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折走天下
- 来源:《中国自行车》骑行风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折,折叠走天下论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2-24 15:43
无论你是段位多高的车神,请问你买的第一辆自行车是不是小折?当然彼小折非此小折(指较为专业的折叠车,非中国路面上随处可见的那种)。
从车型来说,小折的诞生注定就是小众的特殊概念:因轮径小或折叠功能而牺牲竞技性能的结果,成就了小折省力而便捷的特性,但缺点也同样显而易见,那就是去不了太远的远方,还是以休闲骑行为主:市区刷刷街,郊区4+2。
曾几何时,小折也有过一段光辉岁月:北京奥运会期间,汽车单双号限行,骑小折通勤时尚而火爆。但随着原先玩折叠的骑友逐渐改骑更运动版的公路或山地,小折再次变成少数人特殊爱好的选择: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小折,配以时尚的骑行车包,各种改装版的小折,厉兵秣马、笑傲江湖!
在这个春天里,骑上你的小折走天下去!
TIPS
折叠走天下:有你我才精彩
折叠走天下论坛成立于2006年3月3日,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关注折叠自行车的论坛。折叠车相比较公路、山地车,更加的小巧、方便、容易和其他交通工具结合使用,同时,竞技性也就不那么卓越,所以,小折就成了在城区刷街的不二选择,在这里骑车的,也都有自己的组织,称为“折叠帮”。
折叠帮组织的刷街活动也能说得上“历史悠久”,可能比折叠论坛本身还要早。最早的刷街路线便是在复兴门百盛门前的小花架集合,出发后向北骑行,经由西二环、北二环、东二环的辅路,最后到达建国门,之后大家再分头“腐败”。
后来有一些叠友,开始去刷别的路线,逐渐地后海、三里屯、鸟巢、午门这些“传统”胜地,都成了叠友经常出没的地方。刷街的队伍不断壮大,队伍中不乏公路、山地,甚至躺车也都加入其中。
逐渐地,这些骨干骑友们除了把北京的大街小巷,甚至胡同都烂记于心,恨不得发身制服就能当的哥了,还把北京各个犄角旮旯的美食也都吃了个遍,车玩得如何暂且不谈,去《美食地图》做个编辑,都不会干得太差。
轮语 折叠走天下论坛执行站长
年龄:40岁
车龄:6年
职业:职员
骑上小折看风景
自行车在中国的发展目前较为尴尬,首先,自行车在国内的发展受到空气环境的影响比较严重,其次,由于没有实质性的政策支持,比如携带折叠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轿车上加装车顶架等方式,在现阶段都属于不太被认可的行为。
折叠车(指较为专业的折叠车,非中国路面上随处可见的那种)从形态上来说较一般自行车小众,所以其受众群体远没有公路车和山地车大,而一些政策的死板,也限制了折叠车优势的发挥,比如上地铁的问题。
北京骑友基数众多,所以骑折叠车的人数也多,前几年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折叠热,骑小折通勤时尚而火爆。但随着原先玩折叠的骑友逐渐改骑更运动版的公路或山地,小折再次变成少数人特殊爱好的选择:基本以休闲骑行为主,比如在市区刷刷街,在郊区走走不是那么竞技的路段,以及4+2的出游。
现在的自行车论坛也是非常多的,折叠走天下可以说一直是不温不火,由于地域性较强,所以人员也相对稳定。现在负责管理的版主也都是出于对折叠车的热爱和责任,认可这里朋友们的健康氛围,这可能也比较符合北京人的气质,不那么张扬,默默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论坛里的车友们只要天气好,到了周末还是要出去运动运动的,北京周边的路线其实都差不多,无非也就是山的坡度和长度略有区别,去哪条路线,一是看时间,再就是看天气情况,以及参与人员的体能状况,无论哪条路线都是为了锻炼身体,让自己在运动中体验到快乐,当然还有骑完车朋友们坐在一起“腐败”时光,这可能也是所有骑友们最享受的时刻了。
对于想要加入折叠小轮行列的车友,我的建议还是先去好好骑车,不要轻易受别人的影响,骑车中车虽然重要,但主要还是体验骑的乐趣,只有骑久了,你才会发现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不下雨康夫
年龄:32岁
车龄:7年
职业: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只要坚持 精彩总会到来
你对骑行生活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呢?
