的公司高达10元/斤,差别非常大,所以即使是养猪巨头,2021年也是考验成本控制能力的时候。

  向外求涨,指的是要扩张要发展,一定要合作共赢,融入闭环。过去养猪业产业链是比较难推行的,但非瘟到来之后,中国养猪业区域产业链或者全产业链的概念变得行得通了,并正在逐渐流行。由于各个地区都在打造一条龙的区域的产业链,所以一定要融入闭环才能求更广的发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