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装老钱

  M264 是一颗好发动机。虽然只是一颗2.0 L 的直列四缸发动机,但它依旧能给CLS 提供最快6.2 s的0~100 km/h加速性能,并且依据不同的驾驶模式,整个动力总成也能为驾驶者提供完全不同的动力感受——在ECO 和Comfort 模式时,CLS 的动力总成就表现得相当“奔驰”,发动机对油门踏板的响应显得不急不慢,变速器也明显变得更加慵懒,即使你一脚将油门剁到底端,它也会为自己预留半秒多的时间好更加“体面从容地”降挡;Sport 模式下,动力总成开始提高自己的灵敏度,而到了Sport+ 模式则迎来了顶峰,发动机转速被整体抬升,并且对油门踏板的响应变得极为“跟脚”,如果你有机会将油门一踩到底,你甚至会在此时听到能够媲美性能车的排气声浪,变速器也在此时彻底释放了天性,唯独算不上完美的就是在快速减速时,由低挡位换挡引发的拖拽感会变得非常明显。

  从运动型车的角度讲,CLS 的动力总成已经达标了。不过接下来,它的转向和悬架则表现出了一些“犹豫”—首先是转向,电子味很浓,路感反馈被过滤掉了大半,但回正力矩与随速增益做得很到位;车头对转向指令的反馈存在一定迟滞,这点对运动型车来说不太友好,并且在多弯的山道中会更多的倾向于转向不足,不过后者很好补救;悬架在通常情况下会向驾驶者传递一种很坚挺很沉稳的支撑感与滤感,轮胎抓地力也很足,但在一些偏向激烈、或路面并不平坦的转向过程中(比如匝道和山道),车尾却会根据路况与车速出现一定程度的横向晃动,仿佛此时的后悬无法完全控制住车尾,只能任由其随着重心转移或路面起伏开始“随风摇摆”,这点对运动型车来说同样有些掉分。

  总的来看,奔驰对CLS 还是有所保留,它自然是很愿意让 CLS 变得更运动的,但前提是不影响奔驰应有的驾乘舒适感,于是乎,如何定义这台CLS 就成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我喜欢它在Sport+ 时的动力表现,但最终真正适合它的还是ECO 和Comfort 模式,这就是理想和现实。

  我知道你们特别想吐槽以CLS 为代表的奔驰全新一代设计风格,以个人观点来看,这一代CLS 的外观设计有些太过于追求“极简风”了,甚至极简到给人一种单薄感,完全没有曾经豪华品牌该有的复杂到冗余的设计感;但即使如此,在接近一周的试驾过程中,这台CLS 的颜值还是对绝大多数的路人造成了相当高的杀伤力,尤其是女性,雪茄般修长流线的车身弧线搭配车头闪耀着的三叉星徽标似乎真的存在一种魔力,而到她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内饰后,这种魔力就直接化为了狂热。

  用不着吝惜赞美的话语,奔驰的内饰设计就是当前豪华品牌中的无冕之王,不仅设计感登峰造极,选材用料更是无可挑剔,搭配迷幻的双12.3 英寸显示屏、64 色车内氛围灯与柏林之声音响,就算是E Coupe 套娃又如何呢,它本身就已经很完美了。

  光看造型就把CLS 定位成运动型车可就太主观片面了,实际来看,CLS 真正的定位应该是一台“更加私人化的E 级”,它所要做的只是将车主从后排请到前排,并且永远把 TA 与驾驶席绑定—当然,这不意味着CLS 就一定要运动,毕竟每个人对运动都有自己的理解。这既是CLS 的优势,也是CLS 的桎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