对于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来说,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很难有机会真正接触到蓝天白云、山野自然,但每天上下班时,戴上耳机骑上自行车,随着双手紧握车把,身体压着车梁前倾,仰头、提臀、绷直双腿均匀踩踏,注意力跟着眼神环顾周遭道路的路况的同时不自觉中也放空掉大脑中其他的杂念,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和自行车融为一体,这是一天中心情和思绪最放松的时刻,也是我爱骑行的理由!
小折车的优势你怎么看?
我骑折叠车是被朋友带着玩起来的,有一天我在办公室里,突然接到个朋友的电话,说在我楼下,非要我下楼,要给我看样好东西。我出去一看,原来是一辆折叠车,红色的大行P8。出于好奇我骑了下,结果顷刻间就把我对小轮折叠车先入为主的那些不好的印象给颠覆掉,不大的轮子,速度却可以骑得很快,操控性也舒服,而且那时候是2006年,大街上能见到的折叠车是凤毛麟角,骑一圈的回头率特别高。几周后课题结项,领了笔劳务费,我就叫那个朋友带我去他买车的店里,推走了一辆同款红色的P8。
后来通过搜索知道了折叠走天下论坛,在这里得到了大家不少的帮助,跟着大家一起骑车,一起分享,一起聚会,一起海阔天空的侃大山,这些年来,车友们虽然也是人聚人散,来来往往,但我们还是一道走到了今天。
改车这么多年,你的经验是什么呢?
开始骑车时候,“发动机”(体能)不行,就想着通过硬件来提高,这些年来,“折腾”的车也有六辆了,差不多一年搞一辆新车,因为折叠车的可塑性强,因此自己动手改车、装车,也是骑行生活的重要乐趣之一。
改车最重要的还是知道自己的目标,进山车,想要更好的性能,换刚性更好的车架,换重量更轻,传动损耗更低的套件。通勤车,力主外观拉风,折叠轻巧、方便。长途车,就要结实、耐用。
Defender
年龄:28岁
车龄:6年
职业:企业经营管理
活在当下 骑向明天
你怎么加入折叠帮的呢?
与折叠帮的结缘要从大学时代开始,也是由同学带着一起玩的,掐指一算也已经数年了。那个学生时代的我们,无忧无虑、轻松快活,课余时间的吃喝玩乐,总是伴随着我们几个大学好友的生活。那时起,我开始了解自行车的多样,开始渐渐熟识折叠。也在日后的岁月里,结识了更多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车友们。我觉得人与人的相处,总会经历人以群分的阶段,因而性格合得来,聊得到一起的朋友,相处久了自然都会受到彼此的影响。
你有胡同情结吗?
必须有啊!作为一名不算老北京的北京人,我幼年的生活在东城区的胡同里度过,算是有些胡同情结吧。看着北京日新月异的发展,一步步迈向国际大都市的步伐,也因为自己年龄的增长、青春岁月的流逝,回忆童年的生活渐渐成为闲暇时候的一种情怀。如今的我,更多的是喜爱漫步或是悠闲的骑行在清净、窄小的胡同里,累了就找一家胡同深处静静地潜藏的幽静的书吧或者咖啡屋,伴随着窗外传来的“嘀铃铃”的车铃声、大灰喜鹊的鸣叫声,仿若回到了曾经的悠然岁月。
据说除了骑行外,你还有很多户外爱好?
自认为我的生活还真是比较多姿多彩的,并且我也会根据不同的季节设定不同的娱乐项目。尤其是自2008年“512大地震”之后,我更是想要一个真正属于我的、快乐、健康的生活方式。毕竟人生短暂、生命脆弱!我不想有一天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
2008年我接触骑行、滑雪,2009年我开始户外徒步、登山,2010年初试滑翔伞,2011年爱上了钓鱼,2013年尝试机车骑行和海外浮潜,未来的2014年,我希望可以独自去亚洲10国骑行。
Mua马 北京Knewzaba精品杂货店店长
年龄:29岁
车龄:4年
职业:设计师
小折的“复古”玩家
我差不多是2010年开始骑折叠车的,主要还是那会儿住的地方比较小,折叠车体积较小,便于收藏的缘故。换了几辆车之后,最终选了Bikefriday NWT,主要为了兼顾骑行感受和折叠方便性。作为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面对复杂的交通状况和多变的生活场景,写字楼、家、超市、书店、咖啡馆等不同的场景,我骑折叠车进行通勤,这个时候大轮径的车子就显得尴尬了,折叠可以随时出现在这些场景且恰如其分地融入到里面,饭馆的桌子下面、办公室椅子旁边、超市的购物车里、高铁列车里等等,不仅惬意,也令周遭人羡慕不已。
折叠帮的刷街历史悠久,刷街活动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呢?
