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2》是前作升级?——导演戴墨有话说
- 来源:电影中国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误杀2,》票房,电影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3-04 14:32
但票房则刚好反过来,《误杀2》得益于IP的优势票房近10亿,但上映之初却饱受锁分控评、维护电影口碑的质疑。那么,《误杀2》到底怎么样呢?平心而论,电影优缺点同样明显,而在缺点方面,则至少有三大槽点。
先说优点。《误杀2》和前作一样,制作上比较用心,特别是在摄影、美术上很到位,特别是电影开头,摄影和剪辑让画面很有节奏感,与电影基调完美匹配,而且后续有大量的演员面部特写,用来突出戏剧张力,也让观众很容易感知到角色的情绪。
演员表演上也可圈可点,肖央、任达华演技在线,配角也都非常不错,李治廷戏份不多,但眼神和表情就足以让人不寒而栗了。
再说缺点。
第一个槽点,自己被前期宣传打脸,说是全新故事结果仍是改编。《误杀2》改编自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电影《迫在眉睫》,但电影开拍后,监制陈思诚曾亲口说过《误杀2》是一个全新的故事。当然,这句话也没毛病,确实和上一部的故事没有任何关联,并且当时陈思诚也没有明确说是原创故事。但大多数期待的观众都以为是原创剧本,结果还是等来改编,这才导致豆瓣短评中网友反应如此激烈,觉得自己被“骗”了。
第二个槽点,电影拍摄很赶。《误杀2》7月份开机,9月16日宣布杀青,一共只拍摄了2个月左右。而据留意到片场的网友及参与过电影的工作人员透露,《误杀2》虽然依然讲述的是泰国发生的故事,但电影其实并没有去泰国取景,而是在国内完成拍摄,并在珠海取景。受此影响,《误杀2》外景很少,大部分镜头都发生在医院大楼内,部分外景戏份为了不穿帮、节约置景和道具费用,摄影只能用大光圈浅景深来模糊背景,于是在整体质感上相比上一部有一定差距。
第三个槽点是剧情上。同样都是改编自过往经典电影,但《误杀》节奏更加紧凑、剧情更加紧张,主角和警察斗智斗勇的部分非常有张力也足够烧脑。而《误杀2》将故事重心转向父子亲情,其实从故事主线来说,悬疑和烧脑元素都削弱了不少,抱着上一部期待值的观众肯定多少会有些失望吧!下面是导演戴墨采访。导演是演员出身,对他当导演是有正面还是负面影
响?
戴墨:我觉得首先颜值不颜值对当导演无关紧要,也不觉得学表演对导演有多么大的帮助,但起码我做过演员,我大概会知道演员心里怎么想,于是也就知道该怎么跟他们说戏,互动会更在一个体系里面,而且我会更加保护演员。比如说像很多情感戏,我会不让他们来那么多,会加更多机位尽量保证拍到足够多的素材,这样他们就能在前面一两条释放出更好的情绪,因为拍的太多的话,演员会疲惫也会表现得有些假。
所以《误杀2》里肖央有几条表演爆发力确实拿捏的很准确,比如和宋洋饰演的医生声嘶力竭的质问对方,这样的戏份,是不是在前面几条最有激情?
戴墨:对,当时定那场戏的时候,我很早就想好了要用机器上肩去拍,这样镜头会离演员更近,更加让观众有一种代入感,能更好的保表演。
另外,这样的戏份我会尊重演员的想法,我先问他们两个想怎么去演,所以肩扛也等于不会用机位限制演员的走位,演员怎么舒服怎么来,然后我再确定机位。
这部电影陈思诚是监制,他自己导演的时候会有个特点,比如《唐人街探案》,他会自己先演一遍,你有没有什么独特的方法?
戴墨:我们这部戏里的很多演员都太优秀了,他们都已经演的很好了,基本上不用我去做一些示范。但我会大概告诉他们我想要的节奏是什么样子,比如你说话快一点、慢一点,这不是我想要的节奏,不会让他们表演太多。
文咏珊过去大家会更加关注她的容貌,但这次展现出了她另外一面,这次你们合作的感受怎么样?
