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赋能政务管理、提升政务管理实效性研究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大数据技术,政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 发布时间:2025-01-12 19:11

  文/徐晓清 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政务管理工作涉及的信息体量较大,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提高政务管理的质量和效能,甚至可以有效降低政务管理的成本。本文主要从大数据时代政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政务信息化管理现状、基于大数据的政务信息化管理策略三个维度展开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可以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与借鉴,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政务管理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政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引言

  政务管理又称行政管理,主要职能为贯彻国家方针政策、落实市场综合监督管理,是确保各项政策顺利推进、市场经济稳健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石。新时期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便民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政务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境越来越多,基于此,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显得十分必要。

  1. 大数据技术在政务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在政务管理中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首先,在政务管理中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好地提高政务管理质量,助力政务管理效能提升。如何协调资源是政务管理中的关键点,如果协调不好很容易产生资源浪费且影响政务管理效果,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则可以为资源协调提供更多的助力。例如,2023年8月,T3出行与福建大数据交易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未来将在政企数据融合、智慧出行数据产品研发、应用场景落地等方面开展合作。得益于一汽、东风、长安三大央企股东赋能,T3出行成为国内首家基于车联网的出行平台。目前,T3出行运营数十万辆智能网联汽车,建立了包括车辆、视觉、语音数据等在内的大数据生态,积累了海量人、车、路数据,每天产生超过20TB的数据,可以应用于交通管理和市场建设领域,提高市场建设效果[1]。

  其次,在政务管理中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大幅降低政务管理成本。一方面,因为政务管理内容较多,包含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不同方面,对人力的依赖性较强,需要支出大量的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想要确保各项工作的执行效果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会因为资源投入失误,产生较大的资源浪费。应用大数据技术则可以提高公职人员数据处理、整合分析的效率,降低政务管理对于人力的依赖性,进而减少人力成本,同时,也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精准计算做好资源协调,减少资源浪费,从整体上降低政务管理的成本和所耗资源[2]。

  最后,在政务管理中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提高政务管理的服务质量,了解地方居民需求和政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出调整,进而提高服务能力和地方居民的幸福指数。

  2. 大数据技术在政务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数字经济发展是近年来我国十分关注的内容,推进数字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现代化建设也成为我国建设的主攻方向,政务管理作为国家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其中融合大数据技术也是十分必要的。我国针对政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出台了很多政策,为政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并确定了重点,提高了政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和质量。

  罗瑾的《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以某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为例》一文 ,列举了深圳、四川、广州等地如何对政务进行信息化管理[3]。深圳打造了智慧国企,以数据驱动,分为网、云、脑、数4个层次,通过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来加强对国企的监管。四川通过产权监管、财务统计、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等相应系统连接,打造大数据监管平台,共享监管信息,提高监管能力。广州则用“一云一网、一中心一平台”(一云:国资国企混合云;一网:国资国企专网;一中心:国资国企数据中心;一平台:智慧国资大数据监管平台),打造全新的监管格局,串联27家国有企业,在促进国有企业高效发展的基础上,利用网站平台和大数据技术,构建数字化产业生态,并加强对地方产业的监督和管理,达到了较好的管理效果[4]。

  自2020年起,我国18个省份逐渐推进大数据技术与政务管理的融合,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现阶段来看,政务管理因大数据技术的融入,其管理效率和质量都再上一个台阶,为地方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更多保障,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政务管理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提供了更多信息参考[5]。

  3. 基于大数据的政务信息化管理路径

  3.1 优化顶层设计

  想要更好地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提高政务管理的效能和质量,优化顶层设计是基础且重要的一环,而在优化顶层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抓住如下几个要点。

  首先,需要做好需求调研,明确地方发展规划及政务管理目标,编制需求调研表,在此基础上明确已有的支撑平台基础,分析需要新建的平台,避免平台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在这一点上,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来提高需求调研、需求数据整合、平台数据整合所需要消耗的时间和成本,同时,可以通过需求模型建构、平台模型建构等多种方式更好地明确平台建设方向及重点,并分析不同平台的数据优势和应用方向。

  例如,2024年6月28日,为落实《“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数交共融 智行共筑”——福建大数据交易所“交通数据”专区生态共建发布会在福州长乐成功举办。发布会邀请了政、产、学、研各领域的专业型人才,讨论如何利用交通数据来为政务管理等各领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助力[6]。因此,在顶层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立足政务管理的实际需求做好设计优化,还可以从地方其他领域发展需求出发来对平台总体框架进行拓展和延伸[7]。

  再如,为更好地落实《“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湖北省数据局联合相关省直属部门总结经验,选择典型案例,如利用人机交互、大数据技术提高城市运行、管理、服务能力,提升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并在报告中着重提出了统一平台的重要性,指出统一平台可以更好地整合地方资源和各部门的力量,提高问题的处置效率,形成纵向联动、横向协同、事权匹配、分级负责的全新管理格局,更好地保障城市安全,提高城市管理效果[8]。

  其次,在顶层设计的过程中须确保其前瞻性,即在立足当下政务管理需求的基础上研读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了解政务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地方未来发展计划。在此基础上,分析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方向、网络平台的建设方向,以及数据互融互通的范围,列制业务清单,并明确不同业务的优先级。要确保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应用于政务管理中,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平台,做好平台连接,提高数据共享能力,进而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供良好的资源支持。而在平台功能建设的过程中,为突出其前瞻性,则需要适当地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为其功能丰富和完善提供更多助力。

  最后,在顶层设计的过程中需从战略阶段出发,明确不同阶段需完成的工作任务,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来明确不同阶段的规划,在此之后,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调整阶段性规划,明确责任分工,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为阶段性调整和需求的精准分析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分析提供更多助力。通过顶层设计和阶段性规划的完善,为大数据赋能政务管理、促进政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多帮助[9]。

