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科睿可进五大联赛”
- 来源:足球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陈科睿,鲁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1-15 13:10
2013年11月2日到12月31日,鲁能U19在葡萄牙波尔图完成了为期两个月的集训,由外教评估的第二批7人留洋名单出炉:陈科睿、姚筠晟、刘洋、张晨、曹盛、周煜辰、武晓博。此前,鲁能已有6名球员在葡甲和葡冠(原葡乙)效力。来自足校的最新消息表明,鲁能5名97年龄段球员也将飞赴葡萄牙。这样,鲁能在葡萄牙留洋的球员增加到18人。
唯一的“A”级学员
陈科睿,这是一个球迷非常熟悉的名字:2012年亚少赛,宿茂臻的96’国少队的绝对主力;2013潍坊杯,鲁能U19晋级决赛,作为球队核心的陈科睿是最大的功臣。而在鲁能此次波尔图集训期间,陈科睿还是给了外界一个惊喜。
在波尔图方面12月8日提供的《初期评估报告》中,陈科睿的评定等级是“A、B之间”,这个评定分为4个等级:A、优秀,B、职业,C、半职业,D、业余。其中A等级的评定标准是:“按照正常发展,有望成长为世界顶级联赛的球员。”B的标准则是,可以加盟葡甲以上标准的球队。
“非常好的1对1对抗,已经非常好的长传和短传;在一个月的训练中,他非常理解保护队友的重要性;他的第一脚触球非常好,有令人吃惊的带球能力;努力训练,始终想听到教练讲话以改进自己。”这是陈科睿《初期报告》中的评语。
12月29日,波尔图方面递交了《末期评估报告》,让人惊喜的是,陈科睿的评级从“A、B之间”上升到了“A”,这意味着,陈科睿有成长为欧洲五大联赛球员的潜质,只需要正常发展便可以完成这一目标。
正是这些评估方面的进步,让陈科睿的评估等级得以提升,他也是鲁能U19中唯一一名被评定为“A”级的队员。波尔图方面也指出了陈科睿的不足:包夹防守中的处理球能力;上抢的时机把握;需要提高射门的效率。
此外,刘洋、张晨、姚筠晟、曹盛等球员的评级都是“A、B之间”。
留葡小将各有特点
2013年8月,鲁能首批6名球员留洋葡萄牙,其中93年龄段5人:齐天羽、成源、崔巍、武浩然和王炯,95年龄段1人:陈哲超。其中成源在葡甲科维良队,崔巍和武浩然在葡冠十二月一日队,齐天羽和王炯在卡萨皮亚竞技队,陈哲超在皇家体育会。这几家俱乐部,也是之前中国球员留洋葡萄牙的主要俱乐部。
在葡甲排名第七的科维良队,成源已经获得了三次出场的机会,场均近20分钟,多次进入18人名单。在葡冠球队十二月一日,崔巍已经获得了一线队稳定的上场时间。另外三名93鲁能球员目前上场机会并不多。
95年龄段的陈哲超,加盟的是U19联赛的皇家体育会,这是一家专门培养年轻球员的小球会,也是里斯本竞技队的一支卫星俱乐部,曼联球星纳尼便从这里出道。目前,陈哲超获得了非常稳定的主力位置,出场次数是这家俱乐部所有中国球员之首。
此次鲁能留下的7名95年龄段球员,目前暂时安排在陈祺负责的葡萄牙波尔图“希望联赛”进行训练和比赛。这个联赛由葡萄牙足协特批成立,除了中国留洋球员组成的球队外,还有11支葡冠和葡丙球队,也被称为“中国留洋球员的预科班”。这7名球员将进行为期半年的葡萄牙语学习以及比赛,以适应竞赛环境,预计2014年中期进入葡甲和葡冠球队,96年龄段的可以继续参加一届U19比赛。
在这7名95年龄段球员中,陈科睿、姚筠晟等4名队员被认为是可以进入波尔图U19队并能够占据重要位置,鲁能也正在和波尔图方面洽谈加盟事宜,另一个方案是到其他葡甲葡冠球队锻炼。在波尔图的报告中,姚筠晟被认为是“个人特点完美适用于一个控球风格球队中的后腰。……他的传球质量让我们想起了若奥·穆蒂尼奥(波尔图中场球员)。”
最新被挑选出来留洋的5名鲁能97年龄段球员即将启程,他们将率先参加希望联赛,然后在18岁之后前往葡甲或者葡冠球队效力。
记者陈永报道
波尔图教练组末期评估报告
◆进攻方面:(站位 决策 实力 不足)
