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财行CEO徐峰:提升综合竞争力方能“穿越牛熊”

  本轮财富管理公司的爆发式增长始于 2013年。彼时,金融监管部门鼓励创新,创新金融工具开始广泛应用;然而从2015年中开始,一夜之间从“牛”转“熊”,二级市场遭到 “血洗”,整体经济增速下行又加大了资产荒与融资难之间的矛盾,夹在中间的财富管理公司利润被压缩。更值得关注的是,跑路等恶性事件频繁发生,给整个行业造成了负面影响。成立于2013年的金砖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下简称“金砖财行”)是这轮市场巨浪的见证者和幸存者。

  在近期“2016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 (CFV)颁奖典礼上,金砖财行摘得“最佳综合财富管理平台”奖项。对此,金砖财行CEO 徐峰表示,对于一家财富管理公司而言,要在综合能力上脱颖而出并非易事。既需要在产品和服务上不断创新突破,又需要在业务模式、风控机制、管理机制、咨询服务等环节设计上不断完善优化,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合规化发展之路,配合监管要求,主动承担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走得长远。

  打铁还需自身硬

  今年以来,全球“黑天鹅”事件频发,国内外金融市场波动率加大,不稳定的经济形势给投资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这个时候,如果哪家机构对行业风向的敏感度更高,能把握住风口,那三年之后它可能就是 ‘巨无霸’。反之,行业目前的领先者也不能松懈,因为市场变化太快,一旦错失机会,也可能被淘汰。”徐峰说。

  对于监管,金砖财行与其他想在财富管理行业长足发展的企业一样持欢迎态度。在边界不清的情况下,鱼龙混杂的情况仍然存在,对真正想良性发展的企业不公平。徐峰认为,在行业的高速发展期,由于进入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为了持续健康发展,第三方财富管理亟需建立行业规范,当然,信誉是一步步建立的,“打铁还需自身硬”。

  无“风控”,不“普惠”

  经济新常态需要一个生机勃勃的金融体系,这也正是政府把普惠金融作为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的原因。“单纯地靠销售无差异理财产品的运营模式行不通了。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才是核心竞争力,这对理财师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我们鼓励员工持证上岗,并提供系统培训。”徐峰表示,未来还会继续对存量客户分层,满足不同客户的投资需求;内部优化后,继续走轻资产道路,深耕细作。

  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金砖财行除了拥有严密的风控体系,还推出了采用国企背景企业商业承兑汇票质押的权益匹配模式,以供应链上下游资历深厚的知名国企为背书,并由有国企背景的企业出具保兑函。金砖财行设有独立的风险保障金账户,严格遵循第三方支付机构资金划扣,另有融资性担保公司对项目提供担保或融资企业股东承担连带责任,进一步强化风控,为投资客户提供了一种风险低收益稳的理财模式。

  资产类别多元化

  金砖财行是业内较早将供应链金融概念引入财富管理的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 “资产荒”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愈演愈烈,供应链金融作为实业与金融的结合,得到了蓬勃发展。“开拓更多资产类别是我们现阶段的目标。接下来,像供应链金融这样的‘传统优势项目’将合并到类固定收益类产品中去,权益类产品和境外投资的比重会增加,尤其是全球资产配置方面,这是众多财富管理公司都在积极布局的。”徐峰 说。

  目前,各家机构如此积极的原因是全球资产配置的潜在市场空间比很多人的预期还要大。据预测,未来五年中国个人境外资产配置比例将从目前的4.8%上升到9.4%左右,新增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更重要的是传统金融机构在此领域限制较多,因而对于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来说更是机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