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故障预防与检修技术
-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控制设备,故障预防,检修技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4-22 19:43
摘要: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企业生产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然而其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受到环境因素、人为因素,以及软件运行故障等的影响,导致电气设备发生故障问题,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甚至是造成企业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企业日常做好电气设备的故障预防工作,为电气设备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提供保障。
随着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各个领域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和我国的生产力,还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企业在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将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应对故障问题进行科学预防,并掌握相应的检修技术,从而推动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1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故障分析
1.1硬件故障
硬件故障主要是指电气设备本身出现故障,形成故障的因素较多,一是运行环境因素,像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对设备中的零部件造成损坏;二是人为因素,电气设备超负荷运行,零部件消耗过度,再加上检修与养护管理不到位,使得设备在生命周期内,整体性能大幅度的降低。或者是人工操作失误,导致设备被暴力破坏。
1.2软件故障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是基于编程运行,需要技术人员通过编程下达生产任务,设备在分析任务之后,才可进入生产状态,如果程序出现运行故障,则有可能是程序编写错误,或者是设备电压出现波动。技术人员在编写程序时,由于对电气设备本身了解不够深入,像安全运行参数,设备控制系统的稳定程度等,未从保护设备安全运行出发,进行程序的编写,导致设备缺少保护程序,一旦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电压不稳、电流过大现象,电气设备在未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很难维持稳定的运行状态,甚至是导致设备的烧毁。
2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故障预防措施分析
2.1故障范围的确定
在对电气自动化设备检修的过程中,首先明确故障原因,以此来保障故障的及时有效维修。通常情况下,在分析故障原因时,首先分析设备运行原理,全面了解内部结构,这样可以有效缩短故障的判断范围。具体检修中,技术人员首先应该对电路、电机进行检查,其次采用逆向检查法对电路做精细化检查,包括设备开关、热元件、触头等。最后根据主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电路之间的关系,采用设备进行检查。
2.2定期维护
(1)要确保检修人员的专业性,其应具备丰富的电气设备检修经验,工作态度需认真负责,在检修工作中要有耐心。以及企业要实行检修责任制,检修人员要为设备的检修质量负责,以确保设备检修的全面与细致,避免检修出现疏漏。(2)针对每次检修工作都需制定检修计划,规范化检修工作,确保检修的严谨性。(3)在检修工作中,可借助先进的检测仪器,以便发现肉眼看不到的设备故障,提高设备检修的深度与层次。(4)检修人员需做好检修前的准备工作,熟悉设备的运行原理,以及明确设备的操作流程,摸清设备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运行状况,总结出延长设备生命周期的方法,尽可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与效益。
2.3加强对设备预防管理的监控
设备预防管理监控人员经常在检查电气自动化故障时会使用以往的经验进行诊断,对以往发生同样故障情况时的故障部位确定而后对标记的位置进行安全排查,最终进行确定故障原因。使用经验判断法对电气自动化故障进行诊断的条件,首先需要电气自动化操作人员具有很强的工作经验,见过足够多的故障,通过故障发生后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的状态对可能发生故障的位置进行判断和检查;发生故障后,如果操作人员不能对故障和故障位置进行精准的定位,这个时候就需要同时专业的维修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设备预防管理监控人员可以通过电气自动化的运行状态对故障的位置进行初步判断,然后再采用逐一检查、排除的方式确定故障发生的准确位置。
2.4根据不同环节进行维护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由于投入运行时间存在差别,因此其维护等级也会不同。例如投入使用的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时间越长,所需要的维护时间以及维护次数也随之增加,这是大部分机械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特点所在。比如在长时间运行机械设备时,在完成初次保养工作后,后续的保养应针对设备的使用时间来进行,并且针对保养要求以及保养等级开展设备的保养工作。从而保证机械设备的稳定、高效运行。此外机械设备在出现故障后相关维修人员在开展后续保养时应对其故障点进行仔细检查,在确认其正常无误后再进行常规保养操作。同时还应针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实际应用状况,对故障点进行重点保养与维护,从而预防故障现象的再次发生。
2.5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具体应用过程中,要想实现故障的有效预防,其关键的措施就是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技术人员应对各项设备故障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调试好设备,使其处于最佳状态,以此来实现对设备兼容性的有效提升。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导致其故障的原因很多,且十分复杂,除了违规操作外,电磁干扰等也是主要影响因素,在具体监督过程中,对于发现的运行环境问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该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需求,对电磁干扰等各种环境问题进行全面检查,保障设备的散热性能良好,让设备的运行温度始终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及时对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其他各项指标参数进行合理调整。另外,应该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树立起良好的安全意识,让所有设备都实现规范化的操作。因此,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定要注重对运行环境的良好创造。
2.6对设备进行分级预防和管理
对于不同的电气自动化设备,设备中会有不同的设备性能,而且不同的设备的内部结构和设计原理以及使用寿命都会有各自的特性,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外部的影响也不同。如果想合理有效的对于控制设备进行预防,就需要对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检测管理进行分级维护管理。首先,设备检修工作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通过不同设备的不同工作用途以及工作环境进行实验分析,再对设备进行分级管理。最后要对不同的设备工作数据进行统计,通过不同级别之间的工作环境不同,给他们安排合适的工作场所以及工作环境,最大化的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保证企业的合理生产。
2.7构建合理的把控设备设计方案
科学合理地把控设备设计方案不仅可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进行提高,还可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稳定性。因此科学有效的设计方案不仅可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还可对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进行提高。因此在设计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过程中,应根据以下三个标准进行设计:首先是针对设备本身所拥有的特点,其次是针对设备的实际运行需求,最后是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环境。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过程中,良好的故障预防与检修是保障其运行效果、提升设备生产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关键。基于此,在具体应用中,相关企业一定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故障预防和检修技术来进行设备管理和维护,这样才可以有效保障设备的运行质量,最大限度避免由于设备故障所引发的生产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对于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都将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潘钰哲.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故障预防与维修技术[J].中国设备工程,2022(03):68-70.
[2]李红叶,时振堂,张洪阳,王鹏凯.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故障预防与检修技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22,29(01):90-91.
[3]潘书俊.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故障预防与检修技术探析[J].冶金与材料,2021,41(05):93-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