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配新需求

  随着医疗技术及装备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医院建筑工程虽然为这些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提供保障,但是依然滞后于其更新速度,而且在快速装配、节能降耗、运行可靠性、人性化细节、灵活性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医院建筑功能复杂,如何在系统性思维下高标准满足临床功能需求,可靠、高效地满足医院运营管理需求,高品质地满足医院建筑使用人员的需求,是当前医院建设者关注的重点。而舒适的环境与能耗的平衡、规范的医疗流程与患者便利的平衡、极端条件下建筑设施的可靠性与前期投资的平衡等都是要在医院建设过程中仔细斟酌。

  7 月20 日郑州遭遇的特大暴雨导致一些医疗机构被积水倒灌,引发了一些思考:变配电房、电梯机房、发电机房、锅炉房、空调机房、放疗设备、影像设备等重要的设施设备集中设在地下室的做法是否妥当?医疗建筑在面对突发事件(如水灾、地震、疫情)时如何能够继续开展医疗服务?这是值得大家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高品质的建筑不能是温室里的“花朵”,要能够抵抗风险。

  面对这些挑战,希望医院建筑工程领域的广大从业人员,特别是建筑设计师和基建管理人员,摒弃简单复制现有医院案例的思维,紧跟医学领域的步伐,探索、研究医院建筑的新方法、新技术、新理论、新标准,从思想认识和行动上提升个人、团队、单位、行业的水平,使医院建筑更好地与医学技术匹配、协同,为医院建筑内发生的各种医学行为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