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壮光:艺术沉淀下的建筑设计人生

  对于绘画,他自学成才,带着素描和油画作品进大学、走职场;对于设计,他不仅了解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更对风景园林颇有研究;对于项目,他曾遇到最奇葩的事儿是,一个方案,经过多次修改后,发现最终版和第一版一模一样!

  然而谈到这些经历时,他却平淡如水。人们常说,一个成熟的建筑师必须要有艺术家的素养、工程师的严谨、旅行家的阅历、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和财务专家的成本意识。而这些都是他这位成熟的医疗建筑设计师的真实写照。

  高屋建瓴

  林壮光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七八岁时,看到有人在户外写生:画素描、画油画,强烈的好奇心和懵懂的求知欲促使他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许天生就有绘画天赋,他几乎是自学成才,他的画经常被人误当做照片,大学报考时,档案袋中就有两张画,一张水彩,一张素描,于是被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录取,分配到风景园林专业,后来该专业结合建筑学而变成了景园建筑学,该专业也是当时尤为稀少的专业。“我觉得自己非常庆幸,这个专业融合了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3个方面的知识,对我以后的设计工作帮助非常大。”谈起这个“稀少”的专业,林壮光非常自得。

  因为绘画基础好,大学时又获得了各类奖项,毕业之后的他,起初从事风景园林设计,后来进行住宅、办公楼和教堂建筑设计,2006年开始专业从事医疗建筑设计。曾历任中国轻工总会武汉设计院建筑设计师、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南方总院首席设计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任设计师。

  看似自然而然,其实是林壮光认真思考自己人生定位的过程。

  最初接触医疗建筑时,是一所高校中的医院,他在一位护士长和一名护士的陪同下去参观医院,了解了医院内部和手术室的流程,当时非常懵懂,也顿感医院建筑的复杂。“记得英国一本文献中曾记载,一所医院的设计,涉及的学科要超过1000门!我深深地被这个复杂的建筑体迷住了!”他一直有个信念:做一个行业就要争取做这个行业中最优秀的,只有这样,创作的作品才最有意义。可谓高屋建瓴,站得高,方可看得远,钻得深,才能追根溯源,领悟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于是,林壮光开始挑战自己,从民用建筑师向专业医疗建筑师过渡,当然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如同涅槃重生。不仅从充实自己开始,更是时刻抓住机会向院长和设计师们学习,“转益多师为我师,向更多人学习,无论与行业相关与否。”就这样,从小规模到大规模,从专科到综合医院,林壮光开始“新生”。

  术业有专攻

  至今,林壮光设计医院建筑近10年,临沧市人民医院青华医院、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扩建工程、深圳市西乡医院、郴州市康复医院、梅州市鸿惠医院等工程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随着项目的增多,林壮光逐渐认识到:想要在一个领域出类拔萃,一定是专业的,这也是他专注医疗建筑设计的原因。

  “很多民用建筑面对的都是健康的人群,而医院建筑则不同,要以人为本,站在医院的角度来设计医院,同时也站在患者的角度,要把复杂的医院简单化。”他曾经接手一个项目,当时业主对项目的建设程序不太了解,可研报告还没批复,就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后来报告批复后,发现规模从原来的11万平方米改为4万平方米,规划设计相当于要重新做。虽然“很受伤”,但也正因为有了这次教训后,他更懂得如何从“要求”和“需求”出发,来建议业主,如何才是“专业”。

  每次接到新项目时,他都会重新帮助医院进行科室设计和流程梳理,无论是土建设计,还是科室设计,抑或是室内装饰设计,因为他一直坚信:设计的过程就是体验和实现业主需求的过程。只有最专业,才能最成功。就是因为有了这种信念,他曾经为了一所医院的外立面风格改动,花了整整3个月的时间!

  和他接触过的院长都对他交口称赞,十分信任他,河南有位院长更是直接地说:“这个项目,你说怎么设计,咱就怎么设计。”但这反而让他“压力山大”,生怕辜负人家的信任,于是就更努力,无论大事、小事他都要参与,并站在医院和管理者的角度去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厚积薄发

  在林壮光看来,建筑设计师这个职业对知识面的要求既深又广,只是会画图、懂工艺、懂材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艺术有比较深的领悟能力,人生阅历不能太少,广泛的阅读、学习同样都非常重要。

  通过这些年的积累,他觉得目前医院建设工程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将医院设计比喻成一个产品链,对于做工业设计的人来说,无论设计什么产品,都有规模的要求,还有产量的需求,对于医院建筑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一年的出院患者有多少,入院患者有多少,一年总门诊量有多少等,从量出发,可以做好内部的流程设计,我们习惯于把这种流程设计定义为医院的工艺设计,之后才可能有建筑设计,而当前,很多项目是先定场地与规模,有了建筑之后,才进行工艺设计。”

  因此,他在设计中,更加注重项目的整体规划、可持续发展性和流程设计。

  “让林总来设计医院,我们觉得非常‘值’,‘性价比’特别高。他不仅懂规划设计,还深谙景观设计。他曾经提出‘大景观规划’的想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他一起做项目的医院院长如是说。

  很多人认为建筑设计,是先做规划,再有建筑,建筑建好之后,再种花种草,但林壮光觉得,景观规划应是第一位的,即将建筑放到哪里最合适,也就是说建筑本身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建筑与景观的关系应是重点。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才华容德”,中泰华翰总建筑师朱龙先这样形容他的“领导”,“我和林总是大学同学,当时在学校中,他就是系内有名的‘才子’,绘画水平非常高,但他却一点儿也没有才子的孤傲,性格特别好,后来和他一起共事,是真的被他的才气和品行折服。”

  “林总对工作特别严格,经常出其不意地问某个工作的进展,有些具体工作还亲历亲为,如果某个项目做得不顺利,他也会发个信息来安慰我们,特别贴心。”建筑师钟佳说。

  在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与业主沟通的问题,很多工作会变成“无用功”,这在设计界是家常便饭,而很多年轻的设计师,会忍不住抱怨,而林壮光则认为,既然这些避免不了,那就需要坦然面对,他也把这种积极的正能量传递给同事们。

  后记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滤去浮躁,身心净化,沉淀下的是思考。专访林壮光时,就在他办公室旁的一处茶室,他说,闲暇时光泡一壶温润的清茶,不仅能够静心养性,还能排毒保健。作为拥有艺术范儿的医疗专业设计师,他永远把自己当做一名学生,不卑不亢,不断前行,这种魅力就像一杯好茶,一小杯下肚,满口余香久之不去,令人醒脑清神……

  文|海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