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持现代牧业,蒙牛要与伊利争夺原奶市场

  两个月内,蒙牛两次宣布增持现代牧业股权,也以此举向市场放出了一个信号:它决心发展低温奶。

  3月7日,蒙牛与现代牧业发布联合公告,蒙牛再次向现代牧业发出收购要约,要求收购后者20.1%的股权。今年1月初,蒙牛刚刚以18.73亿港元(约合16.67亿元人民币)收购私募基金鼎晖与KKR手里所持有的现代牧业 16.7%股权。两次强制收购要约完成后,蒙牛将掌握现代牧业共57.9%的股权。

  这是蒙牛总裁卢敏放就职近半年来的主要动作。他表示,蒙牛已经开始发力“常温、低温、奶粉、冰品等独立专业化业务板块”。

  事实上,低温奶是蒙牛不得不寻找的新业绩增长点。最新数据显示,其最大竞争对手伊利2016年上半年的营收达到299亿元,利润实现32亿元,与之相比,蒙牛的这两个数字仅分别为273亿元与11亿元。

  蒙牛一直以常温奶的生产及销售为主营业务。但近年来,对冷链物流及乳品要求相对较低的常温奶进入瓶颈期,蒙牛业绩的增速已经明显放缓。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进口奶的大规模进入也为中国本土乳企带来了显著的竞争压力。更新产品线、提升牛奶品质、重塑品牌形象,是蒙牛不得不做的改变。

  “蒙牛通过增持收购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奶源供应和价格的把控,控制成本,同时也能更好地进行质量监控。”英敏特食品饮料研究总监顾菁向《第一财经周刊》说。

  加速布局并掌控上游优质奶源是收购现代牧业能够带来的最大优势,后者在低温奶市场上的布局也能帮助蒙牛加速低温奶业务的开展。现代牧业是中国最大的牧业及原奶生产商,目前在中国共拥有27个牧场,奶牛存栏数近23万头。

  顾菁预计,绝对控股现代牧业后,蒙牛可能会对后者现有品牌定位和分销策略有所调整,“在避免其与蒙牛现有产品互相蚕食的基础上,需要尽可能触及更广泛的市场。”

  争夺奶源及原奶生产还只是蒙牛发力低温奶业务的第一步。现代牧业作为大型牧场仍旧存在疫情传染危害大、产能过剩的问题。而在全球原奶价格仍在持续下跌的情况下,蒙牛在完善现代牧业的管理与生产链条等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