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节目造假乐趣还在?

  • 来源:电视指南
  • 关键字:情感节目,造假
  • 发布时间:2010-05-05 16:57
  有一段时间,曾经非常迷台湾的一档情感类访谈节目,节目名称豪不遮掩其野心地叫作《分手擂台》。节目内容也正好迎合了这个不怀好意的名字,表面上摆开架势要厘清、调解一桩桩光怪陆离的情感纠葛,其实等到当事人到场后,主持人、嘉宾却使不上半点力气。因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有如滔滔江水一般,连绵不绝,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个节目一度创造了两大记录,一个是收视率的纪录,当时几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另一个不那么好听,罚钱纪录。据说这档节目几乎集集收到罚款单,到最后甚至出现罚款金额高出制作成本数倍的现象。最后,这档神奇的节目终于还是被罚倒了。

  这些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每一期节目都有着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举个例子来说吧。有一期节目是这样的,有一对婆媳不和,闹到节目上来了。先是媳妇骂婆婆在外面勾三搭四,对公公不忠,接着婆婆反过来说媳妇在家不守妇道,经常召集一帮狐朋狗友开party。然后公公帮媳妇,儿子帮老妈,各据立场,相互攻讦。不久之后,婆婆的奸夫杀了出来,再然后儿子忍不住打起了媳妇。媳妇一顿哭闹之后,声称自己有孩子了。本来以为这事该了了吧?没有,真正的猛料还在后面呢!就在大家都以为,看在媳妇肚子里小孩的份上,大家该要化干戈为玉帛时,媳妇却哭诉道,这孩子其实是公公的种!哎呀..观众都晕过去了!

  这简直是比最狗血的连续剧还要狗血上百倍的剧情了,可是为什么偏偏就会发生在这个节目上呢?在节目停播很久之后,该节目的制作人,台湾电视圈著名的整人大王沈玉琳揭开了谜底,其实这些剧情全都是他组织了一大帮编剧,冥思苦想,绞尽脑汁编出来的。搞了半天,全是假的,是活生生捏造出来的。于是乎,一时之间,观众纷纷对这节目,对做出这节目的,该杀千刀的沈玉琳大肆攻击。不过沈玉琳不怒反笑,似乎他还挺享受这一切。沈玉琳造假,当然是不对的,但是他至少说了出来。他不怒反笑的背后,似乎在嘲笑着什么。但是就在沈玉琳先生已经被罚怕了,不敢再做节目的时候,他的精神却悄然地在内地市场重生了。不好指名道姓地说,但是内地几乎80%的情感类访谈节目都沿用了他的作风。

  一般来说,情感类访谈节目,首要的第一原则就是真实。全部是真实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纠葛,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法仲裁了,所以才闹到电视上来,讨个说法。但是实际情况呢?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纠葛,当然有其独特性,但是难免流于琐碎,并且往往只是一些稀松平常的小事,由于观念的不同,就产生了矛盾。这样的矛盾比比皆是,但是未必适合上节目,因为可能结构松散,没有足够卖点,无法吸引观众。

  于是现实的悖论产生了,要真实,就有可能牺牲掉收视率,要收视率呢,又哪来这么多跌宕起伏、曲折离奇的故事?于是,沈玉琳和他的内地同行们就想出了绝招啦。故事不够?编吧!几个故事攒成一个,总够曲折了吧?总会有卖点了吧?冲突不激烈?记者去挑事,挑拨离间,煽风点火,非把人民内部矛盾整成阶级矛盾不可。然后跟着一大堆诸如许纯美、慧慈这样的怪咖、素人明星,也就因此而火红了起来。

  对,大家现在明白了吧?在你们为那些命运坎坷的人儿抛洒热泪的时候,在你们为种种不平事义愤填膺的时候,那些制作人正开心地哈哈大笑呢,他们笑的是,看戏的人,全都是傻子!

  其实就我来说,并不反对这样的节目形态。够曲折离奇,够引人入胜,况且故事本身也不假啊,确实单个拆开来看都是发生过的,他们不过只是有机地组合了一下而已,再加上他们这一组合,就能让人在短短的几十分钟节目里,看透世间百态,红尘众生。该得到的教训得到了,该受到的启发也受到了,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这一切毕竟是假的,假的它就永远不能变成真的。有这么高超的编剧技巧,为什么不干脆就写成电视剧呢?非要打着“真实”的幌子,贩卖“虚假”。真想请教一下沈玉琳们,这造假的乐趣到底是在于什么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