该队员可以打进攻型中场,边锋甚至是前锋,但其最佳位置是中场。
他是一名非常有创造力、不可预测的球员。他阅读比赛、选择最佳方案的能力(拿住球,朝球门跑或者传球衔接)是他最棒的实力之一。在往纵深跑还是跑动接应上,他握有非常好的决策时机。
进攻上,他表现出非常好的控球能力,即使是看起来不可能的情况(当他面临逼抢压力的时候),也有非常好的1对1对抗,很好的长传和短传。他在站位和跑动以创造空间来接球方面进步很多。
他是一名一直“在比赛中”的球员,他一直想要球,在我们这样的足球当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他一直在移动,来给队友传球的解决方案。
他会找到非常好的时机,来达到完成区域(进了很多球!),也具备非常好的从第二条线进行完成动作的能力。
我们要指出的其唯一不足是:有时候,拿球的时候,他吸引(牵制调动)很多对手,但有几次情况下,他失去了传球机会,想压制2或3名对方防守队员——提高其在这样情况下的决策是非常重要的。
◆防守方面:(站位决策实力不足)
防守上他的站位进步很多,现在他能非常好地理解保护同伴的重要性和我们应该如何做。
他正在变得更有侵略性,我们也注意到他付出了巨大努力去提高其空中球能力。1对1防守应该如何站位,自身的步伐、身位,不让对手取得他想要的地方,这些他理解得非常好,
他需要提高的是,当球在对手防守线时,决定正确上抢时机的能力,因为有时他跑去逼抢,队友并没有做好准备。
◆个人技术
他是一名非常有天赋的球员。他的基本功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他有非常好的第一脚触球,非常好的传球能力,令人惊讶的盘带能力。
在接球的提前观察上他进步很多,这帮助了他。
关于射门,比赛中他有很多机会,但他需要更有效率,特别是他带球突进、尝试射门的时候。
他的技术方面达到了职业队优秀球员的水平!
◆心理素质:(纪律奉献沟通心理)
在场上他是一名自律的球员,每天都表现出他真的想成为一名职业球员。
这两个月所有训练中,他每天都竭尽所能,他的变化和进步是特别深刻的。
同队友和教练的关系,他表现得非常礼貌,是一个非常友善的人。
像他这样有创造力的球员过去容易在防守上态度不是很热衷,但他真的是一个战士!!!他一直准备好了要帮助队伍,而且非常有侵略性。
他的心理素质非常好,他是一个刻苦努力的人,一直想要倾听教练说的,并且用来提高自身。
优秀的心理素质,优秀的技术!!!
◆最终评分:A级
(A=优秀B=职业C=半职业D=业余)
“让留洋填补中国球员空白期”
侯志强,原鲁能泰山队队员,曾效力上海中远等俱乐部,2007年1月成为鲁能足校教练,目前任鲁能U19队主教练,即将出任鲁能俱乐部技术信息部副经理。“俱乐部目前正在强化软件建设,我也希望换个角度看足球,希望为俱乐部贡献一份力量,也希望自身有新的收获和感悟。”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中,侯志强四次飞赴葡萄牙,其中两次带队出国集训,两次考察和学习,过去两个月,侯志强率鲁能U19前往葡萄牙集训,日前刚刚回国。长期从事青训工作,多次飞赴葡萄牙考察和带队集训,侯志强可谓青训和留洋专家。日前,记者电话专访了正在广州学习职业教练员考证的侯志强。
中国球员差距核心在比赛能力
《足球》:先介绍一下这次两个月的葡萄牙集训。
侯志强:这次俱乐部和足校组织葡萄牙集训效果是非常显著的,通过两个月的训练比赛,第一个感觉是,中国球员的基本技术和能力并不差,要不也不会留下六七个。但通过比赛,能够清晰地发现中国队员阅读比赛的能力不够,比赛能力不强。这次对手主要是U19联赛前列及波尔图非常强的U17队,对手的个人基本功很多时候看着不如我们,但整个比赛打得却比我们好,他们比赛能力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总体而言,球队水平可进入葡萄牙U19联赛前列。
7名留洋球员是如何选出来的?
