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商来得更猛烈些吧
- 来源:电影中国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雪国列车,电商,贺岁档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3-27 12:36
经历了贺岁档的高歌猛进,似乎还真有点不太适应三月影市的柔声细语,要不是临时定档的《雪国列车》,仅靠几部国产爱情片和《极品飞车》、《别惹我》,很难掀起什么波澜。也许有人会提到《白日焰火》,但不要忘了,拿奖并非总能拿到好票房,反之亦然。中国如此,国际上也未必超脱到哪里去,否则就没有那么多影迷们为“小李子”抱不平了。俗和雅本来就好像一个长江头一个长江尾,虽然相通相连却无法聚首相会。
不过马年当道,当下最火的“马”天注定是要成为主角的,从“宝宝”、到打的,尥蹄子一直狂奔到我们这电影文化圈,一时间,网络电商似乎还真是无所不通无所不能,把大众的关注点吸到“白菜价电影票”上,让影迷抢得不亦乐乎。甚至有人发文称,影视公司最后都会为BAT打工。
其实,电影既非银行更非打的。首先,电影票房虽然至关重要,但也仅是电影产业链其中的一环,而处在产业链上游的投资、制作、发行,并没有过分依赖互联网。相对来说,电影投资高风险、低回报,未必会对互联网企业产生足够的吸引,起码现在不会。电影的前期宣传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也只是因为互联网平台宣传成本低、受众广、扁平快的特性。但在传统宣发模式上也并未停下脚步,影院阵地宣传物料、后产品开发、宣传册的植入,依旧是片方钟爱的方式,毕竟这些能促使影院增加场次,对片方来说更实在也更直接。其次,电商们的打架,包括百度和阿里的交锋,到底是做秀还是捞钱抑或是抢地盘,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注定不会成为常态。这次是电影票大战,到了六一,或许又演变成另外一场游乐场门票大战,谁又能说得准呢?
另外,从数据上看,互联网对票房并未喧宾夺主,而是在助推,结果或许还可以说是喜大普奔。数据显示,这次票房大战促使三八节当天票房超过1.3亿,是去年同期6000多万成绩的两倍多,观众数的增长超过100%。这组数字当然漂亮,但和那些首日票房就过亿的电影相比,那又小巫见大巫了。电影票房毕竟还是由档期、影片质量、宣发力度等因素决定,互联网的介入可谓锦上添花。
中国电影票房红火,投资电影的趋之若鹜争先恐后,电商加入战阵正常不过,众人拾柴火焰高,不妨展开怀抱欢迎:让电商来得更猛烈些吧!2013年中国内地新增银幕超过5000块,银幕总数过20000块指日可待。前几年是各大院线在一、二线城市攻城略地,电影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现今已经蔓延到中小型城市。电影院会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密集,老百姓看电影则越来越方便。所有的影院放同样的电影,只能靠想方设法地提升服务来避免同质化,所有的公司都将是互联网公司,电影院也不例外,互联网让一切变得透明,也让影院和观众之间的互动更加灵活,也许某一天你去看电影,散场的时候服务员会微笑着提醒你,别忘了在网上给他们点个赞。
汪稳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