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信书中来
- 来源:《广东第二课堂》(小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自信,讨厌,镜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4-15 10:20
洪永争
小时候,我体弱多病,模样不出众,在同龄人中显得有些“扎眼”。
稍懂事后,在村里的一些公共场合,比如开会的祠堂、村头的铺子,只要我一出现,那些大人就会不时用眼瞅我,小声议论我。声音虽然小,但我依稀听见,他们说我样子丑,不像我爸,该不会在医院抱错了。有人附和,有人甚至哈哈大笑。
那笑声像一根刺,刺痛了我的心。从那时起,我幼小的心灵被投下了自卑的阴影,一向活泼的我变得沉默寡言。没旁人时,我经常对着镜子看自己,越看越讨厌自己。
念书后,不管是在教室,还是在操场,抑或在一群孩子当中,我就是那个最不起眼的人。很多时候,老师叫同学帮忙拿作业本去办公室,我会跟同学们一齐举手。我以为老师会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我,谁知道老师的目光始终没有落到我身上,他叫了别的同学。我失落地看着同学抱着作业本,雄赳赳地走向老师的办公室。上劳动课,我和几个同学一起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老师最后只表扬了前面三个同学,却把我给忘记了。
我喜欢各种课堂,每次听到感兴趣的话题,我会举手请求回答问题,可老师的目光极少落在我身上,更没有叫过我。就这样,我成了被遗忘的人,待在被人遗忘的角落,人更加自卑了。下课后,我常常一个人待在教室里看连环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地道战》《铁道游击队》……我沉迷其中,常常在阅读中走神,幻想成为那些神通广大的人物,八面威风地站在学校的小舞台上;常常在脑海中自编一个老师或者同学有困难解决不了、最后不得不请我出马的英雄故事,使得自己的虚荣心得到巨大的满足。
在一次语文课上,激情澎湃的老师教《曹冲称象》。进入检查预习环节,他问:“同学们,你们当中谁知道曹操是什么时候的人?”结果,班上的同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一个人敢举手回答。语文老师只好提问了两个成绩最好的同学,她俩一个说唐朝,另一个说秦朝,这把老师给惹着急了,他说:“你们回去没有预习吗?”同学们全都不敢作声。老师的眼珠子转了一圈又一圈,希望看见一个能让他下得了台阶的同学。我知道我的机会来了,我想举手回答问题,可我又害怕同学们嘲笑,一只小手举起了又放下来,最后只举了一小半高。老师居然没有看到我,直到一位同学提醒他:“老师,洪永争举手了。”他才发现,有些吃惊。但他还是叫了我,我说:“曹操是三国时候的人。”老师表扬了我,我坐下时,全班同学第一次向我投来惊讶的目光,我总算扬眉吐气了一次!
课后,有同学围过来问我:“永争,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有些不好意思,说:“我,我看书知道的。”
以后上课,只要我懂的,我都会“嗖”地举起我的小手,尽管老师仍旧很少叫我,但老师在期末的评语中表扬我有了进步,上课爱举手回答问题了。
一年年过去,我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念四五年级时,我先后看了《西游记》《水浒传》《东周列国传》等名著,感受到了古典文学的神奇与韵味。读六年级时,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大行其道,我又爱上了武侠小说,一本接一本地看,常常陶醉在刀光剑影和侠骨柔情的世界里,仿佛自己也成了一个顶天立地、为国为民的大侠……小学阶段,我阅读的字数已经超过七八百万字,是现在小学生规定要达到的一百万字的七八倍。读初中后,我爱看文学和书画的书籍,《现代诗选》《巴金回忆录》《李白传》《王羲之故事》《苏轼传》《鲁迅的故事》《徐悲鸿传》《齐白石传》《外国画家的故事》等书让我视野大开。知识丰富的我经常能得到老师的表扬。虽然我的成绩不拔尖,但是写作和书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被选进了学校的文学社和书画社。令同学吃惊的是,我居然有“豆腐块”在报刊发表,书画作品经常入选学校和镇举办的展览并获奖!同学们开始对我刮目相看。
从此以后,我逐渐变得自信,朋友也多了起来。
读师范的时候,我因为写作和书法双优,被选为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一次全校性的晨会上,正部长本来要宣布全校性文学征文事宜的,不巧的是,那天早上他突然肚子痛,我只好硬着头皮站在高高的舞台上代替他。台下有人窃窃私语:“这人这个样子也好意思站在台上!”我有些愤怒,但我努力克制自己,鼓起勇气,在全校近两千双眼睛注视下,我居然能把征文的事项一一讲清楚!散会后,我闯进洗手间,泪如泉涌……
时光荏苒,接近不惑之年的我已经自立于社会上。在工作和生活中,我结识了多个行业的一大批好朋友,他们对我有很高的评价,诸如有才华、自信、与人为善、文质彬彬等。这恐怕是对我最高的奖赏了!
苏轼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啊!书,是美容的良药,是气质的温床,更是自信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