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 波利多里(Robert Polidori)是一位拍摄人类栖居地的摄影师。在他的镜头里,既有里约热内卢和孟买这样杂乱无章、 “自动建造”般蔓延开来的城市,也有他最为著名的、拍摄了30年的凡尔赛宫内部的建筑空间,以及定格在镜头下的哈瓦那消逝的荣光,卡特里娜飓风对新奥尔良造成的灾难性的破坏,还有那不勒斯以及庞贝古城。今年 4月,波利多里拍摄的庞贝和奥普隆蒂斯两处古城遗址及其中处于不同修复阶段的湿壁画摄影作品,在纽约卡斯明画廊(Kasmin Gallery)亮相。
在这一系列新作中,波利多里进一步延续了他对文化图像传承的美学探索,续探讨空间赋予人们的精神与心理的共鸣。人类文化和礼教仪式在历史中更迭变迁的同时,图像的表现形式却承载着惊人的一致性。为了全方位地捕捉到拍摄对象的精彩细节,波利多里选择使用大画幅相机,在自然光下进行长达五分钟的曝光,让图像的细枝末节一览无余。
罗伯特·波利多里在接受The Brooklyn Rail 采访时谈到拍摄一幅画会比拍摄一个房间或是一个室内空间更困难,这其中有好几个原因。原因一,是因为绘画是以化学颜料为基础的,所以其中的色彩就好像是从画面里反射出来,而这已经是一个校正过的光线了,本身就有一些失真的意味。原因二是感知层面的。当我们看着一幅画时,多少会在自己的脑海里对它进行重构——这个过程是相对性的,我们试图与画面所展示的实际场景进行心理上的连接时,也会多少自动校正了画面的颜色,并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接受了它。然而,任何胶片或数码的记录媒介都无法与我们所看、所想的画面完全一致。第三个问题在于,这些湿壁画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且被“修复”过。修复其实包括很多不同的层面。坦白说,很多湿壁画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散落在地上的碎片了,人们就把它们像拼图一样拼回墙上。这样的修复基本上就是把壁画的残片和碎石、混凝土或是石膏一类的填充物一起黏回墙上。同时,有些残片的颜色也被修复过,或至少上过蜡,另外也使用了一些化学过程用于色彩增强。在这样的层层叠叠之下,你看到的这幅画实际上是透过了各种物质的沉积、时间的滤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