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对策
- 来源:公司金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新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3-30 10:34
摘 要:相较于传统的会计政策来说,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更好地适应政策内容,推进体制改革深化,应当转变管理理念,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提升财政收支的管理效益。
行政事业单位以往的财务管理工作都是基于单位实际需求各自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并开展各项工作。而新制度的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流程进行了统一和规范,这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尽快打破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依据政策规定在系统内部进行调整,设置新的操作流程和执行标准,实现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改进。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不仅仅体现在财务管理定位层面,同时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准确,为单位资源配置、经济决策以及履行职能等提供良好的信息基础。只有不断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才能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于单位未来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意义。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给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巨大变革,因而,行政事业单位在适应新制度的过程中必定会受政策内容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制度影响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发生了变化。原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都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原则开展财务管理活动,但由于部分单位的经济项目较为复杂,收付实现制的应用无法满足收支管理需求。而新制度引入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处理原则,在双基础的运用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也更加复杂。
第二,新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编制提出了新要求。新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适用双财务报告体系,即在编制财务报告的同时还要编制预算报告。同时,单位的会计人员还要依据会计报告相关要求,实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仅要按照要求对单位的成本信息进行披露,还要对本年度的预算结余以及账户盈余等差异分析结果进行信息披露,这一制度增加了报表编制环节的工作量。
第三,新制度增加了固定资产折旧相关内容。由于旧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缺少资产折旧环节,单位采购入库的固定资产只需要按时入账即可,但这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不利于资产的价值损益计算以及配置优化等。而新制度针对固定资产折旧提出了管理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不仅要做好资产盘点核查工作,还需要对以往年度的固定资产进行补提折旧,这对于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及财务管理工作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第四,新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单位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较为简单,会计报表编制也仅仅是针对财政收支开展基础性的项目统计与数据采集,但新制度的实施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复杂,需要专业性较高的财务人员,避免因政策解读失误或操作行为不规范等影响单位整体的财务管理质量。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改进财务管理工作的策略研究
(一)完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由于新政府会计制度提出了“双核算、双报告”的管理模式,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基于现存的财务管理制度,分别制定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处理规范,包括处理方式、处理时点等,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对财务部门内的各关键岗位进行职能界定,全面落实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避免岗位兼职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影响。其次,建立以财务预算和业务收支预算“两条线”运行的“双预算管理体系”。在预算项目指标下发以后,在各部门的编制下形成预算草案,通过上报审批形成行政事业单位自有资金预算;而财务会计数据则作为上级部门的考核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在实行项目预算批复时,以财务预算数据为依据。最后,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现状,联系单位资产存量、债务结构、成本费用以及在建项目等,不断完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包括预算经费审批制度、业务费用报销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制度以及绩效管理制度等,指导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一切内部管理工作。
(二)创新会计核算方式
实际上,行政事业单位在逐步改革深化的过程中,其会计核算的方法已经与企业会计核算方法逐渐趋于一致。行政事业单位在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引入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一方面,对管理费用和业务成本费用的核算方式及会计科目设置进行明确区别细化,同时依据政策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一切流动资金管理、专项资金支出以及固定资产管理等都需要分别纳入核算体系当中;另一方面,为了提升财务报表当中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制度中与报表相关的内容,包括财务报表涵盖内容、编制结构、编制方法以及排列形式等,定期对报表的财务勾稽关系、会计信息数据等内容进行审计核实,保证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损益、资本结构、资金流量等,并以月度为单位,缩短报表提交周期,以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三)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环节
由于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固定资产管理作为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首先,基于政策要求构建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基于资产实际管理情况明确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净残值计算方法等,保证固定资产的折旧工作能够在统一的标准下有序展开;其次,健全固定资产盘点制度,针对固定资产属性、管理方式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固定资产采取区别化的盘点工作,以月度盘点、季度盘点和年度盘点作为固定资产盘点的主要方式;同时,部分价值易耗品及价格高昂的固定资产,则需要采取不定期盘点的方式,以提升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与账目数据的一致性;最后,按照新制度的要求更新和设置固定资产折旧相关的会计科目,结合资产盘查情况、资产使用年限、资产实际价值损益等内容,更新会计科目,对资产价值损耗进行实时监督,也能够为后续的资产配置及资产维护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四)对财务人员进行再教育活动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除了需要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还需要单位重视新制度执行的主体,对单位的财务人员进行再教育。对此,行政事业单位要组织财会人员开展新制度培训工作,不仅要了解新制度的中心思想和改革内容,还要明确新制度的应用和操作方法,强化巩固财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也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通过奖惩考核等方式,鼓励会计人员积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系统的操作方法,在新制度下推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结语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地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既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也是单位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了积极适应政策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改进与优化,不仅要了解新制度对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还要从完善制度、创新核算方式、规范资产管理以及提升人员素质等多个角度出发,搭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零庆忠.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6):45-46.
[2]杨揽月,叶健.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J].中国商论,2019,(11):190-191.
[3]韩永兰.关于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分析[J].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9,(03):1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