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冰雪梦,共绘同心圆

  • 来源:中国会展
  • 关键字:冰雪梦,哈尔滨,纪录
  • 发布时间:2025-03-14 11:41

  文/ 于云霞 责任编辑/ 常予莹 861563981@qq.com

  夜幕下的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流光溢彩, 来自亚洲各国各地区的运动员相聚于此, 共话青春友谊, 共襄体育盛典。在《点亮亚洲》的乐曲声中, 李强同亚奥理事会第一副主席霍震霆等步入主席台, 向观众挥手致意。哈尔滨亚冬会组委会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高志丹在致辞中表示, 习近平主席对办赛工作提出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过去一周多, 我们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独具“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 的亚冬盛会。让我们以体育促和平、促团结、促包容, 携手共谱繁荣发展的亚洲命运共同体新篇章。亚奥理事会第一副主席霍震霆在致辞中表示, 本届亚冬会精彩纷呈, 在这里度过了无比美好的时光。他对习近平主席和中国人民、中国奥委会、哈尔滨市政府和亚冬会组委会致以感谢。霍震霆宣布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闭幕,并邀请四年后重聚沙特阿拉伯未来新城第十届亚冬会。

  看中国:冰心入怀 热“雪”沸腾

  亚冬会开幕后, 中国代表团不断突破、创造历史:8日, 自由式滑雪选手李方慧为中国代表团摘得首金,越野滑雪选手李磊摘下中国代表团亚冬会参赛史上的第100金;10日, 中国代表团刷新自己的单届19金纪录;11日,中国代表团迎来单届奖牌数历史新高;12日, 创造单个代表团单届亚冬会奖牌数纪录;13日, 追平单个代表团单届亚冬会金牌纪录……

  六天五创纪录, 彰显了中国冰雪运动竞技水平的显著进步。本届赛事,中国代表团获得32金27银26铜共85枚奖牌, 雄踞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夺金点方面, 雪上项目贡献19枚金牌,超过半数,“冰强雪弱” 的局面得到较大改观;队伍建设方面, 有徐梦桃、王强等老将领衔, 又有布鲁尔、陈雪铮等“05后” 闪耀, 人才梯队更加完善。

  优异的成绩得益于中国发展冰雪事业的坚定意志。推动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 已经成为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冬奥会留下了结构完整的人才和科技创新遗产, 无数“国际领先” “国内首个”, 在后冬奥时代继续为竞技训练保驾护航, 许多项目从无到有, 实力由弱转强。

  赛场之外, 冬奥遗产实现全民共享,“冰雪热” 传遍大江南北, 冰雪场地设施规模进一步扩大。2022年北京冬奥会结束至2024年4月, 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率达到22.13%, 参与人数达3.13亿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的丰硕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中国冰雪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依托独特的冰雪资源, 近年来哈尔滨大力发展冰雪产业, 冰雪文旅蓬勃发展, 冰雪赛事精彩纷呈, 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生动范例。亚冬会期间, 哈尔滨入境游订单同比激增157%,国际赛事的强大引流效应尽显。如今, 哈尔滨正在为打造世界级冰雪品牌和旅游度假胜地、冰雪经济高地砥砺前行, 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正在成为冰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对外开放的新纽带。

  再次承办亚冬会, 是中国推动冰雪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具体实践,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东北全面振兴新气象和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

  看亚洲:冰雪同梦 扩容破圈

  亚洲地域辽阔, 各地气候各异。长期以来, 冰雪运动只在中国、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几个国家较为流行。但如今, 冰雪热潮正逐渐蔓延至整个亚洲。本届亚冬会吸引了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运动员参加, 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首次报名参赛的柬埔寨代表团派出4名滑雪运动员, 受自然条件和设施设备限制, 他们无法长期进行滑雪训练, 但亚冬会为他们提供了学习提升的平台。在沙特阿拉伯, 冰壶参与者近些年从个位数迅速增加到300多人,46岁的运动员侯赛因· 哈加维说, 这是因为冰壶不论年龄、体型和性别, 人人都能参与其中。

