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路上的独行者

  有人说:“想要走得快,就单独上路。”这揭示的其实是一个如何将个人价值最大化的问题。在艺术创作的修罗之路上,无数平凡者拥挤在虚假的繁荣之中, 共同呼吸着混浊的空气;只有真正的天才在快步前行,只身突围,在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探索着真理。

  只有抛开杂念的艺术家才能寻得艺术的精髓。艺术的天才往往是远离人群的避世者。因为只有远离嘈杂和浮华, 才能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只有这种隐士才能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地快步前进。莫奈是印象派的集大成者, 当欧洲的画匠在美术馆里为一幅作品互相辩驳时,他远离嘈杂,独自一人在东非大裂谷中穿梭;当巴黎的学徒聚在酒馆夜夜庆祝,他远离浮华,深入枫丹白露的密林深处孤身创作。正是在海边独自漫步时,他看到了《日出·印象》;正是在乡间小路独自徘徊思索时,他看到了沉静的《睡莲》。他的思想是那般前卫,画作一幅接着一幅,在三个月内震惊了整个欧洲。因为他孤身一人,无所顾忌,只知一心一意向前奔走。

  独行在前, 能发现众人发现不了的新大陆。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独自前行不仅增强了我们的目标意识和意志的强度,还给了我们安静思考的空间。阿尔伯蒂之死令普鲁斯特陷入深思,他发觉只有独自写作才能发泄心中积淀已久的情感。从此他将自己关在家中,朋友的来访一律回绝,书迷的呼唤一律屏蔽。他在自己的圣殿里,任由思想无限地展开。他在绝对的宁静之中独自冥想,终于领悟出新的写作方式。他开始了意识流小说的创作。他的创作是如此之快,以至于人们还来不及品味《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二部《在少女们身旁》中的深奥哲理,第三部《盖尔芒特家那边》就已经摆放在了书店门口。纯粹的生活使他的思路清晰,独自的创作使他的生命单纯。他整日整夜伏案桌前运笔如飞,从1919 年开始,几乎以一年一本的速度完成了等身的著作。

  但凡从事文艺创作的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是孤独的。因为文艺创作,乃是超人的智慧和人类原始的力与美的阐发。结伴而行,天才之气难免互相抵消, 天才的心难免为世俗缠裹。文艺创作,究其根本,是个性的胜利和一个个独特灵魂的展现。因此,只有一个人行走才能走得快,走在众人前。

  萨特说:“他人即地狱。”托尔斯泰“死”在家里几年后重新“复活”。凡·高在阿尔的画室里独自描绘那燃尽生命的画作, 承受孤独,忍受寂寞。平凡者和同伴们有说有笑,惬意地散步。他们却没有看到,那坚忍执着的独行者,正快步在人烟稀少的高峰上寂寞行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