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云南分享

  云南作坊 铁锅作坊

  铁锅作坊,业主张晓光、李红忠是第五代人传人,靠着祖传手艺,自强不息,不断创新,注重质量,生产出的小铁锅名闻遐迩,是缅甸、老挝邻国商贩的抢手货。工人大多是本地的农民,他们上班做工,下班种地。这个作坊式的小厂都是改革开放后的新生代,都是两个四十出头的业主用其精巧的手艺,传统的工艺,加上现代化的技术以滚雪球的方式而几番扩大。

  目前,这两个以生产小铁锅为主的作坊式小厂,以过硬的产品、皆碑的信誉被推荐为“诚实守信”职业道德模范的参评单位。

  摄影 撰文 段凯

  云南作坊 宣威火腿

  关于宣威火腿的起源,至今尚无定论,旧志记载清雍正五年设宣威关,物以地名,即称宣威火腿。上世纪初卓琳的父亲浦在廷创办商号,孙中山题赠“饮和食德”,宣威火腿名扬天下,2010年宣威火腿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宣威火腿选料多用当地传统猪种乌金猪的后腿,腌制始于头年霜降,终于次年立春。宣威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麓南部,多种气候带并存的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保证了火腿腌制的最佳温湿度而不用任何冷冻技术。鲜腿经修割定型、上盐腌制、堆码翻压、洗晒整形、上挂风干、发酵管理六道工序,历时十个月方为成熟原腿。宣威火腿腌制时只用食盐,不用任何食品添加剂,成熟的火

  腿形似琵琶,断面嫣红似火

  摄影撰文 赵璠

  云南作坊 铁匠铺

  前店后坊是云南作坊的一个特点。记得80年代末,我第一次到昭通,在老城闲逛时,就看到栉比的铁匠铺,铺子里卖各种自己打制的铁器,还兼卖一些那个时期的铁制产品。当我进至店铺时,才知道,这哪是店铺,完全就是一个作坊。里面叮叮当当,炉火正红。出于好奇,我左看右问,才知道工匠们身怀绝技,不仅能打制各种铁器,翻砂铸件,还能制造工业产品,比如齿轮、螺杆,甚至枪枝。走入里屋还有车床、铣床之类的机器,这就是一个小工厂。

  近年来我又到昭通,老街的铁匠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手机、电脑之类的商店。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我刚在昭通乡下拍摄的一个小铁匠铺,和我当年看到的“盛况”已是面目全非,非常遗憾!好在精神和细节尤存。

  摄影 撰文 李昆

  云南作坊 古法抄纸

  2004年,听朋友说腾冲县界头乡新庄村还保存着用古法抄纸的人家,我十分感兴趣,经人介绍找到村民黄志芳家,拍摄了她家的抄纸作坊。界头乡的抄纸有悠久的历史了,村里供了蔡伦像,至今仍在祭祀这位造纸的伟大祖先。一般是女人抄纸,过去规定传媳不传女,女儿嫁出去就带走了技术,现在已打破了规矩。抄纸算村民的主要产业,多的一户能收入一万

  多元(2004年时)。抄纸十分幸苦,村民陈世慧说自己20岁嫁入,现年36岁,抄纸16年。早起做浆,抄纸到晚上10到12点。冬天时手被冻开裂,疼得受不了。一年除农忙时都在抄纸,打算到五六十岁就不抄了。构皮纸,虫不吃,界头乡的构皮纸很受市场欢迎,省内的茶厂用来包茶。五色纸还远销缅甸,用于庆典活动。

  摄影 撰文 陈安定

  云南作坊 临沧碗窑

  龙窑,是中国古老窑炉的一种形式。最早发现的龙窑为商代窑址,窑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故名。清乾隆元年,湖南长沙府贵东县邻里乡人罗文华、杨义远、邓成和三人靠制陶手艺,颠沛流离一路来到云南缅临府(今临沧市临翔区),娶了布朗族姑娘为妻,并在今临翔区博尚镇建了3条龙窑制陶谋生,从此,龙窑制陶技艺在临沧世代相传。因最初的陶产品以碗为主,村子遂以“碗窑”命名。碗窑土陶村发展至今全村已有龙窑11条,80%的村民从事制陶工艺,形成“全村玩泥巴,男女制陶器”的“大作坊”。300年来碗窑的陶器均为龙窑烧制,产品古朴、粗犷、美观,实用性较强。为缸、盆、坛、罐、碗、钵、碟、杯、壶、烟灰缸、香炉、酒坛等多种。年青一代制陶艺人在陶坯上加以修饰,制作出的

  “龙花盆”、“龙酒壶”等产品,往外地如昆明、上海、广州、香港、缅甸、泰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地。龙窑传人杨丕祥,2004年被临翔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制陶艺人。土陶工艺制作属于个体作坊,碗窑村陶器的制作共分为八个步骤:1.采集制陶原料;2.浸泡搅拌;3.制作陶坯;4.晾晒;5.装窑;6.杀狗祭窑;7.烧制;8.出窑。

  摄影 撰文 杨诏临

  云南作坊 建水紫砂陶

  云南建水被称为“文献名邦”,其文化底蕴深厚。建水紫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宋末年间开始生产陶器,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清有紫陶的说法,紫陶属传统的名品。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陶被列为我国四大名紫陶之一,与江苏宜兴陶、广东石湾陶、四川荣昌陶并驾齐名。建陶的主要产地是在建水城东南边的瓦窑村,现多为个体作坊。建陶的制作是四大名陶中最为复杂的一种,全手工制作,在装饰上多采用“阴刻阳贴”的方法,所有的图案都是刻刀凹刻出来,填上彩色泥料,经过修整、晾干、烧制后,人工打磨使其产生光泽。书法残贴图案是其特色。目前,建陶的制作又呈现出百家争妍、欣欣向荣的景象。

  摄影 撰文 张建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