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佳

  • 来源:篮球
  • 关键字:NBA,最佳
  • 发布时间:2014-08-31 16:23

  当我们能够明白联盟评选最佳阵容与最佳防守阵容的用意,我们就能很好地了解其评选的标准与名单的合理性。

  除了最佳教练、MVP,每年的联盟最佳阵容与最佳防守阵容同样是无数NBA关注者热议的话题。因为相比个人单项奖,这两大奖项的获得人数更多,更能说明今天的联盟究竟属于哪一批人,哪一类人。

  当NBA官方公布了本赛季联盟最佳阵容与最佳防守阵容名单之后,新一轮的激烈讨论又一次拉开序幕。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份名单几处争议在于:希伯特、韦德、波什、沃尔、威斯布鲁克等表现优异的明星球员纷纷落选最佳阵容,韦德更是连最佳防守阵容都榜上无名,而乐福和德拉季奇这样的“非季后赛球队”领袖却跻身其中;邓肯、皮尔斯、加内特等老将悉数落选最佳阵容与最佳防守阵容,哪怕他们之前是这份榜单的常客;巴蒂尔、托尼·阿伦这样的纯粹防守型工兵居然未能入选最佳防守阵容。显然,仅从榜单的字面意义,我们很难就本赛季联盟评选的“最佳”,找到特别合理的解释。

  于是,便产生这样一个问题——联盟评选“最佳”以何为准?只有弄明白这一点,我们才能站在官方的角度考虑这份榜单具备多少合理性。

  实际上,此次评选的最佳阵容和最佳防守阵容虽存在争议,但同时也可谓特点鲜明。这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年轻。放眼21名球员,共计有20人尚未年满30岁,年过而立的老将则只有帕克一位。另外,名单中的球员很多都具有较好的明星气质,基本都是各自球队的票房球星或未来领袖,坊间的关注人气也十分可观。例如,乔治、利拉德、科里、格里芬无不符合这一条件。不仅如此,除了个别球员(如哈登)是因凭借极其鲜明的个人特点入围,名单中大多数球员都算是攻守兼备,并非单纯局限于某一个方面。比方说,保罗、詹姆斯虽拥有一流得分能力,但同样身处最佳防守阵容;伦纳德尽管是因防守而入围,本赛季场均却也能轰下12.8分,投篮命中率高达52.2%。更重要的是,此次名单并不是随便拿出两个位置给予弱旅阵中的明星球员,而是整体评选的覆盖面更广。不论是争冠豪门、季后赛球队,抑或是乐透鱼腩均有人能够入选。

  总结来说,本赛季联盟评选最佳阵容和最佳防守阵容的大致标准就是,入围者必须尽可能来自中生代或新生代,且拥有极好的发展前景与市场影响力,是这个联盟今天或明天的主角,并可以为NBA创造不菲的商业价值及品牌效益。因此,尽管评选不同阵容的标准会略有差异(如最佳防守阵容必定需要球员守强于攻),但还是会在此基础上优先挑选能于多个方面做出贡献的球员;评选的覆盖面也会更大,意在使各个级别的球队都能参与其中,从而鼓励中小型球队寻求突破,提升联盟的整体竞争力,无疑也是为了NBA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很多遗憾便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举例来说,论个人数据、篮下的统治力,诺阿也许不如希伯特,但他在场上的表现更具张力。同时作为一名法国籍球员,他的入围也能更好地向欧洲推广NBA。同理,威斯布鲁克和波什虽然能力没问题,但前者个性过于鲜明,后者则被詹姆斯、韦德掩盖了太多光芒,他们都缺少真正顶级球星身上那种领导全队、统治比赛的气场;巴蒂尔、托尼·阿伦绝对称得上是一流的防守球员,但这类球员的功能性太突出,同样缺乏明星气质,商业包装的难度远大于伦纳德、伊戈达拉这种综合性更强的球星。再比如说,韦德、邓肯、皮尔斯这些老将早已誉满江湖,几乎已经不会再有任何商业开发的价值,个人出勤率、稳定性也均不比以往。如果继续屹立于舞台中央,势必会对联盟的商业发展、品牌拓展造成影响。当然,沃尔有足够多的理由拿到一个名额,但与之同位置的德拉季奇是本赛季中小型球队努力寻求突破的代表,他的入围显然能帮助联盟传递更多信息。所以,沃尔落选虽非常遗憾,却并不冤枉。

  当我们能够明白联盟评选最佳阵容与最佳防守阵容的用意,我们就能很好地了解其评选的标准与名单的合理性。正因如此,在这样一份看似存在很多问题的榜单出炉后,我们也许更该考虑的是“谁是最佳”,而非“最佳是谁”。

  文/蓝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