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干余年前,工夫茶文化便在现今的广东省,特别是粤东的潮汕地区(潮州、汕头、揭阳)开始盛行。工夫茶不仅成为潮汕人社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更完全渗入了该族群的血液里,两者水乳交融。潮汕人谈生意要喝茶,结交新朋友要喝茶,娶新抱(意指娶儿媳妇)更要喝茶。工夫茶文化在潮汕地区代代相传,已成为一种礼仪,-份闲情。踏入潮汕,认识工夫茶才是在当地活下去的法则。
在潮汕地区,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可见工夫茶具。工夫茶的魅力到何种程度?据悉,即便是侨居海外的潮汕人,亦会保留品工夫茶的习惯。简单而言,凡潮汕人所到之处,必定可闻得工夫茶的香味,可见得工夫茶的身影。工夫茶除了在潮汕地区拥有派系外,还有福建和台湾派系。三者的基本区别,在于潮汕工夫茶所用茶叶以单丛茶居多,福建工夫茶是铁观音,台湾则为冻顶乌龙。所谓的工夫茶,并非-种茶叶或是茶类的名称,而是一种冲泡茶的技巧。
2008年,潮州工夫茶艺申遗成功,正式成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人将工夫茶称为功夫茶,《辞海》 中对“工”与“功”条目虽两字相通,但在此两者有别,工夫主要为指所费精力和时间,而功夫则指本领、方法、造诣、技巧。因功夫茶一字只能涵括其泡饮技巧,不包括所费精力和时间,而工夫茶更能全面诠释此茶道.为此命名工夫茶。工夫茶作为-种茶道,格外讲究,操作起来涵括先前提及的所有细节,绝非易事。悬壶高冲、春风拂面、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皆是工夫茶冲泡的特有口诀。
重要配角:茶叶与茶具
工夫茶以浓度偏高著称,初饮难免会嫌其过于苦涩,久而久之便会嫌其它茶不够滋味。工夫茶一般采用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单丛茶。乌龙茶因介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才得以冲泡出工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凤凰单丛茶产自潮州凤凰山区,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甘醇,很耐冲泡,-般可冲20次左右。在该品种中,凤凰山乌岽单丛茶的品质最为优质,向来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之称。冲泡时在几步之外便能闻其香味,饮之回味无穷,但可惜产量不多,物以稀为贵.故被视为潮汕的当家茶。
传承千年的手艺
工夫茶得以名扬海外,除了归因于冲泡技巧、茶叶抉择,还有泡茶器具。手拉壶被认为是工夫茶的另一重要拍档,产于潮州市枫溪区,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手拉壶采用古老的手拉方法制成,工序繁复,大小、造型完全由双手控制,使其造型比例协调,富艺术感。制作手拉壶的原材料为朱泥,是一种天然矿土,含极高氧化铁成分,星土黄色。朱泥炼制成泥料后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高;制成的茶壶质地坚实,表面平滑,有较低的透气度,能更好地保留茶的原昧。另外,手拉壶保温力极佳,骤冷骤热亦不易爆裂,茶存壶内也久而不馊。
手拉壶需要在1,000°C以上的高温下,连续烧制长达数十小时。结合工艺师的丰富经验,-把好的手拉壶方能制成。坊间有一说法,-把壶只能泡一种茶,其实不然。但若只冲泡单一种茶,对壶和茶都有好处,所谓养壶的意思亦是如此。
手拉壶的制作讲求技术,这门古老技艺如今面临不获年轻人青睐的窘境。要避免手拉壶技艺消失,推广工作显得格外重要。有经验的潮州手拉壶师傅中,谢华是致力于此道的一人。上世纪80年代初继承家传技艺的他,如今在当地开办工作室招收学徒,公开授艺。纵使违背了祖训,但能让手拉壶技艺免于消失,这种不徇私的伟大精神值得你我借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