  当梦想成真时, 菲律宾选手马克· 安赫洛· 普菲斯特直呼“就像做梦一样”。在男子冰壶赛场, 菲律宾队以“黑马” 之姿摘下金牌, 成为亚冬会历史上首个来自热带国家的冠军;在自由式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 保罗·亨利·维厄当摘下铜牌,这是泰国代表团历史上首枚亚冬会奖牌……本届亚冬会上, 获得奖牌的代表团达到9个, 创下了历届新高, 亚洲人民追冰逐雪的故事精彩纷呈。

  柬埔寨奥委会秘书长瓦占伦对“亚冬群” 的扩大表达了感谢与赞赏:作为一个热带国家, 此次派出运动队参加亚冬会是柬埔寨的骄傲。这也符合国际奥委会的愿景, 即鼓励热带或没有冰雪的国家和地区参加冬季项目运动会。亚洲冰雪版图的扩张, 与中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 的战略不谋而合, 东道主的经验值得借鉴。本届亚冬会上, 沙特阿拉伯同样首次派出运动员参赛。作为下一届亚冬会的东道主,这个中东国家希望从中国“取经”。

  “下届亚冬会举办地冬季有雪,气候适宜, 目前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届时将为大家带来巨大惊喜。”沙特代表团团长艾哈迈德· 本· 杜瓦希表示, 中国和沙特在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合作密切, 在举办冬季体育赛事方面, 沙特渴望向中国学习经验。

  “中国举办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从来都不会让人失望。” 史上最大参赛规模, 折射出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办赛能力和大国担当的高度认可。而“亚冬群” 的扩大, 是中国互利共赢“朋友圈” 的扩大, 也是亚洲追逐同一个冰雪梦想的生动体现。

  看未来:亚洲同心 沐春前行

  松花江畔的冰雪大世界景区里,中国天坛祈年殿遥对新加坡鱼尾狮, 印度泰姬陵“遇见” 卡塔尔卢塞尔体育场……亚奥理事会成员国家和地区的地标景观, 以冰雪之姿与四海宾朋见面,展现出不同文明交流对话的美妙图景。

  本届亚冬会恰逢首个非遗中国年,亚洲来宾在哈尔滨过足了“春节瘾”。这些天, 冰城街头巷尾张灯结彩、游人如织。在中央大街, 火红灯笼高高挂, 造型各异的锦鲤花灯栩栩如生;太阳岛雪博会上, 网红大雪人扎着红色围巾, 喜气洋洋地向游客问好。

  元宵佳节的非遗展演, 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印度代表团随队官员普拉迪普· 辛格在体验之余, 趁机秀了一把本国文化。在方正剪纸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倪秀梅的帮助下, 辛格体验制作了一盏剪纸灯笼。借此机会,他向中国朋友展示了印度的白色传统服饰, 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身上的红色剪纸披风相映成趣。

  在亚冬会越野滑雪比赛结束后,泰国华裔选手阿提· 尼提萨蓬从亚布力赛区来到哈尔滨城区, 游览了冰雪大世界、索菲亚教堂等景点, 品尝了糖葫芦、冰棍、红肠等特色食品, 不禁感慨“来到哈尔滨, 我觉得好像就是在主场作战那样, 这里和我的籍贯、我的身世, 有一种很奇妙的联系”。

  “亚洲冬季运动会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 更是亚洲各国(地区) 展示自身文化、加深相互理解的绝佳机会。”泰国奥委会副主席、泰国亚冬会代表团团长苏披实· 萨迈希托说,“体育正成为促进亚洲文化交流的桥梁。”

  雪散因和气, 冰开得暖光。太阳岛上, 亚冬圣火已缓缓熄灭。在“雪韵丁香” 的芬芳中,许下又一个冰雪之约,亚洲人民为着安宁和睦的共同梦想、繁荣发展的共同追求、交融相亲的共同心愿, 在春光中、蓝天下携手同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