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多措并举激发镇街商会活力
- 来源:中国商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青岛,建设,街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8-11 21:30
镇街商会建设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企业关注度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形成工作合力。青岛各区市工商联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积极争取区市统战部、镇街党工委以及各相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密切协作,共同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有序推进了镇街商会建设
镇街商会作为工商联组织的“神经末梢”,是地方区域发展的重要助手,是工商联工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青岛市工商联按照全国和山东省工商联的部署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的有关精神,加强政治引领,坚持问题导向,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实践探索,不断推进区市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发展,努力破解镇街商会注册登记难、理顺关系难、发挥作用难的“三难”现状,镇街商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取得了很好成效。
抓注册 赋予镇街商会合法身份
2018年,按照“试点先行、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工作思路,城阳区上马街道商会作为试点商会,在青岛市注册登记,成为首家由区工商联作为主管单位的法人街道商会,实现了零的突破,创造了很好的经验。以此为起点,在青岛全市开始全面推行镇街商会注册工作,各区市工商联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扩大工作覆盖面的重要抓手,认真履行主管单位职责,加强与行政审批局、各镇街党(工)委的联系协调,做好商会领导班子人选的把关工作,帮助解决登记注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本着“成熟一个、注册一个、规范一个”的原则,全面推动镇街、特色小镇、楼宇商会完成注册登记工作。今年,青岛市工商联又把“推动符合条件的商会〔包括镇,(街道)商会〕依法申请登记”写入市委、市政府两办下发的《青岛市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方案》中,并把全市乡镇街道商会“两个覆盖”作为考核内容列入对区市的目标考核,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工作全面提速。截至目前,胶州市、崂山区所有镇街商会全面实行登记注册改革,实现两个区市所有镇街商会登记注册、党组织应建尽建双覆盖。 “今年年底前,各区市镇街商会注册登记工作都将有较大突破。”
抓党建 探索“双建双联”模式
据了解,在全面推动镇街商会登记注册的同时,青岛市工商联大力推进镇街商会的党组织建设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围绕会建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会建。青岛各区市工商联在组织部门的指导下,领导和管理街道商会党建工作,理顺商会党建管理体制,落实党建工作职责。崂山区、胶州市、西海岸等区市积极探索“双建双联”工作模式,强化镇街商会党的引领。在建立法人商会组织的同时,积极推动商会的党组织建设,具备条件的同步建立党组织,街道商会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党务工作者由乡镇、街道党员干部兼任,不具备条件的选派党建指导员,倡导交叉任职、双向进入,强化党组织对商会重要决策的参与和监督;商会班子成员分工联系每位会员,商会党组织成员分别联系会员企业党组织和还没有建立党组织的会员企业党员,努力把活动开展到企业、车间,把商会党建和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有效联动起来,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工作和覆盖面。市北区还推动镇街商会与社区结对共建,创建“红色合伙人”制度等,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抓引导 提升镇街商会服务水平
针对镇街商会服务功能不强、增强服务能力偏弱的现实情况,青岛各区市工商联加强指导、引导和服务,努力把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各类平台搭建在镇街商会平台上,不断为镇街商会赋能,增强镇街商会的吸引力、凝聚力。今年国内国际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复杂化给镇街的小微企业带来了很大影响,各区市高度重视、充分发挥镇街商会在保市场主体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推动 “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在镇街推行“1+8”的服务模式——1:运用线上平台,及时掌握汇总反映中小微企业需求;8:当好会员企业高端发展服务员、市场拓展员、复工复产纾困员、项目推进协调员、融资协调员、人才协调员、涉法案件协调员、安全生产指导员。各镇街商会与区市工商联上下联动,畅通与党委、政府部门的联系渠道,组织会员企业开展工作交流、项目对接、产业合作、问题调解、学习培训等,构筑起振兴当地经济的工作舞台。同时,积极推动镇街商会在人才回归、招商引资、乡村振兴、公益扶贫、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抓特色 扩大镇街商会影响力
针对不同地域的镇街商会,根据其不同性质的特点分类施策,青岛市工商联积极打造“一会一亮点”特色品牌,提高商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积极培育和发展基层特色商会组织。如即墨区机械制造业商会建立机械制造业商会园区,将产品的生产工艺、规格拆开分类进行,分工协作,形成了生产的专业化、精细化;国际商贸城商会创新营销模式,助力转型升级,为会员找订单、拓市场等。崂山区、西海岸新区等旅游热点区域,在特色农业、民宿、茶产业、生态观光旅游等行业领域打造山海特色示范商会,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商会每年主办的“沙子口鲅鱼节”已成为青岛的特色民俗节庆活动。同时,各区市因地制宜在楼宇集中街区成立楼宇商会,推动商会组织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实现有效覆盖,不断扩大商会覆盖面、代表性。
抓保障 推动街道商会健康发展
镇街商会建设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企业关注度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形成工作合力。青岛各区市工商联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积极争取区市统战部、镇街党工委以及各相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密切协作,共同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有序推进了镇街商会建设。各区市负责人及相关部门对镇街商会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视,纳入帮包联系的范围,及时听取商会的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崂山区、城阳区、胶州市等区市根据街道商会“场地、经费、人员”三到位的要求,积极为街道商会解决有合法房产手续的固定办公场所,核定相应的支持经费,使商会基本具备商会办公、会员服务、企业展示于一体的功能,成为各个街道对外宣传展示的窗口和阵地。如城阳区上马街道党工委为街道商会专门提供了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和10万元的办公经费,安排了专职党建助理,党建费用专项列支,充分调动了商会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