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延续性护理,护理途径,护理内容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4-08 15:23
张立立 薛香香 张佳佳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C)因具有终身复发倾向,患者不仅需要接受院内护理,也需要院外护理,以维持长期病情控制,改善生活质量。延续性护理是一种将院内护理方案拓展至院外、确保患者外院仍可以得到有效照护、最大程度降低生活中风险隐患的一种护理模式。通过分析延续性护理对UC患者的意义以及现阶段我国延续性护理的开展途径、所应包含的内容等,可为我国UC延续性护理提供借鉴,以便有效建立适用于UC患者的规范性、个体性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降低病情复发风险。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延续性护理;护理途径;护理内容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5)06-412-0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属于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发病后患者的大肠黏膜、黏膜下层会出现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并因此可能出现反复性、持续性腹泻以及腹痛、黏液脓血便等症状[1]。近年来我国UC的患病率有所增高,且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治愈困难,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加重经济及社会负担。目前UC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患者治疗后仍可能因风险因素规避无效而面临较高的复发倾向,此外重症患者也存在长期迁延不愈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预后[2-3]。为保证患者长期生存质量,在院内护理的基础上,还应将护理服务延续至院外,通过强化患者的疾病健康认知水平,帮助患者提升长期医嘱遵从性以及自我风险规避意识和能力[4]。本研究通过回顾既往研究资料对适用于UC患者的延续性护理途径、内容展开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提高UC患者的预后。
1 UC延续性护理的意义
1.1 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目前UC的治疗方案仍以药物保守疗法为主,但很多患者因对疾病、治疗认知不足,加之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在用药过程中极易出现不按时、按量用药的情况,即用药依从性差,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治疗效果,增加了复发、再住院等风险[5]。韩红坡[6]研究指出,146例UC患者在接受延续性护理前仅有37例完全依从医嘱,50例部分依从,59例不依从;而在接受延续性护理后,完全依从者95例,部分依从35例,不依从16例。由此可见,UC患者院外医嘱遵从性较差,延续性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该问题,而良好的医嘱遵从性有利于患者按时按量、规律用药,减少生活中的风险因素,为其病情转归创造良性条件。
1.2 调节患者心理状态
UC因具有终身复发倾向,所以患者用药周期普遍较长,此过程中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7]。机体长时间受到负情绪的刺激性影响会导致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应激激素过度释放,破坏肠道内菌群平衡状态,最终引发一系列炎性改变,增加患者生理负担,从而形成恶性循环[8]。患者身心负担过重极易产生对医护工作的抵触情绪,甚至是抵抗行为,影响预后效果[9]。孙静等[10]以40例常规护理UC患者(对照组)、40例延续性护理UC患者(实验组)展开对比,结果显示,护理后虽然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有下降,但实验组得分低于对照组,表明延续性护理可缓解UC患者的负性情绪。综上可知,延续性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对疾病形成正确的认知,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促进病情恢复,而良好的医护效果可以对患者心理产生积极影响,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形成良性循环。
1.3 降低疾病复发率、再住院率
张静等[11]以52例仅接受院内护理(常规组)的UC患者以及53例院内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延续组)的UC患者展开对比发现,常规组再住院率为25.00%,而延续组再住院率为9.43%,延续组再住院率显著降低。由此可见,延续性护理可降低UC患者疾病复发率、再住院率。患者出院时间越长其医嘱遵从性越差,通过延续性护理将院内照护延续至院外,可以帮助患者解决院外风险因素、监督患者遵医行为,通过提高炎症控制效果降低病情复发、再住院风险[12]。
2 UC患者延续性护理方式
2.1 电话随访延续性护理
既往UC患者所接受延续性护理的方式以电话随访为主,即护士定期通过电话与患者沟通,了解其病情控制效果以及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以此为依据为患者调整后续护理方案、答疑解惑,以促使患者病情控制效果越来越理想[13]。电话随访是目前医疗机构使用较广泛的一种延续性护理方式,有利于护士定期督促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患者康复。但该方案也存在不足之处,如为患者提供的延续性护理缺乏时效性,患者院外遇到问题难以及时获得解决,且患者因任何原因无法接通电话,会影响随访有效性,因此电话随访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14-15]。
2.2 网络平台延续性护理
网络平台延续性护理是依托现有的QQ、微信等APP软件为患者提供院外延续性护理。周婉萍[16]探讨了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UC患者心理素质及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基于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的服药依从性、正向情感、炎性指标控制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常规护理患者,表明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UC患者院外照护质量。相较传统的电话随访方式,网络平台随访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护理服务的时效性,患者与护士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实时沟通,有利于患者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获得相应的处理对策[17]。此外,网络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形式也更多元化,如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等,通过多种形式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相较电话随访单一的教育形式,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知识吸收效果。而且网络平台延续性护理服务可通过微信群、公众号、视频号等形式传播健康知识,相较电话随访,可以扩大知识传播广度,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服务效率[18]。但网络平台延续性护理也存在局限性,如UC患者多为老年人,不具备熟练使用APP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延续性护理。因此,为保证延续性护理覆盖患者群体更广泛,患者收益更显著,可将电话随访、网络平台沟通两种方式相结合。
2.3 加强三级联动延续性护理
开展出院计划项目,实现医疗机构、康复机构、社区的三级联动。向社区有计划地提供医疗、知识的协助[19],满足其支持性需求,及时为患者提供就近、必要的医疗帮助。根据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药物管理能力、家庭照护能力、社区资源等,提供必要的上门服务,及时满足患者的专业需求,并对患者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监督,保证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 UC患者延续性护理内容
3.1 用药指导