主要是通过两个月的训练和比赛,然后进行详细的评估报告,报告由球探和教练团队制定,分为初期和末期评估,最终波尔图方面提供了可以留在葡萄牙的7名队员名单,其中陈科睿和姚筠晟等4人更是被波尔图方面非常看重,认为可以在波尔图U19打上主力。
这次集训,波尔图非常重视,他们提供了6人的团队,主教练1人,助理教练2人,守门员教练1人,康复理疗师1人,同时配备1名球队经理以负责日常事务和比赛联系。训练和比赛外安排英语学习,定期检测体脂率和肌肉比重。比赛时,葡方教练安排所有球员轮流出场,而不是只选择最好的球员出场。同时,他们也给中方教练团队安排了专门的课程。
两个月的收获有哪些?
首先强化了战术理念,控制球和无球跑动要求极高,防守方面强调逼抢的时机而不是一味冲上去抢球,训练安排上,以高强度的小区域对抗为主,这种狭小空间内的高强度对抗,着重提高队员的快速思考和决策能力,以及相应的处理球能力,也就是提升应变思维和有球技术。
这7名队员都有哪些特点?
张晨,左后卫;姚筠晟,组织型后腰;陈科睿,进攻型前卫,多个位置;周煜辰,守门员;曹盛,右后卫;刘洋,中卫;武晓博,前锋,1997年的球员。其中前三人为左脚选手,比较罕见。
留洋葡萄牙核心是高质量比赛
刚才你提高了比赛能力,详细谈一下具体的原因吧。
比赛能力的提升只能是通过系统有序的比赛。首先,葡萄牙的青训竞赛体系极为完善,比如U19和U17联赛都是分级的,有升降级。U19一档联赛有24支球队,南北分区,22场比赛。随后两个区前4名共8个球队再次进行双循环比赛,14场比赛,一年36场正规比赛。U17,一档联赛50支球队,分5个大区,每个队18场比赛,各区前两名共10支球队再次循环,也是36场比赛。算上热身赛等,葡萄牙青年球队一年比赛在50场以上。
所有的比赛都是主客场循环赛,周赛制,球员能稳定持续提高。同时,一些中小俱乐部也成为豪门的卫星俱乐部,像皇家体育会就是里斯本竞技的卫星俱乐部,他们专注于青年联赛,也是很多球星成长的跳板。
相反,在咱们中国,一般是训练几个月,比赛十来天,这十来天则是密集比赛。最终的结果就是,训练效果无法通过比赛巩固,而比赛中暴露的问题没法通过训练来解决,反而是一场接一场,疲劳比赛。另外,葡萄牙有质量的比赛(水平接近)可以达到30场,而我们一年也就10场有质量比赛。中国足球青训赛制的落后决定了青训质量的底下。
青年和职业队的衔接呢?
在中国,18到21岁是一个空白期。以95年龄段为例,全运会后大部分球队都解散了,但球员只不过18岁,可他们一时半会又无法打上职业联赛,他们面临的最尴尬问题就是:他们没有比赛可打了。然后,长期打不上系统的比赛,好球员也被废了。
在葡萄牙,U19联赛本身就非常健全,更重要的是,职业联赛体系更健全,球员18岁之后可以到葡甲、葡冠和葡丙去锻炼了。葡甲有22队,葡冠80支,葡丙更多。
完善的竞赛体系,提供给年轻队员充分的比赛机会和锻炼机会。就水平对比,中超四强可以媲美葡超三强之外的中下游球队或者葡甲强队,但这更多是因为外援,帕切科请我们吃饭时也谈到了这个问题。中超中下游球队,可能就相当于葡甲中下游或者葡冠的球队了。实际上,通过观看葡冠的比赛,感觉部分中超本土球员的水平还赶不上葡冠优秀球员的水平。而且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葡甲和葡冠的比赛节奏,远比中超大部分比赛和中甲所有比赛更快更激烈。
所以,18到21岁,这个中国球员成长的空白期,关键的原因就是竞赛体系的缺失,鲁能组织葡萄牙留洋,建设葡萄牙基地,也就是为了填补球员在这个年龄段的空白。
中国青年球员的缺失是否让人很忧虑?
确实如此。在葡萄牙,两个事情让我很有感触:波尔图方面的人士一开始问,这些球员有没有在正规天然草皮上训练过呢?这个疑问很快澄清了。不过,在他们了解到中国青训和联赛体系之后,他们很无奈地挠挠头,然后说了一句:这种体系下孩子能练成这样,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留洋球员面临的困难有哪些?
生活方面的困难比较多,在新的竞赛环境中还要面对竞争,一开始未必能够成为主力,甚至可能替补名单都进不去,所以,球员必须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才能在异国他乡成长起来。总体来讲,送往葡萄牙的球员,不可能百分百成才,但一旦成长起来,足以说明球员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绝对不会有问题。
记者陈永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