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两银子的救赎

  • 来源:精短小说
  • 关键字:银子,救赎,资费
  • 发布时间:2022-03-31 20:35

  丰城南山源空寺是一座建有两百年基业的寺庙。大雄宝殿经过风吹雨打,已经变得破旧不堪,兴修大雄宝殿成了寺里的头顶大事。住持源凡大师派出弟子空竹、空木下山化缘筹措修殿的资费。

  两位弟子下山之后,用了半年的时光,走遍南山山下方圆百里的村庄城镇市集,历尽艰辛终于筹集到了一百两的银子。两人回到寺里把银子交给师傅,住持源凡大师按以往的做法把银子和录有捐款人姓名的名单一起存放到库房里。次日,源凡大师打开库房想找出名单对捐款人逐一进行答谢的时候,发现百两银子与名单已不翼而飞,源空寺遭遇了一次最为严重的盗窃。

  “盗贼真是可恶,我们前脚回寺,他后脚就跟来了。”空竹见历尽艰难筹措到的银子被轻而易举窃走,很是生气,也失去了出家人的涵养,对盗贼破口大骂,“抓到了一定要把他打到头破血流。”

  空木则对源凡大师道:“盗贼对我们的行踪很熟悉。此事应马上向丰城县衙报案。只有县衙派出铺快进行追辑才有可能把银子追回来。”

  “千金散尽,尚能复来。缘聚缘散,恩怨末了。”只有源凡大师气定神闲道,“偷银之人固然可恶。但在老纳眼里,他只是一时迷了路而已。此事若报了县衙一经定案,偷银之人则要经受十年八年的牢狱之灾。这会把一个家庭引入苦难灾难之中。老纳于心不忍。老纳将会设法筹措到修殿费用,也会设法找到偷银之人。”

  隔了两天,源凡大师把寺里诸事交由两位弟子打理,他背上行囊手托僧钵下山。每到一个村庄,他都会先端坐在村头的大树下诵经《心经》。

  有围观的人就问:“大师,您这是为何?”

  “迷途知返,终会有期。”源凡大师脸带微笑道:“老衲在为一位迷路之人点心灯。”

  诵完《心经》,源凡大师就会来到一户户家里,在门口对主人进行答谢:“弊寺将重修大殿,已得到施主鼎力相助,老纳特来答谢。”曾经捐过款的人见到寺里的住持亲自登门,都非常感动。

  那些没有捐过款的人则又惊又奇问:“大师,我没捐过银子,您怎么也答谢我啊?”

  源凡大师微微一笑道:“世间万物,相生相随。施主没捐过款,施主所在的村里有人捐了款,施主在临村的亲友已捐了款,受老衲一谢当受之无愧。”

  听了源凡大师这番话没捐过款的人很受启发,有些人当即认捐。十几天后,源凡大师就筹到了十两银子。

  南山源空寺住持下山答谢捐款人和在树下诵读《心经》为迷路人点心灯的事,很快传遍了丰城的大街小巷。丰城县知县亦喜禅学,与源凡大师是密友。他从大师的行事方式中已猜到寺里遭到了盗窃,于是派人暗中调查。

  转眼十几天又过去了,这一天源凡大师正在南山小瓦村大树下诵心经的时候,一位年过四十的中年男子突然跪在地上:“大师,救我。”

  中年男人是小瓦村村民潘鸣。一个月前,一双儿女双双染病。服用山草药多时末见起色。有心请大夫来诊治,但是潘家世代贫穷,家徒四壁,看病的银两不知从何处筹措。万般无奈,于是上源空寺进香许愿,请求佛祖保佑。那日潘鸣上完香下山时正好碰到空竹、空木提着百两银子回寺。走逃无路的潘鸣于是横下一条心,跟着回到了寺里躲藏起来,夜深人静时,潜入库房把银子偷走。回到家里,请来大夫给一双儿子诊治开了好药,又买了鱼肉鸡肉补充营养。十几天过去,花掉了十两银子,儿女的病好了,潘鸣多了心病。他知道官府的人一定会找上门来,把他辑拿归案。正在惶恐不安的时候,听到了源凡大师在树下为他诵读心经的事,不由得又悲又喜,于是跪求大师能能宽恕他。

  “迷途已返,心生欢喜。”源凡大师把潘鸣扶了起来道,“潘施主不必为花掉的银两而执着,老衲一开始就已宽恕了你。”

  源凡大师把潘鸣送回来的九十两银子加上先前再筹到的十两银子一起拿回了寺里。空竹、空木见了暗暗赞道,却道:“如此一番周折,修殿的日期被推后了。”

  到了兴修大殿的动工之日,潘鸣带着小瓦村的五位村人前来帮忙。潘鸣是当地有名的一位瓦匠。他用帮工的形式来抵偿已花掉的十两银子。

  源凡大师宣一声佛号道:“兴修大雄宝殿,本是为了度人。大殿尚末动工,先度了潘施主,也算是功德无量之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