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溪石砚天下奇

  肇庆市第八小学六年级/ 梁芷铭 指导老师/ 赖晓璐 插图/ 小月

  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曾赋诗称赞端砚:“端溪石砚天下奇,紫光夜半吐虹霓。”从小学书法的我,很早就与文房四宝结缘,作为端州人,那就不得不讲讲我与端砚的故事了。

  为了加深对端砚的了解,妈妈带我来到了肇庆市博物馆。我从解说员的介绍中得知,砚在文房四宝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其中端砚为“四大名砚”之首。

  相传包拯在端州为官时,因清廉公正,受到百姓敬重。离任时,他拒绝带走百姓送的端砚,而是将其掷入西江,砚石落入水中后形成了一方岛屿,得名砚洲岛。“掷砚成洲”这一典故体现了包拯的清廉品德和端砚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

  在我慢慢欣赏这满屋端砚时,我看上了一方“回纹淌池端砚”。仔细观察,其上有一层层灵动的云纹,中间夹带着两条正翱翔的龙,真是栩栩如生。咦?云纹中有一只眼?我把这个发现告诉解说员。解说员绘声绘色地回答:“石眼是端砚独有的特色,是天然生长在砚石上犹如眼睛一样的‘石核’。长有石眼的端砚石十分难得,石眼越多价值越高!”

  之后,我从解说员口中得知,端石上的纹路也各有特色。著名的就有天青、鱼脑冻、蕉叶白、青花、冰纹等。这些花纹是由于某些矿物成分的局部聚集形成的,具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如青色、白色、蓝色等。这些花纹有的成块状,有的成斑状,有的成花点状,有的成线状。端砚艺人们依据这些花纹的大小、形状,分别用与自然界某些物象相似的名称来命名,并巧妙地运用到端砚的艺术创作中,大幅提升了端砚的美和价值。

  接着解说员告诉我们雕砚的工序:从采石到制璞,再到设计,每一步都是对美的加持。端砚的纹路设计起源于唐代,当时主要是以简单的几何图案为主,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丰富起来,出现了山水、人物等题材,直至宋代结合砚石上的纹路设计出创新图案,如龙凤、麒麟等,体现了浓厚的民间风情。

  爱上那墨色的端砚,爱上那历史悠久的端州,更爱那一方砚石中的中华传统审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