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成绩要求不再放卫星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足协,卫星
  • 发布时间:2014-01-22 13:44

  在国字号队伍层面上,足代会上发布的《中国足球中长期规划纲要》和《工作报告》中,都把中国足球摆到亚洲层面上来,这更加务实。其中,最受瞩目的国字号队伍的中长期目标上更加契合目前中国足球现状,提出的是进入2018和2022年世界杯决赛圈,女足同样是进入世界杯和奥运会,力争奖牌。

  足协在本次足代会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过去多年在对待国字号队伍和普及工作中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急功近利的思想行为严重、轻视基础建设和长远规划两个方面”,首先是忽视甚至放弃了青少年后备力量的培养;其次急于求成的心理导致违背规律,“在不具备基本基础条件的情况下,对于国家队成绩有着不切实际的期望,围绕眼前的成绩频繁改变政策”,因此中国足球多年来一直未能形成系统稳定的发展思路、管理模式甚至技术路线。急功近利的思想和系统规划的确实成为阻碍甚至破坏中国足球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工作报告中的这份总结是对中国足球多年来“唯成绩论”的深刻反思。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足的总体目标是:“国家队各级基础建设逐步形成,运动成绩稳步提高,争取获得2018年和2022年世界杯决赛阶段资格,U22国家队以培养高水平优秀人才为目标参赛,成绩稳步提高。”可以看出专门提到U22还是贯彻总局“奥运战略”的主导思想,不过目标已经没有再明确 “进入奥运会”或是“奥运会前N名”,足协跳出奥运思维,更符合足球规律。

  规划强调了要建立和完善国家队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国家队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国家队教练员、运动员选聘制度、选聘标准、选聘程序,建立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

  在女足总体目标中也提到了中国女足运动的普及工作,例如促进女足竞赛体系多样化,加强女足技术研究和教练员培训工作,加强女足国家队建设,“争取到2022年,女足重返世界一流”。同时足协还会健全女足竞赛体系,力争2017年,完成女足联赛分级工作,制定女超、女甲队伍参赛标准,逐步建立女超、女甲运动员合理流动相关政策,促进双轨制的尽快形成。一个具体的计划则是“2022年前建立女超、女甲、女乙合理竞赛结构,加大女足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探索女超联赛职业化途径。”

  在女足国字号队伍方面,具体措施是加强女子足球国家队基础建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女足国字号队伍设置,组建复合型训练团队,建立国家队保障服务系统,“努力提高女足国家队竞技水平”,给各级女足队伍的目标则是国家女足2014年亚洲杯和亚运会力争奖牌,2015年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取得参赛资格并力争前八名,2019年世界杯和2020年奥运会力争奖牌。国家队女青和女少力争稳定地参加世青赛、世少赛,并在2020年前力争奖牌。现在中国女足人数和成绩下滑很厉害,在亚洲洲际比赛上力争奖牌,同样非常符合女足的真实水平。

  记者贾蕾仕北京报道

  职业联赛,扩军和深化改革并举

  过去多年,体育总局和中国足协在对中超、中甲职业联赛的管理上,凸显出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在中国改革的大潮下,试图顺应潮流将联赛交付市场;另一方面,又难以放下对职业联赛的管理,这种复杂的情绪让中国足协推动的“管办分离”进进退退,难以有实质性的进展。不过,在本届足代会的《中国职业联赛发展规划》中,明确了职业联赛“将实施管办分离”。

  联赛建设和扩军

  在《中长期发展纲要》中提出,未来职业联赛将“健全与完善足球竞赛体系”,提出的设想是构建与中国足球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足球竞赛体系,坚持足球竞赛常态化、规模化、等级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业余、竞技和职业足球赛事的开展,争取在2017年,逐步形成多类赛事项目衔接的足球竞赛体系。

  在职业联赛上也会借助全运会和青运会这样的“政府行为”,符合国情地提出具体办法,进一步完善职业联赛结构,合理构建中超、中甲、中乙联赛体系,积极推动职业俱乐部各级梯队联赛的开展,发挥全运会、青运会的竞赛杠杆作用,具体目标是“争取在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和2019年第二届青运会完成年龄组别设置与赛制的调整,并于全国青少年经济赛事紧密衔接,逐步推进全国青少年比赛的单年龄段赛制的实施。”

  现在中超中甲均为16支队伍,未来中超和中甲扩军至18支,这在2003年足代会上就曾提出来过,因此在本次足代会的发展纲要规划中,足协将健全职业联赛管理体制、规范俱乐部运作、合理构建中超、中甲和中乙联赛体系,实现职业联赛各级赛事参赛队伍规模的相对稳定作为工作原则,中超联赛16至18支队伍,中甲联赛18至20支队伍,中乙联赛20至24支队伍。

  四方面提升联赛

  为达到亚洲足球强国的战略目标,职业联赛的水平提升也是关键,足协将在职业联赛管理、提高竞技水平、加强俱乐部建设、搭建职业联赛架构等四个方面对职业联赛进行全方位提高。