  3.2 加强资源共享

  首先,应当加强数据库的建设,在此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协调云平台之间的关系,做好老系统的承接,保障新平台、新数据库能够有效继承或复制原有的数据,避免建设新数据库导致老数据丢失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借助云平台完成各地区间的数据共享和互通,打造全新的数据库,为数据共享提供更多助力。例如,数据产品“福州地铁客流分析数据”在福建大数据交易所正式“上架”。该产品是衡量城市交通活力和效率的重要指标,也反映了城市每日人口流动和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可以将这些数据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广告投放等相关领域,有助于促进城市建设和地方发展。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茶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福渔数科技术有限公司、漳州信息产业集团等多家公司也因此受益,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为决策制定提供了更多数据支持[10]。

  其次,为保障平台资源完善,应当建立一套地方标准甚至是确立全国标准,使数据有序进出,同时,也避免因数据不规范导致数据在格式转换过程中出现丢失损坏或乱码等情况。而在数据规范、数据接入问题处理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充分考量数据接入的流畅性、进出的完整性、数据传输效率以外,还应从降低管理成本和使用成本出发加强科研创新,优化数据算法,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此外,还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加强对数据的审计和检查,剔除不合规、不合格、不准确的数据,确保审计后的数据都是可交换、可使用的。

  最后,注意内外网建设的差别,根据政务管理的实际需求,建立完善的网络监控及预警规章制度,并通过加密算法、先进保密传输等技术的有效应用保障内网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企业外包的方式由企业来有效解决外网数据传输问题,开发更多外网传输渠道,为数据交互提供更多的便捷和助力。

  3.3 抓住痛点问题

  首先,政务管理工作所涉及的数据信息较多,很多数据需要向社会公开,同时,还会涉及很多机密数据,这些数据一旦泄露或丢失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此背景下,做好数据分层十分必要,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明确信息阅览权限,将信息浏览用户划分为普通用户、内部用户、管理用户和机密用户等不同级别。在不同用户登录网络平台以后,系统会自动识别用户登录的平台界面以及用户的个人信息,尤其是在内部平台登录时需要输入工号,这可以更好地明确向不同用户开放的数据级别,在提高数据利用程度、满足数据公开应用共享需求的基础上保障数据隐私,提高保密工作质量和水平[11]。

  其次,做好系统的维护与管理,保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这一点上,相关单位可以通过外包企业邀请专业性工作人员定期对政务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整,结合政务管理的实际需求来完善相关功能,确保网站平台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始终契合实际工作需求,能够为政务管理赋能,同时,也及时发现系统漏洞并加以处理,有效避免因为系统漏洞导致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等情况的出现。

  最后,大数据技术在应用中存在较多不可控因素,因此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加大惩戒力度。同时,也需要通过完善培训机制,确保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代化技术能够完整、全面地融入政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保证大数据技术应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解决数据技术融入后的弊端问题。同时,还需要设计应急程序和应急方案,对大数据技术应用以后可能出现的不可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明确针对不同问题的解决策略,将负面事件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

  结语

  大数据技术在政务管理中有效应用可以更好地提高政务管理效率,降低政务管理成本,并提升政务管理的服务质量,应当引起关注和重视。从现阶段来看,在湖北、四川、广州、福建、深圳等地,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相关单位可以从顶层设计优化、数据共享能力提升、痛点问题解决等三大关键点出发,明确大数据技术与政务管理融合的具体路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高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而提升政务管理的管理效果,为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林侃.T3出行“牵手”福建大数据交易所 加速智慧出行应用场景落地[EB/OL].(2023-08-15)[2024-10-31].http://www.fujian.gov.cn/zwgk/ztzl/sxzygwzxsgzx/sdjj/szjj/202308/t20230815_6227511.htm..

  [2]武楷彪,朱博宇,甘甜,等.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知识生产机制研究——基于A区政务服务中心的案例分析[J].电子政务,2024(10):73-87.

  [3]罗瑾.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以某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6(3):170-172.

  [4]宾红霞.构建国资国企监管大格局,广州市国资委智慧国资系统上线[EB/OL].(2021-02-02)[2024-10-31].https://pc.nfnews.com/38/4730760.html.

  [5]卢小宾,杨紫楠,霍朝光.我国政务数据治理政策主题演化与运行特征[J].档案学通讯,2024(4):44-52.

  [6]易信之声.福建大数据交易所“交通数据”专区正式发布!易信成首批签约数据经纪人[EB/OL].(2024-07-04)[2024-10-31].https://business.sohu.com/a/790729109_623368.

  [7]庄志军.政务信息化建设审计关注重点[J].现代审计与会计,2024(6):17-19.

  [8]数据湖北.湖北省“数据要素×”典型案例集之十四|宜昌运管服平台赋能“宜接就办”处置城市事件[EB/OL].(2024-10-15)[2024-10-31].https://mp.weixin.qq.com/s/d-_z9_UdPAwMU0DirB3qGw.

  [9]韩国高,郭晓杰.政务服务信息化能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吗?[J].产业经济评论,2024(4):167-188.

  [10]蒋巧玲.福州地铁大数据“上架” 福建国企数据要素价值转化再添成果[EB/OL].(2024-10-23)[2024-10-31].http://www.fj.xinhuanet.com/20241023/276acd0d12ed40ca9d87bb02cf269588/c.html.

  [11]全湘溶,张全斌.新时期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J].电信网技术,2017(10): 57-62.

  作者简介:徐晓清,硕士研究生,xuxq@fjbdg.com.cn,研究方向:大数据交易、政务信息化、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文旅、数字影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