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封面文章:利比亚战争该如何收场

  本期封面文章认为,涉及这场利比亚战争的美、欧和阿拉伯各国都会因事态的发展而绷紧神经。

  无论利比亚形势今后会怎样发展,最终都影响着它的邻国埃及和突尼斯。距离更远些的叙利亚也在躁动,这也可能会引起该国政府像利比亚那样无情对待游行者。若利比亚人靠暴力胜出,整个中东地区以和平方式改革的势头就会衰退,阿拉伯世界的专制者和抗议者都会得出如下结论:暴力才是实现自己目标的最根本手段。

  西方在没有清晰界定干预行动前就发动了打击。说它不公正是因专制者们不会按照时间表行事。说它真实,是行动一直存在着主要来自奥巴马的犹豫不决。但西方现已面临左右为难境地。它必须尽快决定未来负责这次行动的领导者,以及明确安理会决议授权的,以“任何必要手段”保护利比亚平民的含义,其中最重要的是确定此次使命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美国因已执行了大量先期轰炸任务,因此它想要尽早转交指挥权。此次使命看起来更加非美化,它迫使欧洲人对他们拥护的事业承担起责任。在北约内,也存在着能够承担战术性控制的指挥机构。

  困难的决定是,上校的生死去留应成为联军的公开目标。联合国决议未对此做出明确说明,尽管许多西方和阿拉伯领导人都曾表示过让他离开。自从和平抗议活动在一个月前开始后,射杀了数百人的安全部队总指挥也成为了有争议的合法攻击目标。但是,若由本国人民来决定如何处置他将是更好的结局,而不让他成为西方对手要除掉的目标。

  必须承认,单独让利比亚人完成这些工作是有风险的,但机会在反对派一方。一旦上校不能毫无顾忌地轰炸班加西等城市后,全国的反对派会继续扩大阵营。在被孤立和经济上处于危境后,上校与其政权可能还会存在一段时间。即使假设利比亚临时处于分裂状态,西方可能仍会维持最低限度的禁飞区。这对上校的束缚是在逐渐收紧,特别是当反上校的东部地区控制了大部分该国石油产地后。

  无人能保障在利比亚的行动一定能成功。这是一个可能只屈从更大暴力,且绝不会在短期内成为民主国家的激进国家。但它的人民值得摆脱专制的高压,让他们能有选择美好未来的机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