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火电厂电气设备稳定运行的策略分析

  •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
  • 关键字:火电厂,电气设备,稳定运行
  • 发布时间:2022-07-25 10:40

  摘要:随着当前机组容量的增大,以及机组数量的不断增多,高容量、高参数、低排放机组也对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保障电厂生产的连续性,需相关部门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监管维护,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加强维护和管理,保证电气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转。本文对提高火力发电厂电气设备稳定运行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0引言

  火力发电厂是电力供应的重要单位,是企业生产、居民生活重要的保证。近几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火力发电厂的电力需求也在迅速增长,尤其是夏季高峰期,更是出现用电慌等问题。火力发电厂为做好供电工作,其电气设备长期处于工作状态,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和设备故障。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将使火力发电厂无法正常进行生产,并且由于其危险性大,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和人身伤害。为了防止事故发生,需要加大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力度,落实生产安全责任制,为火力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从而促进火电厂的平稳、健康发展。

  1电气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为了确保电气设备安全可靠地工作,必须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提高电气设备的管理水平,是确保生产指标得以实现的前提。在电气设备的使用中,对以前设备发生故障的频率、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进行总结,提出有针对性的维护管理措施,是提高电气设备的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火力发电厂的电气设备包括变压器、主接线、配电设备等,由于其运行过程中会面对电压高、电流大等情况,因而对其进行安全管理显得十分必要[1]。电气设备的安装对机组稳定运行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在安装过程中线路不稳,造成螺丝松动,会降低火电厂的工作效率。所以,要加强日常电气设备的安装与保养工作。此外,电气设备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职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管理水平越高,越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有效地预防危险,保证职工的生命健康,严格践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标准规范。因此提高火电厂电气设备稳定运行水平,有助于提高其经济效益,保障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2电气设备稳定运行的评价

  2.1电气设备可靠性的评价

  电气设备的寿命、生产能力等是电气设备可靠性评价的重要内容。高可靠性的电气设备,表明该装置能够长期稳定地工作;电气设备的低可靠性表明,设备在今后运行中可能发生故障,这会影响到火力发电厂的正常生产,因此必须加强对其的维修和管理。

  2.2电气设备效率的评价

  电气设备的效率,是指某一时期内设备发生故障而无法进行生产的机率。设备的效率越高,就意味着设备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仍有很大的可能继续生产;设备的效率越低,就代表在该设备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很有可能无法正常的生产。这意味着,设备的效率越低,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就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2.3电气设备有效寿命的评价

  由于长期的运输,电气设备部件会出现磨损、老化的情况,从而影响到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电气设备从安装之日起至无法继续进行生产作业期间,即为其有效寿命。电气设备的有效寿命是电气设备维修和管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3提升火电厂电气设备稳定运行的策略

  3.1实行电气设备分等级检修制度

  火力发电厂的设备管理者,在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中,需要详细记录各种电气设备发生的故障和故障频率等信息,并深入分析明确各种设备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根据使用情况、故障频率的合理划分故障等级,给每一级故障制定相应的维修和预防措施,以便在电气设备故障时,可以根据故障的记录迅速找出故障的原因,有助于节省许多时间,大大提高维护工作的效率。另外,分等级检修制度能有效地防止事故出现[2]。采用分等级检修系统能有效地提高设备操作人员和管理者对潜在故障的关注,减少潜在的故障,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在此期间需要注意的是,务必对分等级检修制度实施动态化管理,按照电气设备实际工作状况动态调节故障处理措施。例如在更换某些电气设备后,需要遵循分等级检修制度及时变更以及更换的电气设备,这样才能有力保障分等级检修制度的有效落实,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

  3.2提高电气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应对故障的能力

  加强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是确保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途径。管理与维修人员需要对各电气设备的参数有所熟悉,如果出现故障,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检修。火力发电厂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例如,对于短路故障,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要清楚,主要是由于电线绝缘层磨损、老化、受潮等问题导致。也有可能是由于设备没有进行正常的检修,造成绝缘层的脱落。这时,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要根据现场的实际状况迅速地对电线绝缘层进行检修。对于发电机的故障,如果发生了火花或者是起火,相关的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用减缓转速的方法切断电源,并打开消防装置,了解故障产生的原因,有可能是碳刷滑环表面灰尘太多、质量太差,或者是氢系统泄漏、冷却系统失效等导致,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就电动机故障而言,当电动机在上电后不能工作,并伴有熔丝被烧断的现象时,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应清楚造成这种故障的起因,有可能是定子绕组接地导致。熔丝电阻太低有可能是定线线圈的反接、接线错误等情况导致。设备维修人员要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3.3建立实时监控制度

  火力发电厂应充分发挥监控制度在电气设备稳定运行中具有的促进作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监测手段,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对其进行数据采集,从而有效地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火力发电厂需要设置专职的监控部门,与设备管理部门联动起来,通过分析监控部门收集到的相关数据信息,全面掌握电气设备的工作情况,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相应的处置。常规的维修方法虽然能够对电气设备起到一定的维护作用,但它的缺点是无法准确地判定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往往需要通过检查来完成,既造成人员资源的浪费,也会影响工作的效率。同时,对电气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控,不但可以从数据中发现故障规律,防止存在安全隐患,还可以有效节省人力物力,提高火电厂的资源利用率。对电气设备工作状态实施全面检修,可以为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从而提高火电厂的经济效益。

  3.4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充分发挥系统的制约功能,能使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水平进一步提高。火力发电厂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体系,并严格执行,能有效地优化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效果。首先,火力发电厂要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加强对安全工作的宣传和规范。其次,建立设备定期检修与维护制度,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大型火力发电厂通常配备有应急设备,在突发事件时可以启动。为了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还应该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替换[3]。第三,建立健全的火力发电厂监督制度。通过对有关人员进行监督和激励,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实施,在根本上提高火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

  4结束语

  火电厂想要完成任务目标,就需采取有效措施对火力发电厂电气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并定期检查以降低故障的发生率,确保电力生产的正常进行。同时,以“安全第一”为核心,以主动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来提升火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实现对社会的供电价值。

  参考文献:

  [1]焦勇.提升火电厂电气设备稳定运行的策略[J].化工管理,2021(28):131-132.

  [2]高建民.火电厂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应用研究[J].能源与节能,2021(08):175-176.

  [3]包广博.火电厂电气设备的维护管理与检修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2):191-19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