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拉流通推销量做大走公司化管理
- 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黄骨鱼养殖,饲料经销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3-12 10:34
姓名:陈国强
地点:斗门 莲洲
年龄:32
所在行业:饲料经销、流通
入行年限:14年
合作企业:粤海、海大
1982年出生的陈国强虽年轻,但已从事水产14载,是一名资深行业人士。他不仅是经验丰富的黄骨鱼养殖户,还是饲料年销量达千吨的经销商,更是年转销几百万吨黄骨鱼的鱼中。
“交四方好友,迎八方来宾。”这是陈国强微信的签名。他有非常多的行业朋友,天南地北都有,强大的朋友圈助他及时准确把握市场行情。陈国强养了24亩黄骨鱼,2012年行情低迷,但他盈利约25万,亩利润超过1万元。
2012年行情低迷导致2013年不少养殖户退出黄骨鱼养殖,但陈国强却逆势扩大养殖面积。“我和朋友做了市场调查,如果行情比较好,就减少养殖面积,如果行情差,就增加养殖面积。”
他18岁就开始帮人收虾,他主要将收来的虾转卖给水产深加工厂。那时候的他经常开着自己的私人大货车早出晚归,虽然辛苦,但收益不差。然而,好景不长,两年后水产深加工厂开始由现金交易变成赊欠交易,他意识到这样的经营风险较大,随后他便结束了两年收虾的生活,转跟着父亲学养虾。
养虾风险大,2004年喜欢稳定的陈国强开始转养殖黄骨鱼。由于养过虾,他养黄骨鱼十分谨慎细致,而且虚心好学、细心专研,因此他养殖黄骨鱼大获成功。“黄骨鱼在3个月大和7个月大的时候吃料多、生长快,在夏天的长速也是最快的,所以3、4月或者10月投苗可以降低饵料系数,这样比在冬天或者夏天投苗可以节约1元/斤左右的成本。此外,黄骨鱼一般在春节前后价格好,所以做好规划可以卖个好价钱。”这是他总结的养殖规划,从此他是当地公认的“黄骨鱼王”。
2006年陈国强开始经营起黄骨鱼饲料。他坚持有多少资金做多少量,从不做冒险生意,只挑选优质的养户,严格控制资金链,直到2012年他的销量才勉强接近1000吨。靠着多年积累沉淀的养殖技术带领着他的客户养殖致富,因此村里面的不少人都称他为强哥,可见其在养户心中的地位。
除了技术,令养户跟着强哥走的缘由是他的收鱼方式。陈2009年以前也是卖鱼给鱼中,但是一段不愉快的卖鱼经历让他决心做鱼中。以前他和村里的养户都是将鱼卖给隔壁村的鱼中。陈一塘鱼1.2万斤左右,已经谈好价钱10.5元/斤全部清塘。后来过塘的时候,发现鱼中卖给流通商的价钱是12.5元/斤,足足赚了2元/斤,比陈赚得还要多,但陈认为,人家赚得多是人家的本事,也没追究太多。但是当时说好全部清塘的鱼中却出尔反尔只刮了1万斤鱼,剩下2千斤迟迟不肯过来帮陈清塘,想乘机压价,把陈气得直咬牙切齿。
决心要做鱼中的陈四处找人。“某天在路上开车和一个收鱼的东莞老板相对而过,最后我开车回追他30公里追上他,但是他已经不收鱼,不过他给我介绍了一位顺德的大老板。”陈收鱼的经历便由此开始,一开始他什么都不懂,顺德老板见他有心、较劲要做好收鱼这份工,便细心教他,怎么看鱼,什么样的鱼可以收,什么样的鱼可以卖好价钱,要卖到哪里。
陈首先收自己客户的鱼,一般每斤只赚1-2毛钱的中介费,因价格实在很多养户找他收鱼,陈收鱼的范围达新会、中山等地,原隔壁村的鱼中再也没进过村收鱼。
生于80年代的陈国强有着自己的规划和梦想,谈起自己的行业偶像时,他出人意料地说了是当地一位较出名的经销商谭志平,这也符合他低调务实、脚踏实地的作风。虽然谭的销量只有2000-3000吨,但是他认为谭公司化的管理是以后经销商的思路,而且谭的客户都愿意跟着谭的思路走。“得到客户的认可,就是经销商最大的成功。”陈国强为此,一直都在奋斗的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