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作新:设计是第一位的,提高生产力依然是主要任务

  前言:

  7 月6 日,作为2020 年家具业“疫后首展” 的青岛国际家具展正式开幕,为行业带来巨大鼓舞。开展首日,由今日家具与青岛国际家具展联合主办的“未来生态论:全屋趋势下的行业进化”高锋论坛也正式启幕。

  青岛国际家具展组委会、济南德瑞嘉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斌做了开场致辞,并指出疫情过后,企业应该更多思考未来的发展道路,只要充分了解和把握行业趋势,顺势而为,同时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就会有更好的发展。

  本次论坛特邀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整装分会秘书长唐人、科凡家居总裁王飚、家装下午茶创始人许春阳,以及家仕伯家具董事长、亚洲家具联合会前会长林作新,和青岛一木实木门有限公司总经理葛炳江作为特邀嘉宾,共同探讨未来全屋趋势之下,企业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以下为林作新教授在论坛上的即席讲话:

  商业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产品,第二部分是商业模式,第三部分是营销。今天我主要讲产品。

  做家具的人讲产品的很少,很多人热衷于讲营销,其实产品是最重要的。设计做得好不好,最后决定了产品好不好卖,产品开始于设计。连设计都没有,全屋、整装、全屋定制都是在纸上谈兵。

  可是很不幸的,全国有多少合格的设计师?很少。5 年前中国取消了设计师上岗证,很多设计师是自己以为的设计师。所以我们首先要建立合格的设计师队伍。

  设计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是美学外观。 现在大部分都是美院的毕业生去做设计,主要关注美学。第二是功能,涉及到怎么用。第三是结构,需要力学、结构学方面的知识,这方面尤其欠缺。

  我在大学教了几十年,但是很惭愧地跟大家说,我没有培养出合格的设计师。因为设计水平的缺失,所以很难做得出好产品。现在流行的北欧和新中式,大部分产品都是雷同的,你抄我,我抄你。

  希望大家踏踏实实做一些基本的工作,设计出一些适合中国人生活的家具,好好研究今天中国人需要什么东西?什么样的家具适合中国人的生活?而不是玩概念。这是我的一个愿望。

  提高生产力仍然是主要任务

  请问这30 年来,我们的家具生产有进步吗?除了板式和定制家具采用了自动化设备以外,我们的家具生产基本没有创新。材料方面,我们用的是刨花板、中纤板等等,这些都是美国人、欧洲人一百多年前发明的,32mm 系统是德国人发明的,我们一直在用他们的东西,在新的生产技术、材料、工艺没有创新。

  不客气的跟大家说,中国家具生产水平跟日本差距至少50 年。三四十年前,我去日本一个村庄去考察,看到60 岁的老太太在用数控编程。所以希望大家花点时间,做好产品。

  作为一个家具人,一辈子应该做什么?就是做好产品,然后才讲营销,而且应该产销分离,生产的人不用管营销,营销的人去开拓市场。

  我们的前途在哪里,未来怎么样走?未来就是要走大工业化生产的道路。我们应该向宜家学习,向家电行业学习,他们通过大工业生产能够把产品和价格做到极致。

  全屋定制或者整装是不是终局?不一定。因为全球都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中国也不会例外。美国还有很多大型家具企业,比如爱室丽、LAZBOY 等等,所以整装不一定是最终形式。定制也不会是最终形式,在日本和美国,定制家具的份额不会超过10%。

  其实中国市场这么大,各种家具都会存在,只要你做好自己的产品,不要担心东西卖不出去,如果做得足够好,消费者会选择你的。

  最后,中国家具行业面临着一个临界点,2018 和2019 年不景气,家具销售很冷淡,2020 年则是雪上加霜。今年大家都在求生存,能够活下来就很不错。我相信过两三年以后,能够活下来的都是好的企业,他们都是经过火的洗礼。所以今天希望大家慎重小心,减少各种费用,抓住好机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