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证券三年两易一把手 股东明争暗斗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长江证券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8-05 09:41
有关长江证券人事变动的新闻不绝于耳,最新消息是原湖北国资委主任杨泽柱已经赴长江证券担任党委书记,可能将接任胡运钊的董事长职务,同时总裁会被替换,或由民生证券总裁罗凌接任。
对此消息,《投资者报》记者向长江证券求证。长江证券只是表态称,杨泽柱已经上任党委书记,并没有透露其他消息。
不过,历史经验上看,现任董事长胡运钊也是在接近60岁时进入长江证券,先担任党委书记,后在2010年成为董事长。
研究团队分崩离析
近几年来,长江证券的高层变动就没有消停过,尤其公司的最高层董事长和总裁。
2010年12月,长江证券总裁李格平卸职,由长城证券总裁叶烨接任。2013年的高层调整,总裁职务可能再次易主。
长江证券于2007年12月借壳S*ST石炼化上市,时任长江证券董事、总裁的李格平因此成为上市公司第一任总裁。
进入2012年,人事变动的争斗导致研究团队发生地震。2012年春天,长江证券研究所基本散伙,所长张岚带领核心团部分队一起离去,部分加盟中信建投,部分加盟广发证券。目前张岚在广发证券担任研究所所长,原长江研究所副所长周金涛,曾经的首席策略分析师,加盟中信建投,成为研究所所长,目前已经成为中信建投的招牌分析师。
2011年,是长江证券研究所最辉煌的时期,在当年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不仅在钢铁和通讯领域斩获第一名,而且还分别在房地产、有色金属、建材、金融工程研究行业取得前五名的成绩。但是在经历人事风波后,长江证券引以为傲的研究大旗就此倒了下去。
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由于人员离职,2012年长江证券基金分仓收入下降11%,为1.2亿元。
研究所这场浩劫,被认为是长江证券与员工争利的恶果。有爆料称,券商的一般性奖金都是一次性发放,但是长江证券却拆分成12个月,防止员工提前走,还不止一次发生过员工离职,被迫签订协议,放弃奖金。
2013年,长江证券再次爆出人事地震,市场流传长江最赚钱的固定收益团队集体出走,将长江证券推上风口浪尖。长江证券还为此特地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固定收益部门仅有两位员工离职,并称“是竞争对手的恶意诽谤”。
大股东地位被架空
长江证券一直风波不断,坊间对此的解读为海尔投资等主要股东与湖北国资委之间的博弈。
长江证券作为一家地处湖北的区域券商,第一大股东却是青岛海尔投资集团,外来资本和本地势力的争夺早在公司借壳上市时就存在。
目前十大股东中,海尔投资持股3.9亿元,位居第一大股东,但是仅占公司总股份的14.72%;湖北国资委旗下的湖北能源集团持股10.69%位居第二大股东;其后分别是海欣股份、锦江股份、天津泰达投资、广东粤财信托以及葛洲坝等。由于各股东间持股数量相差不大,股权分散,青岛海尔投资无力控制董事会,大股东的地位被长期架空,沦为财务投资的角色。
例如现任董事长胡运钊由湖北能源推荐,代表当地国资委;副董事长崔少华与董事戴敏云才由第一大股东海尔投资推荐。此次新任党委书记杨泽柱也是原国资委的主任。
股东博弈的激烈程度从2010年李格平突然卸任,最终被迫离开长江证券可见一斑。李格平从公司中层一步步走上总裁职务,背后并无股东推荐,当年能上任也是临危受命;而董事长胡运钊则是湖北能源也就是国资委推荐的。当两人出现矛盾时,走人的只有李格平了。
在2010年董事会换届时,李没有获第六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提名。目前李格平担任中国证券业协会秘书长。
股权遭股东抛售
尽管券商股在创新等政策支持下价值日益提高时,而长江证券的股东却不断抛售股权。
2013年5月,长江证券收到股东锦江股份和锦江国投出售公司股份的通知,自2013年3月26日到5月3日,锦江国投出售0.25%的股份,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他们的抛售行动从去年6月就开始了,统计显示自6月1日到3月26日,锦江股份和锦江国投出售了0.71%的股权,两者合计占比5.15%,目前两者仅剩下了4.9%的股份。
事实上,由于股权分散,长江证券原有各股东早已无心作战。
在2009年配股时,第三大股东海欣股份和第四大股东锦江股份就没有第一时间作出认购承诺,只是表示出认购意向。2010年12月27日股改限售股份上市流通后,海欣股份、锦江股份就开始出售长江证券股权。
2011年差点“流产”的那次增发,长江证券前四大股东海尔投资、湖北能源、海欣股份、锦江股份根本没有参与认购,表示没兴趣,可见长江证券在各股东眼中并不是“香饽饽”。■
《投资者报》记者 薛玉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