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漫长的“云之旅”

  短期之内,云/用户端架构的重点在于内容与应用程序状态在多重设备间同步,以及解决跨设备的应用程序可移植性。

  虽然云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但是关于云的应用,在全球范围也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基于全球的调研数据和大的方向来看,亚太区的云应用并不太乐观。公有云市场和环境还没有十分成熟,甚至大部分企业还是比较落后的,这其中也有各国法律法规、市场政策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北亚地区相对滞后,而日本、韩国有其自身的市场特点,他们比较忠于使用本国的技术,市场保护措施很多,所以国外的企业和技术应用很难进入这两个市场。

  据了解,日本和韩国的企业在虚拟化方面比较落后。如果虚拟化都没有一个很好的部署的话,谈云就更无从谈起了。与之相对的是亚太包括中国在内本土企业提供云服务有不少优势,比如品牌优势、人力资源以及市场的客户群等,欧美企业则多通过技术支持进入亚太地区,并通过本土企业落地云服务和应用。

  在公有云的应用上,第一阶段,企业多通过公有云平台做容灾、存储备份;第二阶段一些创新的互联网企业,比如手游、电子商务这些领域的企业,基于公有云的平台做开发。但总体来看,这个市场的成熟化程度并没有美国市场那么好。而发力私有云又需要企业具备比较高的虚拟化程度和条件。这个时候还有一些企业提出混合云应用为时尚早,起码要到2016年混合云可能会比较热起来,或有大范围的企业参与。所以,企业迈向云端的路程还很漫长。

  Gartner副总裁暨院士级分析师David Cearley指出:“云是新形态的弹性扩充自助式计算,不论内部和外部的应用程序未来都将构建在这样的形态之上。尽管网络与带宽的成本仍将对使用用户端设备智能与存储功能的应用程序更为有利,但协调与管理功能则仍将架设在云端。”

  云和移动计算的汇流将使得可传递至任何设备的中央协调式应用程序持续增长。短期之内,云/用户端架构的重点在于内容与应用程序状态在多重设备间同步,以及解决跨设备的应用程序可移植性。但长期而言,应用程序将朝着支持同时使用多重设备的方向发展。

  如今的第二屏幕应用热潮主要着重于电视搭配移动设备的观赏体验。未来,由于和企业应用程序都将利用多重屏幕,并开发可穿戴式设备与其他设备来提供更好的体验。

  Gartner研究总监 张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