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溪铸钟 声震九川
- 来源:科学之友·上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佛教,浑源铸钟,牛晓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10 16:18
中国佛教文化源远流长,人们在惊叹于寺庙的神秘外,对它的大小法器、古钟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五台山北台顶大钟、北岳恒山正殿大钟、华北第一大钟,它们源于何处?又是如何做出来的?它们的制作者是谁?答案就在大同市浑源县的神溪村。今年48岁的牛晓即神溪村人,从事传统铸钟技艺近30年,以千年古法技艺,铸多口数吨大钟。如今,历经数千年历史嬗变,神溪古法铸钟技艺依旧犹如一朵奇葩,盛开在景色秀美的神溪村。这项重要的民间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已于2011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期传承,小编就与大家一起走进神溪村,采访浑源神溪牛家铸钟第18代传人牛晓,领略千年古钟铸造技艺的独特魅力。
千年技艺 独领风骚
浑源传统铸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工艺精湛,它年代长、影响大、价值高,是一项重要的民间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浑源铸钟制作技艺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据中科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学者鉴别和认定,浑源铸钟技艺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窟顶古代塔基遗址是一脉相承、同出一辙的,源于辽金时期,距今已有1000年左右。
浑源铸钟不仅是中国古老冶炼铸造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艺传承、行业习俗、工具设备、生产运行、作坊布局无不蕴藏着浓厚的古老乡土气息,集文字、美术、雕刻、工艺于一体,具有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和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同时,浑源铸钟也是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充分体现了唐宋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社会形态。这一中国古老的重大创造,对于民间传统技术交流、研究古代铸造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在浑源县景色秀丽的神溪村,几百年来诞生出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最有影响力的便是牛家,古老的手工铸钟技艺祖祖辈辈代代相传,并一直沿传至今。牛晓是牛氏家族第18代传人,秉承前辈铸造技艺。多年来,牛氏家族在造钟工序上完全运用手工制法,铸造特色为选材原始、秘方配制、程序严谨、模具别致,形成了制作流程环环相扣、产品质量可靠、结构完美的独特风格。牛家铸钟的主要特征是造型庄重典雅、古朴大方,钟声深沉而洪亮、余音悠扬而动听,动静结合、超越铜钟。
在牛家铸钟的作坊里,铸造匠人将原料放在一个简陋的炼铁炉里进行冶炼,冶炼之后将橙红色的铁水倒入一个半葫芦状的熔器里,接着把它抬到已制好的沙土泥范前,从泥范上的小口中进行浇铸,待冷却后大钟成型。
现恒山主殿大钟、五台山台北顶5t大钟,就是牛家铸造的。2012年,牛晓为山西临县成功铸造了一口10t重的全省第一大钟,创下了浑源铸钟制作技艺的新纪录。他所铸造的大钟精雕细刻、钟声动听、无与伦比。目前,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深得社会各界的喜爱和赞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