刷街主要是能找个机会和朋友们聚会,也强制自己不要忘记锻炼身体,虽然我每年248天工作日都是骑车通勤的,但是参加刷街一点都不觉得多余。
折叠帮的车友“折腾”车是有传统的,聊聊你怎么“折腾”车的吧?
改车方面嘛,我这辆车配的套件是Dura Ace 7700,我的理论是9~8速非常适合20英寸小轮,11速完全多余。虽然秉承的是实用思想,但还是选择了Shimano的顶级,因为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喜欢“古代顶级零件”,而且看到我那银光闪闪的后拨了吗?Dura Ace 25周年纪念版嘛!我就是喜欢收集一些花钱都不一定有地方买的东西。
我管Bikefriday叫:折叠车折腾者的最终归宿,无论从折叠方便性和骑行流畅感再到可升级空间等,很多细节基本上已经做得很完善了,比一些零件通用性差的偏重折叠性的车子好骑很多,还有很多匠心独具的配件可以选择。比如我买的这套拖车+航空行李箱,就是为了能在出国旅行的时候带着它一起旅行的。平时在城市里,像一些小件的家具和诸如书籍、衣物等物品不方便骑自行车携带的物品,都变成可能了,我亲身实践过很多次,甚至搬过家,可以说运载能力不输于三厢汽车。
木木
年龄:30岁
车龄:8年
职业:会计师
小轮子上的浪漫
你和你的先生是折叠帮的模范夫妻,你们是怎么通过骑车走到一起吗?
那是几年前了,有个不靠谱的朋友,在我这里吹牛,告诉我说“我带你去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家里吧!前提是,得骑车去”。当时,在我的印象里,骑车有什么可怕,姐姐我从小学开始骑车上学直到这么大,都还在骑车买菜呢,我就答应了。
到了之后,主人给我讲解了众多与自行车相关的知识,听得我是“晕头转向”,才知道自行车里有这么大的学问,就觉得他好牛啊。慢慢地,他就走进了我的生活。
在大城市中,有辆折叠车的生活还是很精彩的吧?
折叠车真的特别方便,走到哪里都能带上,谁会不喜欢呢!超市可以,写字楼可以,饭店可以……虽然地铁不可以,但是已经很方便了。尤其是通勤,记得之前我还是纯粹的商务写字楼白领的时候,每天早晚整个写字楼都能听到我的小折叠车花鼓的嘎嘎声,很远,同事们就会知道我到了,每回他们都会用羡慕的眼光和口吻说:“今儿你又锻炼了!”
还有个重点,就是和叠友们一起的“腐败”生活:吃,除了吃,还是吃!和这帮朋友一起,吃什么已经不重要了,永远是开开心心的,把工作的烦恼都抛到脑后了。
最喜欢骑车去的地方是哪里?
骑车是一种交通方式,重点不是目的地。因为近期空气质量太差,很久都没能好好骑车了。但是,只要有好的天气,一定会小骑一把,哪怕是买菜。这也可能是我俩最幸福的时刻之一了,骑着我们俩的小折,来到菜市场,推着车,讲着价,满载回家后再美餐一顿,这就是我们最纯粹的幸福。
小锐
年龄:30岁
车龄:8年
职业:会计师
骑车搞定 终身大事
小轮子就一定比大轮子费劲吗?
谁说轮子小就费劲?那是他们不懂,在爬坡以及启动的时候,小车可能比大车还要省力。我买的第一辆折叠车是大行的YT510,就是为了上下班地铁之外的那段路。那会儿北京地铁还没有禁止折叠车,所以还尝试过地铁站台上骑车,大家可不要学我啊。现在的这辆“小布”,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要不是很多地方对它有歧视的话,我去哪里都会带上它的。
最喜欢去哪里骑车呢?