戴墨:其实我反倒觉得她素颜很好看,其实我们在妆容上,给她增加了一点斑,来展现她作为母亲陪护儿子过程中的操劳、辛苦,彰显她的疲惫感,头发也没有梳理的那么整齐。她的重心完全在照顾孩子上,其他事情都没有考虑,当然更不会考虑自己的容貌,这也是很真实的一种表现方式。
为什么会用到那么多香港演员?任达华、姜皓文等等。
戴墨:首先,我们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很模糊的地方,东南亚某地,但是它是热带的地方、华人地区,拍摄地我们了解了一下那个地方的华人构成,大部分都是从广东或者福建过去的,南方口音会比较重,所以部分地区闽南话盛行,或者有的地方粤语为主。所以其实我们想用他们听起来有一点点南方的口音,甚至在后期配音上,也会让配音导演找一些有一点南方口音的演员,想让大家在口音上有当地人的特色,这一次用的也基本都是他们自己的声音。
对于第二部,观众的期待值肯定更高,你觉得这一部么东西能不辜负观众的期待值?
戴墨:第二部比第一部还是升级感很强的,拍摄的整个画面质感上都有升级感。然后包括故事在整个情感上也很浓烈,就像林日朗给他孩子留下的那句话,为什么在灯光下就不亮了呢?是因为光太弱了,只有在黑暗的地方才看得见,要相信这个世界有一些不好的事情、有黑暗处,但还是要让孩子相信光明更多。
网剧和大银幕差别较大,从网剧《唐人街探案》到大银幕电影《误杀2》怎样转换并适应?
戴墨;前一部的口碑和票房都很好,要说一点压力没有肯定不可能。但是压力对于我的创作和工作一点好处和用处都没有,所以我只能认真拍摄,尽人事、听天命。
还好我的时间足够,准备工作又足够充分,在现场基本上老天爷帮忙,都顺利完成了。
那就没有碰到什么难题吗?
戴墨:我的难题都是在开机之前。因为在和监制的沟通过程中,我说我想多要点拍摄周期,监制说你可以的,你能完成。其实开拍前我去泰国了,我想在泰国拍,我4月份带着30多人的队伍,美术、摄影什么的一起去勘景,结果到了就隔离10天,当时泰国第三轮疫情刚好爆发。但我们依旧坚持勘景,而且去的地方还是医院。结果因为泰国疫情实在控制不住,电影那么大的场面没有办法组织群众演员,只能放弃在泰国拍摄。
我们只能讨论能不能在国内拍摄,搭个景?但是在国内又觉得没有信心,气质不像、空气不像,味道也不像。正好我们美术指导在广州拍《四海》,他说我在广州附近找找这种地方,于是找到一个地方叫江门。江门刚好还是很多华人下南洋再回来,建的房子都很有特色,很多都是骑楼,出了气氛图之后我说有点意思。后面又到珠海找了医院主场景的位置,那是一栋废弃的楼,但周围的环境比较能满足拍摄,这才最后敲定在国内拍摄。
说回到肖央的表演,我觉得他做到了面无表情、暗流涌动到再爆发的状态,感觉很难。
戴墨:我们在剧本阶段就讨论过,觉得这部戏对肖央来说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大家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但是最终的呈现真的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肯定也大大出乎很多观众的意料,他这次完成的真的特别完美,我很希望他能通过这次表演拿个奖。相比而言,上一部是戏推人,就是电影的情节推着演员往前走,演员不用怎么表演。但这一部要通过他的情绪变化去推动戏。
怎么最后还有一个plan c这个我没太搞明白。
戴墨:其实是任达华抢了我的角色,他当时说我来,然后就冲出去了。其实任达华很喜欢《误杀》,所以他还没拿到剧本就同意出演了。我形容他是片场的定海神针,因为他备份最大、资历最老,但我没想到66岁的他在片场能那么有活力、那么敬业,他会主动去给演员说戏、给群众演员说戏,一直都很兴奋,还做副导演工作等等,他说他心疼我,要帮我忙。结果我在现场坐在监视器后面,他就在我后面,其他演员也跟着他呆在后面,于是这个区域就不断扩大,很有意思。
作为监制,陈思诚给了你哪些帮助?
戴墨:他给我提了很多建议,比如跟我说,让我“往真了做”,这四个字我琢磨了很长时间,怎么往“真了做”?拍摄手法上?人物上?比如人物造型我尽量往东南亚的风格上去做,演员流汗不擦、衣服湿了也不换。拍摄上也是,我们用了很多变焦镜头,通过变焦改变景深的方式增加代入感和真实感,让观众觉得可能就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