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探析
- 来源:教育学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教师,指导策略,探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4-08 16:46
【摘要】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是深化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户外区域体育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重要的活动环节之一。开放的活动形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身体协调能力与身体素质,还为幼儿带来愉悦的情绪,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本文在简要分析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场地的有效划分、器材的合理选择、模式的改革创新、游戏的协调安排、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等一系列幼儿园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幼儿园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弥补体育教学活动的不足,各幼儿园在户外活动中实施了区域体育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的有效实施与指导还存在着影响活动有效开展的问题。
(一)区域设置科学性不足
开展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和身体素质。幼儿园在户外活动场地划分中,存在设置随意的现象,活动区域的划分缺乏科学性、统筹性,这样就直接降低了活动的趣味性与活动的质量。
(二)活动材料丰富性有限
在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组织中,教师对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的概念界定不清,对器械材料的认识不够,活动区中投放的材料与器械有限,这样的状况影响了满足幼儿体育锻炼的需要。
(三)教师指导策略走极端
在开放、自主、充足的时间与空间里,可以增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同时又满足了锻炼的需要。但现实是有的教师出于对幼儿的保护欲与避免安全问题,往往会在活动开始前制定过多的规则限制活动;有的教师为了对幼儿之间的摩擦事件、小矛盾或争抢玩具等问题进行教育,而错过了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经验和发展动作的机会;还有的教师走进了“只要幼儿能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就好”的误区,忽略了锻炼基本动作,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要求。这些过于保守或过于开放的误区对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的有效实施造成了阻碍。
二、幼儿园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场地的有效划分
幼儿教师若想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户外区域体育活动教学指导,就必须对幼儿活动的场地区域进行科学有效的划分。首先,教师可以事先了解现阶段幼儿的身体特点与心理特点,并以此为根据将幼儿户外区域体育活动的锻炼目标与户外区域进行有效的结合,对户外活动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充分利用户外场地的空间与资源,使幼儿户外区域活动的开展效果达到最优化。比如: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户外投掷训练时,需要将投掷地的空间变得最大化,将其设置在户外活动场地的边缘地区,进而保障户外投掷运动的安全性与可执行性。在户外活动区域设置爬行区时,要根据爬行区紧密联系的特点将爬行区、跳跃区紧密的贴合到一起,在保证各个区域独立性的同时还使整个活动区域具有较强的联系性。在设置综合游戏区时,为了保证活动区域的稳定性与趣味性,必须要充分利用活动区域的地势,将地面的高地与低空互相整合形成多维的空间格局。
(二)器材的合理选择
若想有效激发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幼儿教师就必须要在户外选择那些可以充分激发幼儿学习与活动兴趣的器材,以此提高活动开展的效果。对此,教师在户外活动区域器材的选择方面要尽量选择那些可以启发幼儿智力与思维能力的设备,并将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幼儿个性化的发展差异相结合,实现体育教学的平等化。比如:在设置跳跃爬行区时,可以在不同的高度分别设置不同的跳跃垫和球类,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分别尝试不同的锻炼模式。
(三)模式的改革创新
若想通过户外区域活动来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幼儿教师就必须要紧随时代的变迁逐渐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首先,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幼儿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根据不同幼儿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状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计划;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要全面掌握幼儿的实际体育教学诉求,为幼儿创建安全且有可执行性的游戏计划。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师幼共同制定游戏规则来增加师幼之间沟通与互动的频率,进而促使幼儿逐渐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四)游戏的协调安排
1.场地和人员的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合理安排不同的学习场地和活动材料,并且根据场地实际可以承载的人数进行人员与时间的合理安排,在保证活动可以顺利展开的前提下有效避免幼儿之间的矛盾与摩擦,使幼儿可以安全愉快地进行户外体育活动。
2.趣味性与挑战性相结合
若想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户外区域活动的积极性,就必须要在游戏环节的设计中融入挑战性与趣味性的元素。比如:在开展户外青蛙跳这一活动时,可以事先在活动区域贴上与小青蛙有关的动画贴纸,随后让幼儿模仿青蛙蹦跳的方式进行蛙跳比赛,在比赛中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还可以激起幼儿的团队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五)教师的观察指导
若想安全有效地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教师就必须要在活动开展前做好充足的计划准备。首先,教师要事先对活动开展的场地以及活动开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前期分析,避免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出现危险事件;其次,幼儿教师还需要在幼儿进行户外区域活动的时候进行观察与指导。教师要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分析幼儿的活动情况,了解幼儿的心理活动,观察活动是否能激发幼儿兴趣,材料的投放是否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根据情况适时适度的介入活动。如果幼儿不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应耐心的观察,尊重与支持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但如果幼儿的动作不规范,游戏不能延续或出现危险情况时,教师就可使用即时介入、玩伴角色介入、有趣语言介入、动作示范介入、引导观察介入等方法帮助幼儿顺利地进行活动。
参考文献
[1]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顾安安,刘宁.提高幼儿园户外体育区域活动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7,(05).
[3]刘玮,袁晓静,杨威.幼儿区域体育活动方案优化策略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