UC患者因存在终身复发倾向,需长期遵医嘱用药,以降低复发、再住院风险。为确保患者有良好的用药习惯,在延续性护理服务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用药教育,包括为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药物作用、用法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处理方案等,例如美沙拉嗪肠溶片使用后可能存在白细胞计数下降、恶心呕吐等情况,无需担心可自行缓解;柳氮磺吡啶使用后可能引发结晶尿、管型尿,可通过多饮水缓解;激素类药物应于晨起时顿服;免疫抑制剂应使用时再打开包装,避免影响药效发挥[20];同时还需要强调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对病情控制质量的影响,并叮嘱家属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杜绝患者出现自行更改用药剂量、时间或停药等不良行为。对于需灌肠治疗的患者,护士需详细为患者讲解灌肠装置结构以及正确灌肠方法,例如灌肠液为美沙拉秦栓时,患者应调整为左侧卧体位给药,并维持0.5h左右,随后更改为右侧卧体位,以扩增药液作用范围、延长作用时间。需注意,患者应于睡前排空大便后灌肠,如有痔疮、肛裂等情况动作需缓慢、轻柔,如有阻力禁止强行插入等。
3.2 饮食指导
不良饮食习惯是UC的高危因素之一,既往研究指出,动物蛋白、亚油酸均会增加UC发生风险,而UC患者是用酸味食物后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21]。所以,在为UC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叮嘱患者严禁摄入上述类型食物,同时也禁止摄入豆制品、乳制品或刺激性食物,严格遵循少食多餐、清淡软质易消化原则;对于急性发作期患者,应摄入流质食物;对于缓解期患者,可增加新鲜蔬果、谷类的摄入量,以促进黏膜上皮功能恢复;若患者饮食后出现腹痛、腹泻等情况,需立即停止食用、及时就医。
3.3 心理健康指导
UC属于慢性肠道疾病,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患者心理负荷过重,可能滋生恐慌、焦虑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会促进应激激素释放,增加机体炎性反应,导致病情控制不理想,甚至复发。申宁[22]研究指出,在延续性护理服务中增加心理健康指导,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积极性。护士通过引导患者主诉了解其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并提供针对性疏导,如患者担忧治疗效果,护士可向其分享既往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此外,护士还可以通过微信群组织病友交流,由病情控制效果较好的患者分享自护心得,通过榜样的力量纠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日常自护积极性。护士还应叮嘱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情感支持,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维持良好的心态。
3.4 健康生活指导
护士需叮嘱患者生活中劳逸结合,做好个人卫生护理(及时清洗肛周皮肤等)以减少交叉感染。保证睡眠充足,疾病稳定期可适当活动增强体质,病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严禁烟、酒等不良嗜好。同时还需告知患者正确的自我管理方式,如详细记录每日的大便情况、体温、腹泻与腹痛频率等,每周记录体质量,定期检测血常规、大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等指标。告知患者UC早期症状,如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确保患者病情复发可及时识别、就医,降低因病情延误而出现肠穿孔、大出血、中毒性巨结肠甚至癌变等风险,为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保障。
4 小结
延续性护理是近年备受推崇的一种护理模式,通过将院内照护延续至院外的形式提升UC患者的长期医嘱遵从性以及自我护理意识、能力,降低病情复发、再住院或并发症等风险,为患者的预后质量提供保障。但我国UC延续性护理尚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完善的延续性护理体系,导致护理服务方式较单一、护理服务理论框架与操作流程也存在不足之处,最终成效可能与预期仍有差异。对此应继续加强对延续性护理方式的探索,并在护理服务内容中实现多学科团队协作,以持续优化延续性护理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帮助患者最大程度地消除院外生活中的风险因素,促进患者康复。
5 参考文献
[1] 赵青松.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心理弹性、自护能力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4,35(4):615-617.
[2] 林星.延续性护理结合针对性营养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效果[J].西藏医药,2023,44(4):123-124.
[3] 王敏,蔡娟.观察延续性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心理素质、遵医行为的护理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9):93,95.
[4] 万健,张琴,梁树辉,等.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异型增生危险因素的多中心长程随访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20,40(7):461-165.
[5] 王瑶,杜玮,冀莎.家庭参与式延续性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心理素质、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罕少疾病杂志,2024,31(12):155-157.
[6] 韩红坡.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危险因素分析及延续性护理效果评价[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1,41(2):69-71.
[7] 魏秀娟,曹丽华,武芳芳,等.延续性护理过程中社区护士实践情况及体验的质性研究[J].全科护理,2024,22(14):2747-2751.
[8] 高琰.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9):160-162.
[9] 何月娥.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1):259-260.
[10] 孙静,周小丽.延续性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2):83-85.
[11] 张静,陈莉莉.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干预策略对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21,29(11):187-188.
[12] 高传琴,陈雪英,洪燕.延续性中医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福建医药杂志,2024,46(8):113-115.
[13] 杨梅,童景飞,高莺,等.低FODMAP饮食指导的延续性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和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24,22(11):1990-1994.
[14] 刘佩,苏颖,朱彩云.针对性营养干预联合延续性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1,41(2):71-73.
[15] 李艳慧.延续性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4):178-181.
[16] 周婉萍,陈艺玲,戴雅玲,等.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9):18-21.
[17] 石亚军,何玉婷,沈晓静.延续性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2):262-263.
[18] 朱伟唯.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价值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2):91.
[19] 徐程英.延续性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3):132-133.
[20] 丁一.延续性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8):111.
[21] 王博.基于网络互动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23):4370-4371.
[22] 申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估[J].心理月刊,2020,15(21):132-133.
[2024-10-16收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