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 来源:未来教育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农村,初中,数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7-26 19:02
农村初中较城市初中来说,教学资源较为匮乏,教学理念也不够完善,师资力量也不够雄厚,这就使得农村初中的学生学习难度比城市初中的学生大得多,部分农村初中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难以理解初中数学知识,在学习初中数学知识时时常感到吃力,甚至会出现刻苦学习却难以提高学习质量的情况,使得这些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不愿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时间一久,这些学生就慢慢变成了学困生。
1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1.1 农村学生的家庭因素父母是学生的启蒙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学生从小成长的家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农村中出现了打工浪潮,许多家长都选择外出打工,使得留守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外出打工的家长整日忙于工作,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缺乏对学生的关注,在学生学习成绩出现下降时也不能够及时发现与询问,学生难以感受到家长的关怀,难以提升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愿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逐步成为了学困生。
1.2 学生缺乏学习信心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更加抽象与枯燥,难度更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都有着一定的要求,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通过学习形成逻辑性思维,使得这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初中数学知识,若是学生无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就会失去对数学的信心与学习热情,从而使得自身的学习质量难以得到提升。
1.3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在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自主性,使得学生缺乏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部分学生不愿学习数学,造成了数学学困生的出现。
2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1 重视家庭教育,与学生家长沟通
在农村中,许多家长都选择外出打工,为学生创造更好地学习环境,这样的想法并没有错误,但是家长却忙于工作,对自己的孩子缺乏关心,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能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充满自信,不会轻易被学习上的挫折所击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知识,克服学习数学的种种困难,提高自身的学习质量。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让学生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完美结合,完成学困生的转化。对于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较多的这种情况,教师通过现代通讯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比如飞信、QQ、微信等,利用手机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根据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书信网络等渠道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与生活状况,引导学生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建议学生家长多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多关注自己的孩子,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2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要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常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途径多种多样,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科研,让学生体会数学教学的流程,增强学生的认知感。同时教师可以集体备课,相互之间进行讨论,增强数学知识的创新性,在数学课堂上实行分组教学,将学困生和优异生合理分配,增强学生之间的竞争,激发学困生的自尊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转变教学课堂的主体地位,从而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最有效途径,若是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能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情境能够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构建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完成学困生的转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时,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市场上卖鱼的摊贩一共有40 条鱼,一共卖出去了32 条,一天结束后老板收拾鱼摊,清点数量,准备回家,那么老板一共剩下了多少条鱼?用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快就算出了40-32=8条,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负数进行运算,使学生探索40+(-32)=8的算法,引导学生转变思路,探索新的算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从而完成学困生的转化,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3创新教学模式,创建开放性课堂从教学改革开始,就提出了把学生放置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上,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丰富课堂组织形式和内容,利用开放式的教学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竞赛之类的活动,通过这种形式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利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灵、思维、体验得到放空和释放。
3 总结
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教师,要时时刻刻地对学生保持关注,关注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在课堂上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慢慢地将学困生转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