  其中职业联赛管理加强职业联赛管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当代职业足球运作模式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依法、依规、依章管理职业联赛,科学制定职业联赛赛制,保持联赛规程的相对稳定,维护俱乐部间的竞争平衡和财务平衡,加强职业联赛赛场管理,创造公平竞赛环境。

  提高联赛竞技水平上,提高俱乐部训练质量,提高联赛经济水平,加强职业足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常态化与长效化相结合的监管机制,提升职业联赛商业价值,打造品牌赛事。

  另外还会加强职业俱乐部自身建设,改善俱乐部发展环境,增强俱乐部可持续发展能力,探索扎根于当地社会的职业足球发展方式,深入社区和学校推广足球运动。形成俱乐部特有的足球文化建设,承担社会责任,重视球迷群体,维护赞助商利益,完善球队、梯队和训练基地建设。规范足球俱乐部劳动用工管理,增强合同履约意识。其中“合同履约意识”显然是最近刘健等多起球员与俱乐部的合同纠纷引发了足协将“增强合同履约意识”这么细节的工作规范写入了足代会的纲要中。

  足协杯从2015年起逐年增加参赛队数,2014年赛季继续举办预备队联赛,改革中甲预备队联赛实行双循环赛制。2014年举办精英梯队联赛,2015年举办中甲经营联赛。建立两级精英梯队联赛升降制度。

  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现在足协内部也开始提出“管办分离”步骤,现在的职业联赛理事会已经不在总局足管中心的编制范围内,如果在职业联赛和中超公司任职,必须脱离总局足管中心人事编制。现在掌管职业联赛理事会的是马成全,他就没有参加本月结束的中层干部竞聘,这是管办分离迈出的重要一步。

  可是管办分离要做的是真正地脱离总局和足协,成为职业联赛的管理机构,而足协正在策划中超和中甲联赛管理和经营全部纳入中超公司管理当中,这是职业联赛管办分离的关键一步,但是从目前反馈的信息来看,并不太乐观。

  职业联赛管理模式的变化历来被称为改革的 “晴雨表”,总是能够直接地反映出“管办分离”方案的走向和成败,从1992年的红山口会议、甲A到中超的改制,到成立中超公司,一直都与职业联赛密切相关。在本届足代会的工作报告中,中国足协已经决定继续充实联赛理事会职能,全面负责中超、中甲、中乙联赛的赛事组织,协会不再承担具体任何一级联赛的组织工作,仅仅从依法监管的层面进行监督。今年将进一步研究组织构架、机构职能的设计,更充分发挥联赛理事会和中超公司的作用,促进赛事管理权和举办权的分离,组织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记者贾蕾仕北京报道

  全面建设亚洲足球强国

  在本届足代会的 《长期规划纲要》和《工作报告》中,足协制定的中国足球发展战略目标同样务实,而不是“放卫星”,而且其中转变体制和发展方式的各种具体措施,都与目前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相适应,与2003年足代会上的发展规划在思路上有了很大的变化。

  其中中国足球的总体战略目标则明确为 “全面建设亚洲足球强国是全体足球界未来20年的总体目标”。现在中国足球在国际足联的最新排名在92位,在亚洲也无优势可言,如要实现“亚洲足球强国”的目标也有一定难度,在亚洲,日韩、澳大利亚以及伊朗、沙特等西亚都领先国足,而且东南亚各国的水平也有较大幅度提升,这对中国足球是一个促进。

  在发展纲要中提出了实现战略目标的指导思想,未来中国足球将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足球发展规律,以足球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社会和谐进步,为国争光为宗旨”,以普及足球运动、提高足球水平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亚洲足球强国为目标,努力提高我国足球整体水平。

  其中有多项具体指标,如2017年实现青少年儿童注册人口突破50万,2022年力争突破100万,女足足球人口有较大增加,到2017年力争使女足注册人口达到5万人,2022年注册人口达到10万人。成绩上,男女足各级国家队竞技水平稳步提高,努力争取缩短与亚洲最高水平的差距,在亚洲和世界足坛的排名显著提升,为后十年建成亚洲足球强国奠定基础。

  另外足协还专门提到了中国足球协会的建设,“建设全国范围内完备、专业、高效的中国足协和会员协会组织构架,中国足协努力成为亚足联最佳会员协会之一。”对中国足球协会的要求是首次提出来,过去中国足协的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都倍受诟病,而且足协并非真正的社会团体结构,始终难以脱离国家体育总局的管理,改革中国足球协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方面。

  为了完成总体目标的重点工作任务,主要有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加强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推动社会足球开展,健全与完善足球竞赛体系,加强国家队系统建设,抓好女子足球工作,推进职业化足球发展,强化足球技术发展,加强专业人才培训等九个方面的工作。

  足协在每次规划纲要中都要提到的保障措施中,有七点具体意见。在足代会上,足协会还会给参加会议的会员协会和俱乐部统一思想,明确希望会员协会、职业俱乐部要围绕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具体实施计划,共同推动中国足球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贾蕾仕北京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