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

  摘要:就目前的现代化交通运输发展现状来看,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建设已经成为其发展的一个新的潮流趋势,也是我国交通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内在要求,为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奠定着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建设的发展,我们必须实现基础设施、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创新突破。

  引言:

  交通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柱,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在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来得到高度关注,各级政府也在不断致力于促进中国交通的现代化发展, “综合交通运输”的提出,适应交通运输业的集约化发展的需要,并由于其低能耗、低环境污染等优点,已逐步发展成当今的主要交通运输形式[1]。

  一、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建设现状

  1.发展现状

  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的建设发展主要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也就是认知探索阶段,整体设施较为落后;第二阶段,也就是理念形成时期,在这个时期之内,综合交通运输的理念逐渐形成;第三个阶段是2013年到现在,处于一个基本成熟的时期。2013年我国铁路体制改革得到了质的突破,真正实现了政企分开,基本落实了交通运输部门的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之下,我国的交通运输也加快了绿色交通等方面的建设,推动了京津冀地区的交通运输协同发展等。在党的十九大中提出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指出到2050年,我国要分两个阶段建设成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交通强国。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新中国建立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给我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技术的发展、理念的成熟等都在有力的保障着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创新发展。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部门的管理体系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整体管理水平不够高、执政部门众多、监管领域重复、以及权责界限不够明晰等问题。在具体的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中,不同阶段的管理职能对不同的职能部门划分,当遇到问题时,往往会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在名义上,我国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虽然已经统一,但其部门划分下的公共交通运输、以及公路等交通运输不管理方式仍然被分割开来,整体的统一性不强。其职能的分散,造成重复交叉履责执政情况的出现,造成管理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此外,由于其重复交叉的履责,权责都不明晰,还可能造成管理空白的出现。管理职能的分散,多部门重复交叉执政,也可能会造成执行效率的降低。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队伍的出现,交通运输的综合统筹发展是十分必要的[2]。

  2.2投资、融资渠道有待拓展

  就我国现有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投资、融资现状来看,整体渠道较为狭窄,其体制机制改革突破创新性不强,无法满足我国现有的交通运输业发展需求。一方面,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创新的投资主体仍以政府为主,但是随着这些年来原材料、人力、以及征收地价的不断提高,给政府的财政支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如果继续维持现状的话,地方政府可能会出现债务危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显然难以为继。另一方面,由于交通运输业投资方面存在周期长、规模大等特点,导致许多社会资本对其缺乏必要的投资信心,吸引力不强,在这样的影响之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收到了不小的影响。

  2.3运输网络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

  就我国当前的交通运输网络布局来看,我国东南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布局较为密集,西北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布局比较稀疏,整体布局存在着不平衡,不完善的情况。由于交通运输资源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平衡的交通运输网络布局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区域间的贫富差距。此外,由于交通运输网络布局的不均衡,导致不同区域之间交通运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有所不同。

  二、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建设发展建议

  1.进一步推动机制体制的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为促进中国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标准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就需要为之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一方面要通过不断完善及与其相关的政策法规,以促进规则有序的综合运输市场的建立,在已有的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对其在管理体制等方面逐步进行调整完善,使其满足了进入新时期之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二是要明晰权责边界,促进公平竞争秩序的运输市场的建立,为运输资源配置效益的改善提供有力保证。三是要促进有关政策结构制度的健全,保障公共交通、铁路以及公路等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发展,进一步规范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政策与标准。

  2.推动多元投资、融资模式的形成

  要推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建设的实现,投资规模的扩大以及供给能力的改善必不可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业投资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政府主导下,实现良好的交通运输投资融资机制的构建。一方面真正实现智能部门的权责统一,完善政府投入体制机制,创新政府投资方式。另一方面,要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综合交通运输的标准化建设之中。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结构布局

  加快推动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实现基础服务网的广泛覆盖,从而进一步形成专业化、规范化的综合交通网络化格局。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下,不断提升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效率,实现交通物流成本的降低。其实还应当考虑到各个层面的运输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结构,推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的提高,促进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结语

  当前,我国仍处于交通强国建设的初步阶段,关于综合交通运输的标准化建设的研究刚刚起步,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之下,我国的综合交通运输的标准化建设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从管理体制机制、投资以及融资模式、运输网络结构布局等方面对我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交通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庞清阁, 姜彩良, 石宝林. 关于新时代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若干思考[J]. 交通运输研究, 2019, 5(4): 19-25.

  [2]丛建国. 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21(17): 287.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