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掩藏的手作院子

  • 来源:精品生活
  • 关键字:创意,情趣,文艺
  • 发布时间:2014-05-21 09:41

  城市是很有意思的载体,各种元素兼容并包在一个大圈圈里,发生着趣味盎然的化学作用。比如在美院附近细岗一带的老宿舍,地道生活与文艺气息和谐地融合,看着普通的民居里,散落着各种创意工作室。

  “欢喜作物”就是这样一个很让人惊喜的地方。这里是店主人小瑜和Shirley的工作室。两位从事设计行业的女生为自己打造的小天地,有点像铺,也有点像家;有点随意,却也处处透露着手工的心思,生活的精致。小店藏在大院的最尾间,没有门牌,只有一副麻布门印着“欢喜作物”四个字,乍眼看上去与旁边老爷子的居家花园没什么两样。细细观察才会发现,细节处都是认真布置过的情趣。主人亲手砌起的小栅栏,满园的春色,和承载起它们的各种花盆、柜子甚至是木箱,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自成一派风景。

  工作室运作大概半年,一直还处于“打磨”的阶段。还有正职在身的她们,大多数时候只有周末,或有朋友过来时才开门迎客。Shirley笑说这里的主要业务是接待“蹭吃蹭喝蹭玩”,顺带做植物。宽敞小花园确实也适合,但走进里屋,才发现不大的空间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手工物品,“作物”才是戏玉。读园林专业的小瑜还是个“木头专家”,爱好用好木制作架子,好摆放她们的宝贝。小瑜喜欢收陶瓷器皿和古物家具,所以这里展示的都是她的“战利品”。一套朴素简洁素烧,或是优雅小巧的白瓷,小瑜都能娓娓道来背后的故事,包括烧制的技巧,和创作灵感,让这些小物更是迷人。而小店最主要的“商品”却静静地躺在角落,是几把朴素的木头梳子,外表平凡无奇的梳子,用的是上好的黄杨木,耐用且对人体好,开始时淡黄,越用越发光泽深红。每一把制作需时六小时,经历七十八道工序,是小瑜和Shirley在四川向老师傅学来的手艺。

  “欢喜”在小瑜的家乡话潮汕话里有“开心”“喜欢”的意思,所以店名四字合起来,便知道这里是展示她们喜欢的手工作物、分享同好的地方。手工之美,细腻安静,在这样的绿荫茶香下品味,便更容易明白,矜贵不在于价格,而在于慢工细活的时间和心思。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