有时候目的地和路程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心情。无论是通勤还是郊游,享受的是折叠车带来的健康生活方式。我以前那辆大行的P9,带着我走过北京的大街小巷,也去过郊区的公路村路,甚至还有京外的天津、上海、青岛等地,可以说是伴我成长的重要部分之一。
和折叠帮的朋友们骑车,无论去哪儿都是非常开心的,我们可能骑得并不快,不过我们真的开心,真心享受一起骑车的时光,一起享受基本不会堵车的自行车道。就连我自己的终身大事,都是在折叠帮里解决的,那是相当有缘分啊!有很多现在都不怎么骑车的朋友,也经常还会到一起来坐坐,聊聊近况,回忆一下当年骑车的快乐时光。
龙龙
年龄:35岁
车龄:8年
职业:行政经理
车轮转转 大路条条
和折叠帮的人一起玩了这么多年,这个圈子哪里吸引你呢?
最开始选择骑折叠车是觉得女孩子体力不如男士,为了骑车走更远的地方,折叠车相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性能还不输给大车。
至于圈子,自己其实不是那么在意,一起玩得次数多了,大家都比较舒服,也就是慢慢变成了习惯,感觉这里是最适合自己的一个圈子。折叠车竞技性相对没那么高,所以在这里玩的朋友也都是以休闲为主的,这可能是最吸引我的。
作为一个女孩子,你是怎么改车的吧?
我个人属于悲观主义者,所以改车的时候我通常会先考虑安全性。我的车子是先改制动系统,然后再改传动系统的。并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性价比比较适合的产品。当然,自己对于硬件了解得也不是那么多,所以改车也会在和朋友们沟通、听取他们的建议之后才下手。
最喜欢骑车去哪儿呢?
我是个很喜欢旅行的人,以前是背包走着,现在有的时候会选择带着我的小折一起。这样,我行走的速度以及到达的地方就更多了。个人比较喜欢江南的那些小镇,镇与镇之间相隔不远,骑着车子一路行走,能看到很多在汽车里看不到的风景,很享受这种放慢自己节奏的感觉,而且行进速度可由自己掌控。
其实北京市区的环境还是很适合骑车的,只是现在不好好开车的人太多了,再加上很大一部分电动车、三轮摩托车乱开,才让北京越来越不适合骑车。不过有假期的话,带着小折叠去郊区或是其他城市旅行,例如天津、北戴河、青海、海南等地,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有什么感受要告诉新人车友呢?
我觉得首先要了解单车,其次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体能、了解自己的兴趣、了解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选择单车运动,又因为什么选择折叠小轮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配置适合自己出行需要的车。选择合适的路线,由短入长多出来参加一些骑行活动,慢慢感受小轮车的魅力。
大胖
年龄:32岁
车龄:7年
职业:会计师
折叠与生活不可分割
为什么你人高马大的身材,却喜欢小折呢?
其实我这身材也挺小巧的啊!喜欢折叠车还是基于它的方便特性。我是从小就在胡同里长大的孩子,喜欢北京胡同的安静。我骑车不追求速度,喜欢那种慢慢悠悠的感觉,享受那种想到哪里就能到哪里的随意,特别是骑行在夏天的胡同里,从嘈杂的大街上一下子转到幽静的胡同里,没有目的的一条一条穿来穿去,听着随身听里最爱的曲子,有时候会回想起很多小时候的事情,也算是一个回忆的旅途吧,觉得那时候北京才是我的家乡。
看你的车简直可以用高端大气上档次形容,是你自己动手暴改的吗?
其实我是外貌协会的,在硬件方面跟那些“老鸟”比起来,基本还算个小白,对性能我没什么要求,所以改车的时候基本走外观路线,或者直接就是整套的套件,我的几辆车也基本都选择不同的套件,也算是不同的风格吧,有更便携的,有速度性能更好的,还有日常驮东西用的,各有所长吧。
来说说你的骑车生活吧。
以前还参加一些一日的郊区游活动,后来觉得自己的膝盖不太适应山里的爬坡儿,也不太喜欢骑折叠车放坡儿,所以就改成城里的腐败休闲游,最喜欢的路线就是建国门上长安街、南河沿大街、故宫、午门、北河沿大街、景山东街、景山后街、地安门大街、南锣鼓巷、帽儿胡同、后海,然后就是最爱的荷花市场星巴克,哈哈哈。
最喜欢在周末,骑着自己心爱的自行车,穿行在城中心,看着汽车道上堵的满满的汽车,从它们身边慢慢地骑过,一边骑一边找哪里有好吃的东西,或者胡同里有意思的小馆子,或者有情调的咖啡馆。通常的套路都是从家骑到后海,到那里晒晒太阳,买杯咖啡,坐在湖边看着钟鼓楼,绿树成荫,也是一种不一样的小资吧。
策划/本刊编辑部 摄影/Lookee 采访/OU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