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能力,未来生存之道
- 来源:信息化视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互联网,零售,通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4-22 09:51
互联网IT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无数行业,零售、通信、娱乐、媒体以及我们的专业音视频行业,无一幸免。
一面,淘宝、京东、拼多多这些购物平台的飞速崛起;一面,实体商业零售空心化,尤其是疫情之后,用户消费习惯也随之快速转变,许多购物中心店铺在苦苦支撑数月后不得不关门大吉,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甚至让一些从事商业实体店设计的设计师都不得不转行,寻求新的生意模式。
再说我们媒体行业,各类公众号、自媒体、朋友圈的兴起,在短短几年之类就颠覆了传统媒体上百年的运营模式,一家家知名大媒体平台很快就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传统媒体日落西山,就像当年的诺基亚手机一样被人们抛弃。
这些并非个例。我们说,IT化冲击之下,没有一个行业还能完全独守壁垒,我们专业音视频行业亦是如此。曾经,音频、视频、灯光,完全是不同的从业人员,明明是同一项目之下,技术产品之间确实泾渭分明,各自采用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规则。但IT化的互联互通正在逆转着这种现象,音频厂家需要跨界同视频厂家一起了解新的网络化标准,让原本互不相干的音频、视频信号在同一网络、线缆、标准之下传输。做投影的厂商需要了解灯光设计,还要整合音频系统,以便在不同的项目应用中成为最懂用户的乙方。
又比如,一场疫情之后,腾讯、钉钉、微软这些大型IT平台厂商成为了会议的主角,大规模收割了视频会议用户流量,对于传统视频会议厂商这恐怕是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一些努力了无数年的做视频会议硬件的厂商终于领悟再也不能孤军奋战,打不过就加入吧,于是我们看到硬件厂商与软件平台上在生态链上不断整合,共享流量红利,开启了新的市场模式。
说到底,这就是跨界。如果一直墨守成规,躺在舒适区,不敢迈出去,或许真的很快就被时代抛弃了,连招呼都不打。跨界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生存能力,是时候该思考如何玩转跨界这个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