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貴在落實」第六屆和諧海峽論壇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和諧海峽論壇
  • 发布时间:2015-01-08 16:00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七日,由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兩岸關係理論福建研究基地、福建省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福建省海外聯誼會三家单位联合主辦的「第六屆和諧海峽論壇」在福建省莆田市顺利舉行。福建省政協委員、海外菁英联谊会总会长臥龍教授應邀參加論壇,與來自海峽兩岸的五十多位專家學者,圍繞「化解兩岸政治分歧,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一主題展開熱烈討論。

  此次論壇之主旨,誠如台灣銘傳大學兩岸中心主任楊開煌教授在開幕致詞中揭示,旨在進一步深化兩岸互信以及經貿、文化、社會和民意基礎問題,有效促進新形勢下兩岸的全方位交流合作。台灣省社會科學研究院暨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創會會長孫武彥博士,亦在開幕式致詞,對未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出諸多有價值的新觀點和新思路,均獲致省有關部委的高度重視。

  參與的專家學者們除在分組研討中各抒己見之外,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趙建民所長等,也在大會期間廣泛交換此次參與大會的心得感言。一致認為,兩岸的穩定與和平、繁榮與發展,不僅是兩岸民眾的共同心聲,也是兩岸共同利益所在。

  卧龍教授在經濟社會組討論中指出,兩岸交流貴在落實。兩岸的發展各有優勢,經濟、文化、教育及兩岸菁英人才等多方面,都能做到資源整合優勢互補,雙方需大刀闊斧地加強各項交流合作。對此,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兩岸政經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徐東海博士亦表示,在交流合作中穩固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在直接往來或較長期駐點研究中增進彼此感情,如此既符合兩岸各階層民眾的共同需求,也有助於增強兩岸互信。台灣義守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李樑堅博士指出,當前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取得一定成果,造福相當多民眾,理應持續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台灣研究所單玉麗所長及台灣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馬彥彬博士等兩位小組召集,對台灣中華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主任解鴻年博士等與會專家學者之發言,表示一致之讚賞,並期許對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更多正能量。

  針對推進和加快落實兩岸交流合作,卧龍教授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努力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信念更加深入人心。兩岸關係在短短幾年間取得重大成就,帶給我們許多深刻的啟示。兩岸關係之所以能夠開啟和平發展的嶄新局面,關鍵在於兩岸同胞保持兩岸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兩岸同胞是一家人,應當彼此信賴、相互理解、彼此借鑒、取長補短、互利共贏,台灣與大陸各地各部門都有責任為兩岸交流合作創造更好條件。

  第二,進一步保持兩岸民間交流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兩岸關係雖經歷風雨和坎坷,但總體上不斷向前發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兩岸民間交流始終沒有中斷,對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來,兩岸同胞積極開展各領域交流往來,不斷打破舊的樊籬限制,不斷消除彼此的誤解隔閡,不斷開闢新的合作道路。如今,兩岸往來之便捷、經濟聯繫之密切、各項交流之活躍、同胞感情之融洽、共同利益之廣泛,都是前所未有的,由此可見,兩岸關係發展的動力來自民間,發展的潛力也蘊藏於民間。

  第三,深入瞭解各地實情,注重回應基層民眾的需求,使兩岸民眾獲取實實在在的利益。經過多年的發展,兩岸民間交流合作已達到了相當的規模,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此後,我們要更加注重雙方的實際需要,深入基層,貼近普通民眾,與廣大民眾尤其是基層老百姓面對面接觸,心與心相交,更直接地聽取他們的心聲,更深入地瞭解社會的實情,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為兩岸民間交流提供更多便利。各方面的交流合作都要找准對接點,提高實效性,不斷充實內涵、創新形式,加強機制化建設,使兩岸民間交流合作更加廣泛、深入、持久和常態化地開展下去,讓更多的臺灣同胞不斷分享兩岸關係改善發展的成果,讓更多的基層民眾在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

  此次,參加論壇的專家學者皆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以大局為重,以親情相融,本著務實進取、體諒包容的精神,從兩岸關係的實際出發。臥龍教授針對兩岸關係癥結問題的建議得到在場專家學者們的一致肯定,為未來探尋富有啟示性和建設性的解決方案,累積更多共識。

  參與論壇的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兩岸同胞,同祖同根,血脈相連,文化相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是兩岸同胞順應歷史潮流作出的共同選擇,和衷共濟、和平發展、和諧共贏已逐漸成為兩岸交往的主旋律。閩台關係一衣帶水,福建正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雙方要順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大勢,全力突破政治互信深水區,增強彼此的認同感,進一步加強、落實閩台交流合作,為未來的統一打下堅實的基礎,開創出民族和解的嶄新天地。

  文/海外菁英联谊会秘书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