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导演的自我修养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导演,自我修养,创作
  • 发布时间:2022-01-07 20:55

  李漠是谁?搜遍全网只有寥寥数语:男、 导演、祖籍山东青岛。最频繁的曝光莫 过于最近这半年:接受两三次采访,发布7条 个人微博。内容都与2021年电视剧“黑马” 《我在他乡挺好的》(以下简称《他乡》) 有关。

  《他乡》以锋利而温情的笔触讲述了一 群女性的“北漂”奋斗故事,虽然没有大卡 司,也没有“狂轰滥炸”的宣传,但一经播 出就收获大量好评,“真实”“良心”等高 频弹幕刷屏;收官之日,CSM媒介研究全国 网、CSM媒介研究63城、酷云等六网收视省 级卫视第一。

  《他乡》是李漠独立执导的第三部作品。 谈及亮眼成绩,电话里传来他的朗朗笑声, “我没有想过大家会这么喜欢,这也说明我 们的付出没白费,没在做曲高和寡的小众表 达,真正找到了能和大家共鸣的契合点。

  创作的“野心”

  2020年6月,芒果TV筹备季风剧场,探 索国内台网联动周播短剧新样态。这与李漠 的创作理念不谋而合,双方很快敲定了《他 乡》的合作。“无论是体量、题材,还是拍 摄方法,季风剧场都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 让我有机会做一些新东西。”

  于是,对“新”的追求从剧名开始。《我 在他乡挺好的》之“挺好的”三字精准浓缩了 异乡人的“冷暖自知”,受到年轻观众好评。

  起初这个剧名在团队中并未达成共识, 但李漠觉得这就是最贴合的表达。“没有 比这三个字更适合的了。每个人都有保护 壳,都希望自己与他人维持在一个互相不 麻烦的距离。但我们真的过得很好吗?只 有自己懂了。”

  开播那天,李漠更新了一条微博:“献 给在他乡的追梦人。”那天播出的剧中情节 也确实勾起了很多“追梦人”的回忆,味 道或许还是苦涩的。被迫失业、遭遇黑中 介、甲方刁难,以及永远不够用的花呗额 度……一层层揭开打工人的“伤疤”。尤 其当胡晶晶绝望地纵身跳下,一条飘过来 的弹幕“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击穿了无数观众的心。

  《他乡》直面了生活中的难,但更凸显 了人性的“善”。不论是第一次见面的警察 对胡晶晶说出的那句“生日快乐”,还是胡 晶晶帮助过的老太太在酷暑下给乔夕辰撑 伞……一次次反套路设计,让观众看到了 生活中更多的温暖。“剧中每个角色都在努 力生活,我希望借由他们的心路历程,让 观众慢慢打开自己,燃起生活的勇气。” 李漠停顿了两秒,又开口道,“这也是我 的创作‘野心’。

  “干点厉害的事”

  看过《他乡》的人,几乎都会对片头曲 《风吹过的时候》印象深刻,殊不知这首歌的作词作曲正是李漠。李漠出身于音乐世家, 自幼学习音乐,后考入中国音乐学院。“这 就像完成使命一样,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每个 人经过长时间练习都能达到这种程度。”希 望能“干点厉害的事”的李漠在大一那年毅 然退学。碍于艺术生身份,他想来想去,觉 得北京电影学院好像能试一试。

  自此,李漠与影视结缘。大学毕业后, 他先做起了剪辑师,积攒经验总结心得体 会,并将其融入日后作品。

  《他乡》每集结尾都是李漠精心设计的 “一出好戏”——镜头这一秒是许言和男友吵 架,下一秒就呈现乔夕辰醉酒办公楼,随 后镜头又切换到纪南嘉患病的困扰。三个 场景看似毫无关系,实则贯穿着相同的情 绪逻辑。

  “碎片化时代,三五分钟就可以看完一个 影视剧。我凭什么让观众花1个小时甚至12 个小时坐在那儿?”李漠希望剧中每分钟都 有新信息,让观众“目不暇接”。《他乡》 中三姐妹见胡晶晶遗体的情节,也体现了他 的剪辑思维。拍摄时,这段拍了四五遍,三 个演员也演出了各种伤心欲绝的状态。但李 漠在剪辑时却选取了情绪最克制的画面。“我 要把情感留给观众。如果演员哭彻底了,观 众在镜头外就不会感受和宣泄了。”这是李 漠做剪辑时深谙的心理学概念:格式塔心理 学。通俗来讲,就是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 去掉,只留三条直线,观众会想象出各种形 状;反之,观众就只会认定它是三角形。“我 希望能够让观众有想象空间,有参与感。

  这是我在今天和以后的影视作品里都会做 的尝试。”

  不工作的时候,李漠会彻底回归生活, 看书弹琴,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我 更喜欢大家叫我‘李漠’,而不是‘导演李 漠’。”在他看来,拍戏是个提炼生活的过 程,“我不能永远站在导演视角,我要有生 活,有多角度的体会,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 作品。”

  接下来,李漠将投入芒果季风剧场现实 题材剧《装腔启示录》的创作。“大多数人 在现实生活中都会因为各种原因戴着各色面 具,我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引起大家一些关 注和思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